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B:台南市麻豆區-古港文化園區、南瀛總爺藝文園區、麻豆老街(128)

話說麻豆區
麻豆亦作「麻荳」,荷蘭文獻作Mattow,是平埔族西拉雅(Siraya)系四大社(蕭壟社、新港社、目加溜灣社和麻荳社)之一,「麻荳社」的故地。
明鄭時期,漢人陸續移墾麻荳地區,麻荳社平埔族人遂逐漸漢化,或向內遷徙,至1743年完成所謂「麻荳八角」,1764年始稱為「麻荳街」,屬「開化里佳里興堡」所轄。日據時期,設「麻荳支廳」,1920年改稱成今稱的「麻豆」。

麻豆古港文化園區
這裡在荷據時期、明鄭時期是一片瀉湖,稱作為「倒風內海」,具有行船泊舟之便利,麻豆為其中一座槓口,近年來市府將這裡規畫成文化園區,呈現古航道歷史風華
以平埔族為入口意象

水堀頭遺址
此河流為古航道,如今的景致跟四百年前已大相逕庭,實在很難想像這裡曾是臺灣對外出口貿意的港口之一。
這座橋是連接首府大學及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的橋

休憩涼亭

側風內海故事館
這是一棟三層樓的傾斜建築,紅磚牆面設計成波浪花紋,乍看之下有如航行中的船隻,打造的船隻入港出港意象的倒風內海故事館,館內陳列蔴荳古港出土文物、當地歷史相關介紹,是親子出遊認識當地歷史值得一訪的地點。
一樓為水堀頭碼頭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展示區及倒風內海情境體驗區,收藏了水堀頭遺址、麻豆社文物等歷年考古發掘與影像等記錄,讓遊客藉由考古的證據,去認識當時倒風內海的人們在這裡生活的證據與樣貌。二樓是麻豆港傳說及考古典藏室,藉由情境體驗和活動,讓民眾可以體驗認識倒風內海。三樓述說倒風內海的故事,介紹從古到今的倒風內海演育過程,還有一些人們的生活用品
來與館內合照一張

一進來可以看到一情境體驗區,背景為早期麻豆港的風貌
上岸可以見到多隻梅花鹿

貝塚,厚度整整兩面牆
播放西雅拉族人卡通版的故事
2007年水堀頭港域挖掘工作,於碼頭東側出土完整的馬匹遺骸
出土的陶器

各種出土的陶瓷


出土的貝殼遺跡

昔日捕魚的小魚荃
魚苗撈
磨刀石
獸骨

這兩座石車,是平埔族用來製糖蔗車
水崛頭橋碑及古碑文字
麻豆古港的昔日與今日
藉由歷史牆詳細介紹下,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

青花瓷盤碎片

小碟
瓷爐、湯匙
紫砂壺
油燈、油爐
陶瓷碎片
陶罐
打製圓盤
燈座
雖然是古文化展示,但圖片介紹以鮮艷著色來呈現,讓人會多停留一點時間了解
玉璽與麒麟
甕碎片


砥石、時秤鍾
玻璃浮球
網墜

護晚


鹽漏、魚荃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南勢87-30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
前身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12月由日本企業家發起成立,翌年強制收買麻豆製糖廠且設立蕭隴製糖所,1945年二戰後日本在台的糖業株式會社由台灣省長官公署所接收並在1950年7月撤銷分公司,更名為「總爺糖廠」,又於1958年7月改組為「麻佳總廠」,將總爺及蕭隴兩糖廠合併,1974年撤銷總廠更名為「麻豆糖廠」,在停止營運後,由地方政府登錄為三級古蹟,並規劃成為南瀛總爺藝文中心。
這是一處擁有老糖廠風情的藝文空間。場內擁有大片草地、老樹及老洋樓等優美景觀,昔日古意的磚造建築、老宿舍,已經規劃為紅磚工藝館、顏水龍紀念館等藝文展演場所,已經成為許多人拍照打卡甚至拍婚紗的好地方了。
入口處還有座橘黃色的日式鳥居
長約100多公尺的綠色隧道,樟樹和茄冬樹相間的美景,走在其中使人放鬆心情
在樹上還能夠發現裝置藝術,像是蜥蜴、青蛙、變色龍等等生物
各式的裝置藝術品

主辦公室紅樓為一棟紅磚建築,建於1911年,這棟以紅磚建造的長方形洋樓風格建築歷經多次增建,格局四方呈現簡樸、穩重、有序的空間格局目前規劃為藝文展覽空間,不定時會有藝文作品的展覽。
木造的室內樓板、屋樑椼架與小露臺欄架,非常古樸雅致。
室內空間各個都是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











小橋流水景觀
這是總爺大熊石雕,胸前有一個與台灣黑熊一樣的深V
顏水龍紀念館
顏水龍被譽為台灣現代工藝之父,年輕時留學於日本國立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畫與油畫,並在髮國學習素描、油畫,致力於台灣工藝美學的推動,終身都在研究、推廣台灣手工藝,並專心培育工藝設計人才,直到1950年代,作品內容再台灣人文、景色,展現出他對台灣人文關懷。這棟是將原先保健室修建後改立的地方常設館,主要展示當地藝術家顏水龍的生平介紹、畫作、手工藝品和生活器具。
顏水龍生平事蹟的介紹
紅磚工藝館正門是巴洛克式風格,紅白相間對比明顯
日式廠長宿舍建築
離地架高的單層日式木造建築,屋內採和室設計,利用移動拉窗和隔扇來變化空間與調節光線。
宿舍內部如今為展示空間
這邊兩個裝置藝術,分別為「薪傳」與「幸福蛋糕燈」
玻璃工坊,裡面也有許多美麗的琉璃作品,除了偶爾會有不定期的展覽之外,還會有製作玻璃的課程喔
有點像和尚頭的裝置藝術,作品名為「思想的靈光」,後方白色建築物為目前總爺藝文中心辦公室。
貓頭鷹
壁虎
草地上有觀景台,一旁為咖啡廳
還有呀,藝文中心園區週末下午會固定舉辦戶外音樂會,歡迎路過的遊客能夠共襄盛舉唷。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

麻豆戲院
當地人慣稱為「電姬館」。該戲院落成於1938年,是由當地望族陳臣所興建,據陳臣之孫陳昇陽表示舊稱「電姬館」中的「電」便是指「電影」,「姬」是從日文本義「公主」引申出「雍榮尊貴」之義,2018年11月13日,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
麻豆形象商圈&老街(2015-07-18初訪)
老街範圍從「頂街」興中路延伸到「下街」中山路、中正路的街廓,約興建於大正至昭和年間,這個範圍是巴洛克式老街屋最集中的區域。麻豆老街呈現新舊交雜之貌,許多老屋的外觀已被招牌擋住,儘管如此仍還能感受到當年古色古香的氣息





麻豆耶穌君王堂
19542月,由德國傳教士苗客聖神木在此設較,初期土地面積約現今的1/5大小,1958年苗神父由德國再募得捐款,購買現今土地並興建,聖堂位於主建築之二樓。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中山路45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