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2019-033:高雄市左營區鳳山舊城&楠梓區宏南宿舍

圖片
旅行日期: 2019/04/28 ( 日 ) 左營舊城區歷史 :鳳山縣舊城是台灣最早的土城,依據文獻左營昔稱「興隆莊」, 1684 年清克台灣,初設鳳山縣治於此,並未築城,至 1722 年鳳山知縣劉洸泗築土城,周八百一十丈,高一丈三尺,設東、西、南、北四門,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購築壕塹,廣一丈、深八尺, 1734 年知縣錢洙在城牆外環植三重刺竹, 1760 年知縣王瑛曾在四門增建大砲台四座。 1786 年發生了林爽文事件,城陷文武官員均殉職,遂有遷移縣治之議,後來另築新城於埤頭街,稱為「新城」(今鳳山區),原縣城稱為「舊城」。 1805 年蔡牽之亂,吳淮泗陷新城, 1810 年總督方勸襄恭維甸至台灣巡視,按照地方意見上奏建議遷回舊城,並以石材改建,且將龜山圍入城中,但費用過鉅,未能實行。幾經波折,至 1824 年福建巡撫孫爾準來台巡視,始採眾議奏准重建舊城,修建工程從 1825 年 7 月 15 日至 1826 年 8 月 15 日竣工,範圍有所變更,捨去蛇山,全圍龜山之內,並且擴大範圍,周長八六四丈,設四門,東門曰「鳳儀」,西門曰「奠海」,南門曰「啟文」,北門曰「拱辰」。 1985 年內政部公告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河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為一級古蹟 北城門   北門曰「拱辰」   北門旁邊的門樓 鎮福社 位於舊城北門口的「鎮福社」最早建於 1661 年,主祀福德正神,當地人稱「七甲土地公廟」或「埤仔頭土地公廟」,它與門前的拱辰井及舊城並列為一級古蹟,早期的鎮福社以土塊及竹結搭建,道光五年 1825 年與舊城同時整修, 1883 年再經過擴建,在二次大戰時,毀於戰火,一直到了 1961 年,經當地善信集資重建才有今日之廟宇規模,雖已不再奉祀土地公,仍然保留傳統的建築裝飾,例如門神、屋脊燕尾、獅面懸魚等。 1985 年列為市定古蹟。 福德正神神靈庇佑家戶平安,五穀豐收,當地先民為慶賀,就農曆八月十五擴大為福德正神祝壽、謝神、演戲,香火鼎盛。一直沿襲至今,因此本地居民信徒也承襲先民,視八月十五日為福德正神之千秋日,擴大舉辦致祭。 東城門 東門曰「鳳儀」 東門的城牆保持較具規模,城門兩側仍留有城垣數百公尺,其上馬道皆鋪以紅磚。留有踏道入口,且踏道入口之門型建物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