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01C:高雄市旗津區-渡輪站、市場、星空隧道、風車公園、海洋公園、貝殼博物館、海水浴場、旗後砲台(178)
話說旗津區
旗津是一條狹長的沙洲,位於高雄市西南方,長11公里,寬僅200公尺,面積僅1.4637平方公里,區內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
由於位於旗山之後(旗山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旗而得名),而有旗後之名。中洲是沙灘堆積而成的沙洲,因為位於高雄港和外海之所以稱之為中洲。
高雄港在築港前,旗後原本是高雄市漁業的發祥地,清代隸屬台南府要隘,曾築砲臺於旗後山上,與打鼓山大坪頂砲臺,互為犄角,「鎮南雄關」之稱。當築商賈雲集,帆牆林立,盛極一時。日據時期設打狗區會隸屬打狗支廳,1920年成立高雄郡高雄街,街役場設船頭,政治重心轉移,旗後逐漸走下坡,之後設有旗后、平和、中洲三町。台灣光復後,將原有三町會合併改高雄市第一區公所,1946年奉令改為旗津區。
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被截斷。連接旗津和前鎮的高雄港過港隧道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以沉箱式工法興建,1984年完工通車。
旗津渡輪站
位在高雄旗津通往鼓山之間,原本與高雄市連結的旗津地區,由於再擴建高雄第二港口時,將連結的地區截斷,也使得旗津行成了小外島的感覺,而過港隧道與旗津渡輪則是與外界聯結的交通方式。
周遭的漁船
在這裡可以遠眺高雄市區景色,也能欣賞到各大船隻的往來
旗鼓一號渡輪特寫
熙來人往的旗津市場、老街,可以在這裡大啖海味之外也能夠買一些當地的伴手禮回家唷
用浮球做成的河豚
蜘蛛人
土撥鼠
旗津區公所
旗津星空隧道
開鑿於台灣日據時期、穿透旗後山的旗津隧道原為一條軍事戰備隧道,古隧道於2005年整建,開闢成星光隧道供遊客步行及自行車族使用。
隧道端口
旗津風車公園
公園占地廣達七公頃,遊客往南進入公園前便可看見道路右側豎立著幾支大風車,相當容易引起遊客好奇而駐足觀賞,旗津風車公園是全國第一座兼具休閒、觀光與環保的風力發電休閒公園,公園內設置了七座三葉式風車,造型相當獨特,每天利用風力發電所產生的能源有七萬九千瓦電力,電力足以供應公園的照明。
園區內也有許多來自紅毛港,造型獨特又可愛的海洋生物拼貼創作,海洋生物造型生動有趣,另有設置觀海看台及表演廣場,黃昏時是觀賞日落的好地點,當地許多藝文活動皆會在此舉辦。
公園有許多海洋生物的磁磚藝術品,彷彿自己身處在海洋世界當中,有許多造型,非常逗趣可愛,均吸引遊客目光。
海濱景色
旗津海洋公園
1993年由高雄市政府興建的觀光遊憩設施,佔地大約45公頃,包括海水浴場、自然生態區、越野區、觀海景觀步道區,景觀步道約長一公里,兩側為腳踏車步道及旗津海灘,適合全家大小在起享受騎著單車觀海的樂趣,公園內另設有觀海平台,由十五根柱子支撐著沿伸到海裡,可以站在這邊見識海浪巨大的衝擊力量。
公園入口處的遊客中心,裡面是讓遊客歇腳的空間,
由三民區公所與1300藝術中心合作並創作不同顏色與吉祥寓意「幸福三太子」的重量級吉祥物,造型源自於1300藝術中心的美麗作品─約15公分高的「福氣三太子瓷瓶」,將它的尺寸放大20倍,成為300公分高、每個近200公斤的大型公仔。創意十足的公仔們放置在高雄市各地的景點區,吸引大家擺出各式逗趣姿態拍照。下圖是位於旗津海岸公園的「平安太子」。
園區還有幾個特殊造型的藝術品,沒有解說實在是不懂代表什麼意思
裝置藝術-彩虹教堂
去年婚紗業者相中這裡緊鄰海邊的美麗景緻,而向高雄市觀光局承租貝殼館進行改造工程,耗資上千萬打造婚紗攝影勝地,且在戶外打造一座「彩虹教堂」,並且周邊蓄水,與遠方的海面呈現浪漫美麗風情,是情侶來到旗津必打卡景點之一。
應該是遊客在沙灘上用石子拍出愛心的圖樣
眺望西子灣的壽山景色
船隻出航
貝殼博物館
位於旗津海岸公園內,是由高雄市民黃葛亮先生捐獻2600多種的貝類,供民眾免費入內參觀。除了鸚鵡螺、龍宮貝等活化石,還有寶螺五大天王以及重達70公斤的二枚貝,藏量豐富多元,令人嘖嘖稱奇
展覽館內收藏多達二千多種貝類,除了是國內首屈一指貝殼館,更是東南亞目前最大的貝殼館
很多種貝類一定會讓遊客大開眼界,可能會覺得眼花撩亂的,貝類旁邊都有詳細說明,讓遊客能夠進入貝殼世界認識不同品種的貝類
從最大的貝類一直到只有硬幣大小的貝類都有收藏
旗津漁港
屬第二類漁港,目前計有水深1.2~6.0公尺,泊地108,590平方公尺,碼頭2,662公尺。漁港內有紅燈碼頭表演廣場及籃球場等設施;此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為配合漁港多功能開發政策,已於旗津漁港外堤碼頭設置觀景步道、鋪設休閒木棧道,並安置海軍汰除軍艦之五吋砲等裝備,使旗津漁港已搖身一變為觀光好處所。
旗津魚市場入口
在這裡除了吃點小吃和海產之外,還可以看看大小漁船和貨輪入港的景色,很愜意的享受
在這裡可以看到遠方的八五大樓
碼頭邊的裝置藝術品
旗津海水浴場
位於旗津區廟前路,沙質細軟,海水清澈,與海岸公園相鄰,也是海岸公園北邊的起點,為夏日消暑、玩水、游泳、衝浪、拖曳傘等水上活動最佳的處所。浴場設有觀海景觀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區等不同的休憩區;所以遊客如織,即使是目前海水浴場不開放的季節,到此的遊客亦不在少數。
位於海水浴場的「希臘式拱門」
噴水廣場
海洋、沙灘、棕櫚樹等組合,猶如自身置身南洋小島,即使是冬天冷門季節還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
草地有一艘拼板舟,讓人立刻聯想起達悟族的特色
旗津海水浴場意象裝飾,像船頭又像海浪的
草地上的裝飾魚兒
設有休憩涼亭供民眾歇腳
位於海水浴場旁邊的自行車道,可以串連南北各個景點
峻偉的旗後山
海岸地形特寫
旗后砲台
位於旗後山上,建造時間約在1711年,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撥兵30名駐守。直到1874年日軍入侵琅喬(恆春),清廷派沈葆禎來台,除對抗日軍,也派人修築旗後與雄鎮北門兩座砲台。「旗後砲台」位於旗后山,為國家二級古蹟。
砲臺的入口呈「八」字形,門額題有「威震天南」四字,而門口磚牆上,則有磚砌成的「喜喜」字,象徵傳統吉慶意義,在台灣的砲臺古蹟中,非常少見。
砲台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裝設大砲,厚牆的內側為兵房,兵房上有四座砲座,建材以鐵、水泥及紅磚為主要建材,是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其砲台所有建築均深具特色。
營盤四周為兵房,總共22間
站在砲台上眺望周遭景色
這裡算是旗津地區最高的地方,除了看海景,也是看黃昏夕陽、夜景的好選擇
五顏六色、高矮不一旗津地區街屋還有對岸高雄市區的景色都盡收眼底
接近傍晚時刻,就留在這裡繼續欣賞夜景囉
到渡輪站搭船回到鼓山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