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離開大寮赤崁後,接著前往潮寮
潮寮吳家古厝(大寮區河堤路三段311號)
吳家先祖吳款育有三子,分別為長子吳法明、次子吳長、三子吳拱。原吳家祖厝於本(潮寮)里堤防路,因家族人口眾多,原有房舍不足以安置所有成員。1934年經協議原吳家祖厝歸二房、長房與三房共同於現址興建兩落三合院,長房居於前、三房於後。
吳家子孫為緬懷先人創業惟艱,1990年成立吳款宗親會,每年不定期召開宗親委員會,並於春節舉辦宗親聯誼餐會。
2010年10月宗親會出資將部分毀壞之屋瓦予以整修,屋體、門窗重新粉刷,並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造計畫,將三合院舊有水泥地改鋪設滲水磚、興建排水溝渠,改善庭院積水問題,三合院外圍之豬圈、牛舍、農具間闢建為花園;平日提供社區里民休閒活動外,也作為鄰近中、小學、幼稚園鄉土教學用途。
▲吳家古厝空拍圖,截圖於說明看板
2010年吳家古厝整修照片
整體建築為兩落三合院馬背型傳統閩南建築,水泥結構,並在前方禾埕上鋪設地磚,可見大戶人家當時豪華高貴的象徵。
第一進正身
藻類與麒麟雕飾栩栩如生
簷間有各種圖案的泥塑雕刻
兩邊各開一扇五角形窗戶
左、右護龍
步口廊道特寫
外護龍
接著穿越廊道來到第二進
正中央階梯特寫
正中央大門上方的米字窗
正廳室內是公媽廳
國片大喜臨門中的古厝場景,就是在這裡取景,目前仍還能看到當年的電影海報。電影中看到的是場景佈景過後的樣子,目前所見是恢復原本的樣貌。
第二進護龍其他的房間
早期人力取水器「水協仔」,普及於日據時代,在自來水開始普及後才慢慢消失
古厝、巷弄的牆壁經由社區居民的巧手後,本來單調的牆壁搖身變成一幅又一幅的農村風景彩繪。
地磚彩繪
山仔頂陳家古厝
在大寮山仔頂存有一座在南台灣極為罕見的閩南傳統建築-陳家古厝。古厝主人是清代曾任「天鍾」官的陳養,他娶有三個妻妾,遷入山仔頂定居,早期當地人因此稱第一帶為「三房仔內」。陳氏的父親陳光富是鄭成功的部屬,最後落腳在大寮前庄,到了身為第二代的陳養,始遷居到山仔頂。
陳家古厝格局之大,象徵著當時的身份地位。台灣有句俗話說「翹脊大厝,大官大富」,就是在描述這種深宅大院主人的權勢。據大寮文史工作者蔡安泰問陳家後代子孫,得知陳家第五代和第六可能當過武官,但是正式的歷史卻未記載,現今家保有的舉石勉強算是證據。
陳家古厝是典型「九包五」合院建築。所謂「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就是指廳堂九間、門屋五間,有三落二院,窗戶總數約一百二十個。相傳這種大戶人家的婢女,早上起床光開完所有窗戶,就已經日正當中了,不久又得開始關掉所有的窗戶,直到天黑才關完,這種說法雖有點誇張,但也不失做為大厝格局廣闊的寫照,由高處俯視,古厝三落正廳平行坐落中央。
首落屋頂「翹脊燕尾」代表官位
大門上方的石匾「貢元」也是官位的象徵
第一進空間
第一進左、右護龍
造訪的同時與老婦人與其老婦人兒子交談中
旁邊一箱又一箱的植栽為他們家種植的蔬菜,可以自給自足,保障健康
第一進正身後方
第二進正身、護龍
第二進內部空間,陳家歷代公媽廳
廚房空間
斑駁的內部牆面,百年歷史痕跡
盥洗空間
還有第三進,不過目前還有人居住不方便打擾住戶
左護龍拱門
左外護龍仍留有原始的樣貌
左外護龍後院
外右護龍
位於外右護龍有一口井
左側三合院還有好幾個護龍,可見當時住在這裡有好幾十戶
共益磚窯廠遺址
位於忠義派出所後方的共益磚窯廠,目前已停產荒廢,歷史可溯源1948年,為本區僅存的文化資產之一。今年2月登錄為高雄市文化資產。共益磚窯廠由民間自力經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先鋒,見證大寮工業發展脈動,初起為目仔窯,後改為八卦窯,共有十八個半圓馬蹄形的窯洞,可一邊放入土胚、一邊燒窯,再從另一邊出貨,也是省時省力的智慧設計。
窯內窯外各有一煙囪等特色,反映出磚窯工業發展的路徑,是台灣製磚史上重要且珍貴的歷史證據,再者,窯廠與大寮眷村相鄰並存,具有承載眷村居民生活記憶的關鍵角色,附近居民都曾在閒暇之餘協助搬運、堆疊生磚,藉以以貼補家用,對小朋友而言,這裡便是最佳遊戲、冒險場所,而且冬天時,還可以來此取暖。
煙囪高度已掉落1/4
八卦窯已廢棄多年,年久失修無人管理,整個樹根纏繞整個窯體
八卦窯最早於1865年發明由德國人發明,音譯為霍夫曼窯,而八卦窯是是因為窯的屋頂及二邊弧形窯壁各修飾為三個斜坡面;加上二邊的斜坡面,共為八角形而稱之,名稱為傳入台灣本土化的結果。
磚砌方式延續日治時期紅磚砌法,形式完整為拱型磚砌構造特色,建築技術具窯業設施代表性
窯體內部景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