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大捷運到楠梓加工區站,在站外租借Youbike前往右昌地區
右昌介紹:
右昌在明鄭時期稱為「右衝」,是右衝鎮所屯墾。進入清領時期後,朝廷派拱衛縣城右營軍隊駐防,因為駐防的位置在舊城的右方,故稱右營。根據高雄市誌記載,清乾隆年間土匪猖獗,土匪曾大批集中力量來犯,企圖洗劫舊城,而此時左營的駐軍兵力微弱,無法抵抗來犯的土匪,此時右營的軍隊衝出救援,形勢才得以穩定,最後平定土匪,事後清廷為了褒揚右營的功勞,改封右營為右衝。1953年,地方人士不察其歷史意義,誤以為沖字有沖煞之禁忌,而改名稱「右昌」,希望社區昌榮的吉祥寓意。
右昌楊家古厝(楠梓區右昌街223巷41號)
右昌楊家本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橋頭鄉十五都人。相傳開臺祖楊文約於康熙年間隻身來臺,初於萬丹港五房口作苦力,靠搬運船舶貨物謀取微薄工資為生,並在右昌搭草寮過日。楊文育五子,後僅存三脈,後代子嗣以經營魚塭起家。
右昌楊家是漁塭業大家族,同時也因出了五位文、武秀才,而備受讚譽。第一位科中武秀才者是第七代的楊石寧,右昌人稱「楊大老」,為楊家開創第一階段的高峰。楊家祖厝第一進的雁尾大厝可能就是此時所增建。後來,其次子楊步升考中文秀才,父子登科而傳為佳話。不過,最受人矚目者,乃楊石寧同輩堂弟楊雲峰、楊雲漢於1880年聯袂科中武秀才,「兄弟同科」就此為地方的美譽,其叔父楊腰為紀念這項光榮事蹟,斥資增建第三進雁尾大厝,1882年11月落成。至此,楊家古厝大體完成。後來,楊腰的獨子楊雲階也科中文秀才,一門五位文、武秀才為楊家締造空前的輝煌。
三合院建材為咾咕石、三合土、福州杉,方位為西北向,前後共為三進落,各落間不相連。每一落形體大致雷同,皆為正身、左右伸手及左右龍之組合,並有寬廣的內埕。正身中央為正廳,兩側各有兩個房間。左右伸手又各有兩個房間,護龍則隔成五個房間。
第一進「翹脊大厝」突顯古建築的傲氣與風骨,有著人文薈萃,科舉功名的標幟
左右護龍(廂房)門楣則分勒有「種德」、「藏書」橫額
正廳內擺設著清末典雅的桌椅,百年歷史古董
正廳門額上「兄弟同科」石匾,是為了紀念楊雲峰和楊雲漢兄弟在光緒庚辰年(1880)聯袂科中武秀才,於光緒壬午年(1882)11月落成。
上頭掛著「福星拱照」的匾額,與「兄弟同榜」同時期的匾額
紅磚花窗
木窗下方的的花紋雕飾
另一側的大廳,與門額寫著「福星拱照」的位在同一棟
右昌林家古厝(楠梓區盛昌街142號)
日據時期林氏昆仲林龍秋、林龍風一直為右昌地區的頭人,兩人分別賣米、擔任日據時期保正一職,熱心服務,維持地方公共的事物。兩人集資將附近家族房子買下來,重建成現今的林家古厝。此外,也起建庄頭大廟元帥廟、三山國王廟,是出錢出力的家族士紳。
約建於1927年,由古厝為座東朝西之三合院建築,三落左右護龍閩式建築,融合中國閩南傳統和歐洲巴洛克藝術創作的建築風格。
右外護龍因為道路拓寬而被拆除痕跡
門口一副對聯、並門口掛有兩幅彩色山水風景畫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洗石子材質的巴洛克山牆,繁複的花草葉裝飾中間,飾以「林」字,代表林家,下方斗大的字寫著「紫微拱照」,代表對於後代子孫的期勉,還有兩側有類似髮釵的雕飾。
正身的簷廊下廊柱採用方柱,並搭配半圓柱
林家古厝正廳,旁邊掛著正是林龍秋、林龍風與林氏家族的泛黃照片
右昌元帥府
相傳始建於1661,當年鄭成功來臺灣時,部將劉國軒在此地建廟,奉祀軍中神靈,主祀七大元帥-劉、陳、謝、常、唐、陳、張,當地居民以劉府元帥為大元帥,歷時多次整修,於1948年擴建,終以現今的面貌呈現。配祀釋迦文佛、天上聖母、開漳聖王、太陽星君、註生娘娘、伽藍尊王、方王爺、楊五使者、楊六使者、將軍爺等。
元帥廟中有一天井
神龕奉祀七大元帥:劉、謝、陳、常、唐、陳、張
左側:註身娘娘
右側陳聖王公、太陽星君、伽藍尊王、方王爺宮、楊五使者、楊六使者
信徒贈「神之格恩」匾額。
廟內留有清道光年間的石碑擁有170餘年歷史,從康熙初期創立,元帥府又歷經了一百七十餘年,直到1847年,才獲得翻修的機會。原本此石碑原本樹立於廟前,在1985年廟宇翻建時,為地方人士將之鑲嵌在牆壁內,相當珍貴。
左石碑上詳細記載婚、喪、喜、慶不同場合可以索討的金額。右石碑為「乞丐埤」立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為嚴禁惡丐強索橫行。
假山、小橋為公園增添不少可看性
一口大銅鐘,上刻有「右昌庄元帥爺廟」「昭和八年歲次癸酉八月吉置」等字樣。也是元帥府的古物
昔日製糖用的石墩
這裡還有一些人物故事的浮雕牆
「孝」是「堯帝聘舜」的故事。
2020/09/22 午餐:右昌北港肉羹
接著前往後勁溪北岸的援中港濕地
在興中大橋上看後勁溪景色與人行橋(2016.01.18拍攝)
援中港溼地公園(2016.01.18造訪)
基地位置位於典寶溪南側,總面積29.41公頃,基地成東西長條狀,分成東西二區,目前僅有西區濕地對外開放,西區面積約10公頃,環境類型以養殖漁塭與潮溝的紅樹林為主。
此處為自行車道
繞一圈後再自「益群橋」回來,這座景觀橋2008年10月動土,至2010年7月23日完工,是全國首座「雙拱漸變單拱中央拉索橋」的提籃式橋型,展現了獨特精緻的橋樑工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