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7:台南市北門區
北門區由來
本區原本屬於倒風內海急水溪口外的沙洲島,舊名「北門嶼」,因位於台灣府北方而得名,是過去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各港口往來的航運必經孔道,清乾隆末年到嘉慶年間因泥沙淤積而與陸地相連。1920年日本於此地設置「北門庄」,屬台南州北門郡管轄,戰後改設台南縣北門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北門區。
王爺信仰
相傳五府千歲(李、池、吳、朱、范)五味王爺的神像,在明末時期隨著王船漂流到北門沿海地帶,爾後被居民迎回奉祀在當時的鯤鯓山草寮,由於有求必應,因此信眾日多,於是在南鯤鯓山建廟奉祀,守護著海岸生態,並成為沿海居民重要的宗教信仰。香火鼎盛分靈廟宇海內外多達一萬多座,每年適逢諸位王爺聖誕之際,當地會舉辦盛大祭典,香火鼎盛熱鬧非凡。
南鯤鯓代天府
門前的石碑,新南瀛勝景 十勝 鯤海古廟
創建於1661年,主祀李、池、吳、朱、范五姓王爺,為台灣最古老的王爺廟,列屬國定古蹟。殿宇金碧輝煌,正殿簷脊剪黏華美細膩,廟內石雕為惠安名師所做,左右兩店牆堵上保留清代進士鄭板橋的石雕竹畫;而後店的八角藻井,斗栱層層挑出,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的傑作。每年農曆4月26、27日是李王爺與范王爺誕辰,為南鯤鯓最熱鬧的王爺祭典。
映入眼簾的是1983年完工的擎天大山門,這是本府的門戶,為遠東地區最大的五門式木作牌樓,上覆琉璃瓦,古色古香,氣派非凡,正面有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南鯤鯓代天府」樓牌,背面則有前總統嚴家淦先生的親筆匾額「蓬瀛靈山」。
進入山門,向左右一望,各有一亭,如涼傘開花,南面的叫「舞龍亭」,北面的則謂「鳴鳳亭」,意取龍鳳呈祥,這是1968年「戊申三百年醮」所造鐵塔改建而來。
「慶成閣」,亦為「戊申三百年醮」的紀念建築,係主會首高雄市代天公所敬獻,樓高三層,採北式建築,由蔡允基設計,陳天六承建,潘麗水油漆彩繪,雄偉壯觀,典雅輝煌,與景觀相襯,紅花綠瓦,樹影樓景,更具園林之美,仙家之境。
南鯤鯓代天府前面的內廟埕
大鯤園是面積達6公頃的自然式山水園林造景,特色為仿江南園林所設計,歷經二十多年的雕琢有如明朝大觀園再現,主建築為五王總廟文化館。全園樓閣內部對南鯤鯓代天府之史料、文物的展示,是相當值得一探的文化資產。
大鯤園入口處會看到「入園隨喜油香」,裡面主要有湖光秀麗的園林造景、古色古香的樓閣景觀
入園後的小廣場
壯麗的中式園林建築座落在湖畔山石之上,景色怡人充滿詩意
穿過「洞天福地」的山石洞穴
向下眺望水池及遠方的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文物館
主建築為地下一樓、地上三樓木造建築;地下一樓為紅通館、神威顯赫的神蹟紀錄、出巡的史料、香路介紹等,一樓則是數個小館區,介紹有南鯤鯓代天府由來沿革的歷史資料、廟裡的古蹟建築的特色簡介,二樓是安排不定期的藝文展出,三樓規劃為視聽室。
王船
五王與囡仔公爭地
古地圖
南明永曆時期的貨幣
槺榔山莊,是為紀念五府千歲遷建槺榔山莊聖德與靈蹟而來。起建於1989年3月,於1992年2月落成啟用。其建築主體依序為北苑、中觀與南院三落,院落自成單元,計有74間五星級設備的套房,屬於閩南四合院式,可為團體、家族或個人住宿提供服務。
小客車停車場這邊有個公園綠地供民眾休憩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北門休息區
旁邊有好幾座休憩涼亭供長途車程的遊客可稍作休息
北門洗滌鹽工場
日據時期,為了追求高品質的食鹽,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於1936年在鹿港、布袋、北門、烏樹林興建一座粉碎洗滌鹽工廠,但在二次大戰期間都已經毀損。1952年工程師袁本滋參照日劇時期的工廠設計進行整建,從此與布袋洗滌鹽工場聯手供應全台時沿用量,直到1972年才由通霄精鹽廠取代,轉而提供農漁業用鹽,1998年7月停工關廠。
這裡是台灣僅存原址的洗滌鹽工場,包含辦公廳、廠房、機具修理房、變電所、倉庫、水塔、油庫、地磅室、鹽鹵池、沉澱池、回鹵鹽灘等。整體建築群由當時的台南縣政府2009年8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北門遊客中心就是由原來的三連棟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
進入北門遊客中心,左邊是為服務台
右邊可見一隻大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
這隻抹香鯨於2005年12月29日擱淺於台南北門鄉永隆村王爺港汕,經過就地掩埋然後取製標本再經過一連串的處理成為了抹香鯨骨骼標本,歷經各地的展覽後,最後回到了此地
藉由魚的造型介紹雲嘉南沿岸自然生態
平安鹽福袋
多媒體互動體驗遊戲區,觸控方式與遊客互動
查理布朗是因為2015年U12世界盃少棒賽在台南,而SNOOPY是宣傳大使
角落還躲著可愛的小鴨花燈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提昇遊客遊憩品質,於北門遊客中心停車場內新建一座優質公廁,2011年2月1日啟用。屋頂外型採候鳥展翅之意象,搭配外觀配色,相當耀眼
北門美食街
濃濃的歐洲風格牆面,咖啡色的底搭配的大時鐘,頗有異國風情的fu
幸福時光歐式3D彩繪牆
位於北門遊客中心前方,藝術家王為何以清水模製作「北門口」
北門水晶教堂
位於北門遊客中心周邊,2014年10月落成。以極簡純白風格的白色水晶教堂最為吸睛。外觀兼具雪梨歌劇院的流暢線條、關島婚禮教堂的聖潔清透感,在淺水環繞的鹽田基地上以白色鋼骨鑲上閃亮水晶,折射陽光與水波光影,打造出美如夢幻的愛情殿堂,是無數新人心目中的婚禮教堂。
教堂周遭也精心布置了許多造景,例如地中海風格的鐘樓
邱比特/黃偉倫
這次競圖宗旨浪漫愛情與白色雲嘉南為主軸,不難聯想到希臘的愛情神話故事,甚至直接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維納斯的兒子-邱比特,主要以白藍配色和波浪席狀的矮牆來呈現希臘的愛琴海風情,再加上CUPID的造型牆面做為發散愛的意象,主體四面設計皆不同也預留了更多的照相視角,可遠拍整體,近拍也能拍出很多幸福有趣的畫面。
井仔腳挖盤鹽田
為北門第一座鹽田,建於1918年,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烈暑歷史建築。昔日鹽民為避免粗鹽和土壤接觸,影響結晶鹽品質,而將碎瓦片鋪設在鹽埕上,使得瓦盤鹽田呈現有如馬賽克拼貼的美麗藝術。近年來雲管處為延續在地曬鹽產業文化,將荒廢閒置的鹽場復育,占地廣闊的園區,放眼盡是閃耀的水澤、鹽堆,遊客可以親下鹽田,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
沿著南15鄉道南下,沿途經永華社區
三寮灣東隆宮
先民由大陸渡海來台時,為保佑航海平安,特奉請故鄉神明 李府千歲金尊隨船保護渡台。來台後落腳於此,初搭建三間草寮安身,因三間草寮之間,道路彎曲,因而有「三寮灣」之稱而沿用至今。先民們初來乍到,生活困苦,其奉請來台的李府千歲金身,無處安座,只好置於工具籃中。爾後,因王爺神威顯赫,屢求必應,於數年後蓋草寮奉祀,供善信參拜。
從此,神威更顯,護佑生民,消災改厄,香火日盛。後來善信們為崇功報德,乃集資於1902年興建公厝型廟宇──慈安宮奉祀,此為「三寮灣東隆宮」的前身。
1941年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嚴禁人民奉祀神佛,且大肆拆除寺廟,焚毀神像,當時全省各地被拆廟宇及焚毀神像不計其數。但日本警察目睹本官李府千歲神功卓著,正氣昭彰,特法外相待,不敢造次,因此,李府千歲金身得以保存至今。
1945年初,東港東隆宮溫府二千歲,奉旨鎮駐本宮濟世,從此,李、溫二府千歲,相輔相成,大展神威,南巡北狩,受惠善信遍及全省各地,廟譽日隆,香火更盛,外地善信感恩之餘,又為方便就近奉祀參拜、庇佑,乃先後分靈建宮、設壇者有,台北、中和、板橋、高雄、五甲、鳳山等地。
同年,拆除公厝式舊廟重建,為答謝東港東隆宮溫府二千歲輔助之恩,隨將廟額「慈安宮」易為「東隆宮」,成為本省第二開基東隆宮。
1965年經全面整修後,廟貌煥然一新,金碧堂皇,為答謝上蒼、神佛之恩,於隔年年啟建三朝清醮。
東隆宮文化中心
七樓高的「東隆宮文化中心」,設有「王爺信仰文物館」、「宗教文物展示館」、「水滸英雄館」、「民間信仰研究館」、「禮俗文物館」等,館藏非常豐富。3樓的王爺信仰文物館,是台灣唯一的王爺信仰主題館,以王爺信仰及刈香醮典為特色,以照片圖像、祭典的實物與精緻的木雕呈現,將王爺信仰文化介紹的巨細靡遺;如事先預約參觀導覽,能更深入了解鹽分地帶王爺信仰的習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