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05A:高雄市燕巢區一阿公店水庫、月世界
話說燕巢:
「燕巢」名稱由來,說法有二,早期為平埔族馬卡道族大傑巔社的故地。明鄭時期派遣其後備部隊之「援剿中鎮」、「援剿右鎮」及「角宿鎮」來到此地開墾,今燕巢內角宿里舊稱乃角宿庄,東燕、西燕二村舊稱為「援巢中」,安招村為「援巢右」,即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與右鎮屯田舊址,故名「援剿」。1920年隨著州郡接裝的新地名規劃與命名,「援剿」為日語同音的「燕巢」。其二為本鄉燕子甚多之故也。
燕巢區公所、燕巢廣場
阿公店水庫
位於高雄市燕巢、田寮二區之間,1942年興建,後因洪水破壞而中止興建計畫,於1947年復工、1953年完工,由於上游多泥岩,導致嚴重淤積,不僅防洪功能不彰,亦嚴重威脅到大壩之安全;集水區內多養豬戶,亦導致水質嚴重劣化。因此為恢復水庫原有防洪、供水功能,於1997年開始執行「阿公店水庫更新工程計畫」,1999年騰空,進行大規模庫底浚渫,並興建越域引水路引旗山溪水,增設越域排洪道,將百年以上頻率洪水排放於二仁溪,並實施集水區養豬廢養;更新計畫目前已接近完成,2005年底恢復蓄水,2006年6月重新啟用,並在每年六月到九月汛期時實施「排空防淤」措施。阿公店水庫可說是台灣施工時間最久、最早完成的多目標水庫。
阿公店溪的中上游,水庫壩長2.38公里,高31公尺,湖面廣達600公頃,是台灣壩身最長的水庫,曾居遠東之冠,但因上游多泥岩,導致泥沙淤積十分嚴重及上游水質經常遭汙染而優氧化嚴重,失去了原有水庫防洪與農田灌溉主要功能。
此為阿公店水庫旁小崗山下的一座森林公園,佔地約9.3公頃,規劃有森林步道、生態池、停車場及兒童遊樂設施,此外也利用攔水堰引水至雨豆樹下的生態池,引水渠道兩岸種滿菖蒲、野薑花等親水植物,成功地營造完整的野溪生態鏈,吸引蛙類、蜻蜓及水鳥等生物到此棲息。
公園有一座蝴蝶裝置藝術品
目前所見的湖景就是阿公店水庫
阿公店水庫風景區管理處
草地上銅雕藝術品
2010年啟用全台第一條環湖自行車道-阿公店水庫自行車道,長達10公里,平整完善的車道沿線種植臺灣原生種及開花喬灌木,有如林蔭大道,有多座觀景台及租借自行車站,更串連了水庫區周遭十景。煙波虹橋、水漾釣月、龍口吞泉等十大勝景,騎車暢遊愜意無比。
周遭波光粼粼、依山傍水,吸引許多人來這裡跑步、騎車運動順便賞景
日昇蓬萊吊橋
煙波吊橋
龍口吞泉,橋梁與井塔是阿公店水庫整治時改建的灌溉出水口,確保岡山地區百年無水患的獨到設計。壩長2.38公里,曾居遠東之冠,是台灣壩身最長的水庫。
防洪水出口採暗管由長堤下方將溢水匯入阿公店溪。
阿公店水庫的聯外道路,從岡山上來的時候一路上坡,接著下到燕巢就一路下坡
燕巢月世界
燕巢分布著豐富的惡地、泥火山、裸岩、瀑布等特殊地理景觀,如與田寮、左鎮同為月世界地形的雞冠山、太陽谷與嫦娥湖;泥火山地形則有:養女湖、滾水山、新養女湖及已經列管的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而裸岩與瀑布較有名的是鄰近養女湖、崎溜山下的崎溜瀑布。
太陽谷又稱為「嫦娥山」或「嫦娥谷」,亦有「新太陽谷」之稱,為泥岩(青灰岩)地層所構成,由於泥岩顆粒間膠結十分疏鬆,透水性較差,遇水即變得十分軟滑,順坡下流沖蝕嚴重,不僅山坡表面處處蝕溝和雨溝,時間久了寸草不生,於是就形成了不毛之地的「惡地形」。
因內含納(硫酸鹽)與氧化鎂的元素,經過土質改良後,很適合種植芭樂、棗子、甜度及脆度都很高,並含有微酸、形成本區芭樂、棗子特有風味。
麒麟山從空中俯瞰,很像一隻往後看的麒麟,故稱「倒趴麒麟」,它的麒麟尾一部分像是雞冠的形狀,故以俗稱「雞冠山」著名。
此為新養女湖,據傳古時有一養女殉情於此而得名。原本楊女湖面積規模十分巨大,每逢月夜沖起之泥柱高達一、二層樓高,聲音遙傳數里,有如哀怨淒訴,如今因人為破壞規模大不如前。
地底之泥漿與氣體因壓力累積由地底,間歇性噴出有如小型火山爆發,噴出之氣體易燃
烏山頂泥火山保護區告示牌,進去要先申登記唷
佔地近五公頃,由三座錐狀噴泥丘構成,其中一座已成休眠狀態,兩座尚在活動中
烏山頂泥火山目前保存良好,又具有較密集且固定的噴泥口,各個噴泥口噴發的泥漿當中,岩屑顆粒粗細、泥漿含水量或其黏稠度均不相同,且其中兩個主要噴泥口持續噴出極為黏稠、接近氣溫的泥漿、氣泡,不時發出隆隆聲響,流出噴泥口的泥流又堆積成典型且飄量的噴泥錐,噴泥錐達3.5公尺,屬於全台灣最壯觀、規模最大、原貌保持最完整的泥火山。
噴泥錐
丘的尖端常有凹穴,並且間斷地噴出泥漿與氣體,這些氣體常可點燃或自行燃燒,靠近會聽到泥漿一直「啵、啵、啵」聲響
泥火山是地底下淺層的石油氣或其他高壓氣體沿著岩層的裂隙上湧,氣體混合著地下水與泥漿一同噴出地表,這種小型的火山活動所噴出的泥漿會形成圓錐形的土丘。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