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A:台南市官田區-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隆田酒廠、葫蘆埤生態公園(127)
話說官田區:
舊稱「官佃」,是荷據時期王田之所在地,到了明鄭時期改為官田,招募移民來墾,耕者為官佃,1920年改為官田,沿用至今。
隆田車站(縱貫線里程:327.4K。上行車站:林鳳營車站,下行車站:拔林車站)
1902年設「蕃仔田乘降場」,6月1日改設停車場。1904年廢止,後來又恢復設站,同時廢止拔仔林乘降場(今拔林車站)。在過去臺灣糖業鐵路曾在此設有車站,屬隆田線。
葫蘆埤自然生態公園
位於市道176號路旁,提供官田、下營部分農田灌溉的農村蓄水埤,乾隆年間挖掘為灌溉蓄水用,古稱番子田埤,後來因道路貫穿其中,與綁著帶子的葫蘆相似,因而取名「葫蘆埤」。
近年來成功轉型成自然生態公園,設有環湖步道還有水景噴泉、小鳥生態、戶外表演廣場設施,景觀非常迷人。
周邊眾多的菱角田常有農夫划著小舟經過,這樣的景致也成了新南瀛八景「菱香舟影」。
休憩涼亭
這是園區最吸引人目光的凌波橋,為葫蘆杯生態公園的景觀吊橋,紅色橋身曲線優雅。水岸邊有一棟兩層樓高的紅磚建築~這兒有商店、有廁所,是個不錯的休息區
隆田酒廠
隆田酒廠為台南地區高粱酒與藥酒重要產地,成立於1971年,主要生產二鍋頭、蔘茸酒、鹿茸酒合龍鳳酒等等,其中又以曾榮獲得世界菸酒評鑑金質獎的二鍋頭為代表。
近年來轉型為觀光酒廠,並且成立了「養生酒文化園區」除了以豐富圖文介紹各式各樣的養生酒品,也展示了釀酒用的榖物與藥材,也供遊客品聞各種藥酒。
隆田酒廠外面以特大號酒瓶與外圍梅花鹿、酒甕為入口意象
隆田酒廠展售中心將酒產業與觀光產業結合,吸引路過的遊客能夠到此一遊選購
隆田酒廠製酒的機械展示
養生酒文化園區的介紹
釀酒用的中藥材,是養生酒的主要原料
傳統篩穀機搭配酒品禮盒
各種酒瓶與酒杯的展示
釀造酒所需要的器具
蟲草的培育過程
再製酒製造流程簡介
這裡販賣酒類的養生食品
各式各樣的酒類展示
黃酒、紅露酒、紹興酒
紹興酒系列
這裡擺放各式各樣造型可愛的高粱酒瓶
喜歡的話不妨買回去品嚐
倍達康
傳統彩繪米倉造景庭園小橋流水造景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中華路一段335號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八田與一為日本石川縣人,任職台灣總督府土木科期間,規劃並建造了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分別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完工後大幅提高嘉南平原作物產量,也改善了旱、澇、鹽害威脅。於1942年死於美軍轟炸,後來八田與一妻子米村外代樹在日本戰敗後因不願遣返回日本,於烏山頭水庫投水自盡。
這些日式宿舍群為烏山頭水庫的日籍員工所居住,落成於1921年。為了紀念八田與一建設嘉南大圳的卓越貢獻。下圖為園區入口大門
此為「赤堀宅」為當時機械係長,藏成信一居住之處所,屬於獨棟之建築。
赤堀宅為當時機械係長藏成信一居住之處所,屬於獨棟之建築。
西側增建的洋間為八田技師之書房,係為配合其職位升等而加蓋
感念八田與一妻子外代樹堅貞,在房舍外面豎立雕像緬懷
北側庭院有一座臺灣島形狀的水池,八田與一經常望著此水池思考水利工程之規劃與施作,以及如何建設臺灣,由此可感念八田技師對臺灣無私、無國界的大愛。
八田與一當年的住所,裡頭與當年家中的擺設一樣,此建築屬於獨棟之建築。
宅第裡面擺設均與當年無異
日本女兒節會出現的雛人形
如果家中有有男孩,家中擺上精工製作的頭盔鎧甲和威風凜凜的武士人偶
八田與一肖像畫
可以在這裡看到一百年前八田與一家族使用的古物,環境格局、擺設都和當年一樣
這應該是八田與一的書房、辦公空間
這間是市川及田中宅,這是雙拼的日式建築,可提供兩個家庭入住,兩戶有獨立的入口。
這是由前日本首相-森喜朗親自題字的「绊之櫻石碑」
情境式壁畫
八田穿過的和服
園區的縮小模型
園區也保留二戰時的防空洞
八田與一紀念銅像
由嘉南大圳全體工作人員組成「交友會」的舊部屬提議製作,委託日本金澤市雕刻家「都賀田勇馬」所雕塑,於1931年運扺台灣。後方立有一座日本傳統之花崗石墓碑,乃八田與一伉儷長眠於烏山頭之墓地。
落在八田銅像入口處之石燈籠,為2002年八田與一之故鄉日本石川縣獅子會所贈。
烏山頭水庫
舊稱「烏山頭貯水池」,由於水庫完成後,官田溪谷遭淹沒。自空中往俯看,烏山頭水庫湖岸蜿蜒曲折,有「珊瑚潭」之美稱。 1920年興建,1930年完工,屬嘉南大圳最主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台灣早期的水庫系統之一,由日本的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規劃興建完成,主要目的為嘉南平原的農作灌溉。
在往大壩的路上,海拔愈來愈高,會經過一個觀景涼亭,眺望周遭的聚落
大壩平台
從壩頂瞭望潭面景色,層巒疊嶂,雲系變化萬千,吸引遊客駐足欣賞其湖光山色之自然美景。
大壩殉工碑
134位因意外和疾病殉職的同仁及眷屬興建一座「殉工碑」,石碑下方正面刻有八田與一親撰的碑文,餘三面則刻上死難者的名字,供遊客憑念追思。
這輛歷史價值的古董蒸汽式火車頭,是由比利時製造出廠,當時來往行駛於鐵道上,擔負著貨運、客運的繁忙任務,當時自大內區運送材料至烏山頭建造大壩的運輸工具。至今尚存一輛蒸汽車放置在水庫一隅供遊客參觀
展示於火車頭旁的水閘門,係於1930年烏山頭水庫完工時,建置在水庫導水路終點,為南北幹線起點之分水閘門,水利會於該處設有一分歧工作站,乃嘉南平原用水調配樞紐。
烏山頭水庫遊客服務中心
2000年,於舊送水口上方興建,詳實記錄水庫建設當時的情景及八田技師生平事蹟與貢獻。
八田技師紀念室
紀念室裡陳列有八田與一及外代樹夫人使用過之文物,以及兩人在日本求學時期及在台灣生活之照片,內部並展示紀錄當時建造大壩的照片。
紀念館的八田與一塑像
天壇公園
為1973年由民間推動興建,為一規模宏偉之宮殿式建築物,外型仿中國北京天壇高度四分之三比例建造,外觀莊嚴宏偉,具有中國傳統建築之美,為烏山頭水庫代表性地標之一。
石雕裝置藝術品
這座景觀吊橋為較早大崎村民通往嘉南村之主要橋樑,全長79公尺,寬2.3 公尺,限載10人,初建於1930年,1986年重建,跨越溢洪道之二端,行走橋上,猶如越過虹上之棧橋,有「跨虹吊橋」之別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