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D:北部濱海公路單車之旅(04)-新北市瑞芳、貢寮區路段(70.8K~108.5K)(終)

路線簡介:

基隆市中正區、瑞芳區界線(70.8K)à深澳(73K)à蝙蝠洞公園(75K)à南雅奇岩(81.5K)à鼻頭角風景區(84K)à貢寮區à龍洞地質風景區(85K)à龍洞漁港à龍洞隧道(87.8K)à澳底(93.5K)à澳底漁港(94K)à貢寮街區岔路à福隆(100.7K)à三貂角(108.5K)à回到福隆車站兩鐵運送回家

11:50 進入瑞芳區的境內(台2線70.8K)

沿途景色特寫,後頭還可以看到雞籠山呢



12:00 進入瑞芳第一個聚落-深澳(約台2線73K處)

深澳位於深澳岬角,舊稱「番仔澳」。這個地名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因為此地曾為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所居住的聚落。另一種說法是深澳岬角的巨岩壁從側面看,輪廓神似印第安人酋長的臉龐,所以才被稱作「番仔澳」。

深澳漁港

澳底漁產資源豐富,又有石花菜、紫菜及海帶等海生植物,使這裡成為東北海岸主要的海鮮集散地,主要漁獲包括旗魚、紅甘、小卷、軟絲、龍蝦、石斑等,因此漁港附近聚集許多海產餐廳,新鮮價格又實惠,讓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真正享受到漁港的人文風情。

入口圍牆旁邊有魚群的石雕,且每隻都有五顏六色的彩繪



漁港看過去周遭與遠處的山岳景色,前方也有各式奇形怪狀的石頭

12:11 海濱隧道(台2線74.7K)

12:12 蝙蝠洞公園(台2線75K處)

位於瑞濱與水湳洞之間的路旁,在1980年代初期,曾有超過數十萬隻食蟲的東亞折翅蝙蝠在此棲息,多半在黃昏時刻成群出洞,是全台少見最大群集。每年5~9月大群蝙蝠如煙霧、如黑色的緞帶般,從洞穴中飛出,沿著山壁扶搖而上,深入天際的壯觀場面,因而吸引遊客駐足欣賞,地名沿革也因之由來。不過近期來,近年來新北市政府觀光局整合公私部門資源,茲將蝙蝠洞公園定位為東亞折翅蝠生態觀景場所,整修既有的蝙蝠洞公園設施,並且沿著北部濱海公路舊鐵道遺跡興建觀景平台及賞景步道,藉由台灣蝙蝠學會的專業生態研究,推廣蝙蝠棲息地保育觀念,並且打造休憩據點讓旅人可以走遊賞景。

園區設有幾座涼亭可以看海

蝙蝠洞面山背海,綠意盎然

繼續往東騎乘,一邊欣賞沿途景色


前方這座山不曉得是甚麼山,看起來很奇特呢

12:32 抵達台280K

12:33 隨後進入明隧道

接著就進入南雅地區了

12:37 南雅奇岩(台2線81.5K處)

南雅地區多為風化紋地形,其成因乃是因砂岩中的節理風化作用後,造成岩石內不含鐵礦物逐漸氧化,於是顯現出氧化鐵的帶狀花紋。在南雅海岸風化岩不論是何種形貌,皆各有獨特風味,為台灣地區少見的地質景觀。

 各種風化紋的石頭景觀這裡隨處可見


鬼斧神工的風化紋石錯落其間,彷彿一座戶外大型雕塑博物館

在南雅步道沿線可看到岩層中的沉積物排列,有交錯的現象,這種又稱為「交錯層」。地質學者常可以利用這些沉積物的排列來了解地層的排列順序以及古水流的方向。這些交錯層也說明了北區再過去有多次的海岸沉積環境變遷,都被詳實記錄在岩層中呢。


這個地形又稱為「海崖」,海岸受到海水波浪侵蝕,在海岸邊形成的陡崖,海崖大多出現在岩石海岸,尤其是在波浪強烈侵蝕的島嶼、半島、岬角等陸地突出的部分。

南雅漁港景觀,為地區性的小漁港,一般鮮少人知道,距離南雅奇岩不遠處


12:50 台282K



12:58 進入鼻頭角風景區

鼻頭角位置凸出於東海,形似人之鼻頭因而有此稱呼。為北台灣重要的岬角之一,由堅硬的砂岩構成,屬於上升地形,因此海崖和海蝕凹壁非常多,豆腐岩、蜂窩岩、蕈狀岩更是居全台之冠,算是東北角極具觀光價值的景觀唷!

鼻頭角服務區

為東北角第一個休憩點,旅人常在此處做為短暫休息的中繼站,這裡除了設有餐飲區、廁所、及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周遭還有極佳的海景視野,可以一邊用餐,一邊眺望遼闊大海

吃飽了可以到觀景平台上觀浪賞景、享受海風,夏季輕波、冬季巨浪,四季皆有不同韻致。


這裡有很多這種卵絲仔造型

13:25 鼻頭漁港

岸邊的民宅還算蠻多的,而港口是觀光導向的

園區到處都有涼亭都可以看到海景

公園裡有許多圖案或立體雕塑,不是螃蟹就是小管類的魚類

岸邊的景色還蠻優美的,不過陰雨綿綿,如果天氣好一點相信可以看到藍天白雲的景色

13:33 鼻頭角登山步道

沿著山脊行走,欣賞四面八方的壯闊美景,俯瞰鼻頭港街區,遠處為基隆山。


俯瞰下方的鼻頭角聚落

鼻頭角、濱海公路周圍都看得到


很多人說這裡很像「台版萬里長城」,沿著山脈走的途中會經過好幾座涼亭可休息,而每座涼亭可拍到的景緻都讓你嘖嘖稱奇呢

前方山頂有一崗哨,有步道通往山谷的軍營,不過此崗哨已廢棄,無人看守。

山腰有一座軍事基地,一般民眾是不可以進入的

這裡設置多個涼亭,每個涼亭拍出來的角度都不一樣呢,所以四周的景色應該可以概括欣賞到。

特寫一下山谷景色

稜谷步道觀景亭

涼亭外的周遭展望


過了鼻頭角之後,接著來到貢寮區,首先抵達的是龍洞社區:

「龍洞」地名的由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是從地形的角度來看,整個龍洞海岸地形如龍形般捲曲盤繞,彷彿一隻龍盤在灣旁,因此命名為「龍洞」;第二種說法是從原住民的音譯而來,凱達格蘭語之音譯(意思是「猴子」),主要是因為龍洞的海邊有一座山,樣貌跟猴子相似而得名;第三種說法是一種傳說,此地以龍蝦聞名,長老的龍蝦具有靈性,並且都群居在灣內,故而我們稱這個地方為「龍洞」。

龍洞鼻頭角地區,為一向東北海域延伸之海崖,而其南方的龍洞岬則因其岩石組成為相對堅硬的龍洞砂岩突出海岸,形成岬角。不同地形作用在此地個別形塑出差異的地形風貌;不同的交錯層理、差異侵蝕,創造了地景獨特性與多樣性。

14:33 龍洞地質公園服務區(台285K)

龍洞灣是東北角海岸風景區最大港灣,位於鼻頭角南側,風景壯闊奇麗,清澈的龍洞灣海域,有整個東北角海岸風景區中古老的岩石。生態豐富,是潛水的優良場所。也有豐富的魚類生態,吸引釣客前來,這裡視野廣闊,可遠眺鼻頭角、三貂角及澳底海灣景致,盡收眼底。

龍洞灣是由鬆軟的頁岩與砂頁岩,在海浪的侵蝕下快速後退所形成的海灣,遊客可在此聽濤觀景、游泳、浮潛、生態觀察之外,發達的海蝕平台,則是觀察海濱生物以及珊瑚藻、海葵、藤壺各種藻類的大自然教室。

進入園區之後,周遭的景色都還蠻漂亮的,裡面也設有簡易的步道能夠逛園區一圈


周遭的海蝕地形

靠近路邊有一艘遊艇展示

龍洞四季灣的鯨魚廣場

將鏡頭拉近一點看,原來是鯨魚碼頭求婚石雕,是目前遊客的打卡熱點唷!

金沙灣海濱公園(台2線91.5K處)

金沙灣位於和美漁港南側,為一處小而美的沙灘,因撲滿黃色的細沙而得名。兩側的礁岩、礫石區生態豐富。

遊客時常在這裡從事沙灘排球的活動,還有戲水人潮

沙灘旁設有跨越小溪的木拱橋

沿途景色特寫

14:40 途經龍洞漁港


14:50 龍洞隧道(台287.8K處)

15:30 接著來到貢寮第二個聚落-澳底

位於三貂角與鼻頭角中間,1776年平埔族巴賽語稱此地為「丹內」,漢人到後,譯成「丹裡」。1895年日本登陸時稱「洩底」,又稱「洩底灣」。日人治台後以「洩底」一詞之名不雅,1899年乃採用澳底,自丹裡分出獨立為「澚底庄」。1900年將澳底警察官吏派出所所轄,明定為舊社、水返港、澳底、丹裡、文秀坑、雞母嶺、蚊仔坑、龍洞之八庄。澳底概括今貢寮區真理里、仁里里、美豐里等地。

澳底漁港(台294K)

漁港海底地質多為岩石,建港條件優良,是東北角公路沿線的重要漁港之一,自日據時代起即小型避風泊地,由於漁產資源豐富,加上石花菜、紫菜及海帶等海生植物不虞匱乏,使澳底漁港成為東北海岸主要的海鮮集散地;為因應未來漁業發展,漁船增加停泊需要,更規劃了「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將澳底漁港作更大規模的建設,供50噸級以下漁船停泊,配合觀光、發展觀光漁業,帶動澳底地區的發展。


16:02 抵達貢寮街區(台2線98K處)

16:04 遠方看龍門吊橋

台2線100K處

16:10 抵達福隆地區(台2線100.7K處)

三貂角由來:

1626年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船艦航抵臺灣東北角海域,準備進佔北台灣,將此地稱為「Santiago」(聖地牙哥),並相傳於此建立聖地牙哥城堡,後被台灣人以台語將其西語名字轉譯成「三貂角」因而得名,與今日富貴角同為源於歐洲語言之地名。位於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與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之間的海岬地帶,為台灣本島極東一處遍布岩石的岬角。

16:32 三貂角燈塔(台2108.5K)

1929年及1931年,日本船舶撫順丸號及華南丸號,先後於三貂角附近海域遭遇海難沉沒,台灣總督府因此於此地籌建此燈塔,1935年竣工,最早燈器為三等煤油白熱燈,1942年改裝為三等旋轉透鏡電燈。二戰時遭盟軍戰機炸射毀損,1946年修復運作。典型頂層外有環繞陽台之燈塔造型,也是台灣最東邊之燈塔。



眼前這棟建築物原本是提供堆放燈塔燃油的倉庫,後來燈塔已不燒煤油了,倉庫也閒置多時,經過改造後變身為供婚紗拍攝的景點

幸福教堂廣場上有一座浪漫十足的希臘圓拱型涼亭,周遭還有一群圓滾滾的白色綿羊

燈塔旁設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三貂角雷達臺

可以看到下方的馬崗村聚落,這裡算是台灣最東邊的村落,現在仍還保有石頭古厝。

上來燈塔的沿途看到海天一線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17:00 回到福隆車站買兩鐵火車回到竹南

上車之前買一份福隆便當在車上享用了

福隆位居台北、宜蘭之間的中繼點,自清末起便是商旅歇息用餐的地方,1950年代宜蘭線鐵路通車之後,當地小販也運用福隆的立地優勢,提著木箱穿梭在月台間叫賣便當,令許多過路客印象深刻,而福隆鐵路便當自此打開名號,鼎盛時期可以看到很多過路旅客來到福隆叫便當來吃的風氣。如今當年小販已經轉進店面,火車站前就有好幾家福隆便當店面,因此來到福隆要吃一個便當才能算是到此一遊唷!


首先買兩鐵運送車票到七堵,再來至七堵買兩鐵車票到竹南

到七堵後只有腳踏車買車票,其餘全票就刷電子票證即可

七堵車站走廊設有充電站,便利等車的民眾

七堵車站南下月台,太魯閣號剛好呼嘯而過,就這樣搭火車一路回到竹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