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8的文章

2018-060:彰化縣和美鎮還社社區造訪(雨傘彩繪村)

圖片
旅行日期:2018/11/30 (五) 「卡里善」為和美鎮的舊稱,係平埔族原住民巴布薩族族語,意為「熱與冷的交界地」,氣候溫和,環境優美之意。還社社區是早期巴布薩族阿束社聚集地,古名蕃社,光復後才改名為還社。和美為織女的故鄉,除了和美織仔聞名之外,也是製傘的重鎮, 1980~1990 年代 70~80% 為台灣製造,其中又有 50% 左右由和美鎮生產外銷,隨著台灣經濟逐漸好轉,致使勞力成本增加,工廠漸漸外移至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盛景不再,只剩傘布設計、製作在台灣。卡里善之樹就是要紀念和美曾經製傘的風華才以此命名。 還社社區近年來致力於社區營造,社區志工利用閒暇時間,同心協力發揮所長,不斷創造出在地意象的裝置藝術,逐步實現社區未來發展的願景。 自彰新路四段(縣道 139號)與孝義路岔入口有還社社區入口意象,接著 再續行350巷 首先看到可愛的熊貓出來跟你Say Hi   這條巷弄皆以農村為主題的彩繪 彩虹屋. 卡里善之樹 彩虹屋的館長 林冠瀚 家中經營雨傘工廠四十年,他認為雨傘非常能彰顯和美特色,所以與里長 陳泊羽 及社區居民討論後,決定把雨傘作為社區的印象設計,開始一步步計畫卡里善之樹的景點, 並且 提供他們家 閒置的老屋 ,作為景點的核心,推廣社區的自有品牌-「傘」,他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平台輔導社區青年或居民在地創業、發展及販售周邊、社區商品,能增加居民收益,也能夠凝聚社區居民的感情,提供對社區的認同感。 結合社區營造設立的觀光景點,入口的左手邊為彩虹樹,館內 皆以雨傘作為裝飾品,搭配不同的季節或節慶做變化,營造美觀又溫馨的社區空間。   店裡擺設很多各式各樣的彩繪雨傘還有販賣一 些紀念品 可以將願望寫在祈福小傘,然後掛在祈福牆上   製造雨傘的DIY教室   使用圖片解釋雨傘的製造過程與原來的產生   祈福牆,讓遊客掛上一個個雨傘造型的許願卡 雨傘廊道, 將自家的老屋做改造,成為五顏六色的彩虹屋,成為美景 彩虹跑道旁邊, 社區 免費提供溜滑梯、健身器材,旁邊還有雨傘小物的裝飾品 讓卡里善之樹更適合親子遊樂。 還社社區彩繪牆-結合社區意象「

2018-059:年度南投旅行-集集鎮行腳(199)

圖片
旅行日期: 2018/11/15 ( 四 ) 集集車站 建於 1933 年,以純檜木建造,具古樸風格,係全臺古老火車站之一,為鐵路集集支線中之一站,已為觀光旅遊攝影景點。 火車站旁邊之古老蒸汽火車  昔日的台鐵日式宿舍,今為鐵道文物館 於附近的租車店租一台單車 集集古街牌坊 集集鎮公所   集集鎮民代表會 集集樟腦出張所房屋群 集集製造樟腦業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日據昭和年間由總督府專賣局職司樟腦運銷販賣。並於新高郡設集集出張所(竹山設監督所)專司竹山區樟腦製造業。成 立於 1898 年。 「出張」是日語出差的意思,日治時期樟腦採專賣制度,負責樟腦業務的日本人在此出差辦公,出張所便為做為物流配銷工作的場所,而樟腦除可驅蚊除臭,也是塑膠「賽璐珞」基本原料,過去戰時更因是無煙火藥的重要原料,龐大軍用需求奠定樟腦重要地位 1934年擴及集集、水里、魚池、中寮、信義、竹山、鹿谷等地,約600餘腦灶,腦灶為用柴火蒸餾樟木,所需時間約一天,冷卻後樟木蒸氣形成白色凝固腦沙及腦油,由挑夫從山上送至出張所集中,再由出張所運送至台北知製腦總工廠精緻。據原專賣局集集出張所耆老 林進益 先生就記憶稱:「集集出張所出產樟腦曾居全省之冠!」,可見當時集集地區繁榮盛況。 樟腦出張所過去的辦公室,現已整建成展覽場活化利用 日式宿舍建築群極富懷舊氛圍 出張所過去曾是連結水里、信義樟腦產業的物流中心,惟老建物經百年更迭,還曾是林務局的員工宿舍,建物內部格局多有變動 集集樟腦出張所,為全台唯一僅存,為讓使歷史建物永續發展,公所積極推動歷史建築認定與復舊工作,盼未來能以文資保存與文創方式經營,讓見證集集發展史的出張所再現風華   地址: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 57 號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是一座無山門與後進的小型書院,講堂乃建築中心, 1882 年集集因採樟煉腦而經濟繁榮,因此地方仕紳倡議募款興建書院於柴橋頭莊。後來經過街道的興建,擬遷建於集集街內,然而苦無經費。 1883 年濁水溪山洪暴發,山上大量漂流木滾滾而下,充當明新書院的建材,兩年後落成,並立「掌握文衡」匾額為記。 1908 年再度遷建於柴橋頭莊現址,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