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04A:高雄市林園區一中芸漁港、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清水巖風景區、田野風光、林園菜市場麵線糊

話說林園:

林園位處鳳山林木茂盛之邊,故稱「林仔邊」,明鄭時期名為小竹里,士紳的父系祖先大都由福建漳州府渡海來台。

16524月鄭成功圍漳州,九月二十六日退守龍溪縣城(古縣城),十月初一清兵攻陷縣城,兩方砲火激烈,致龍溪古縣城的陳、林、黃、王、廖、韓、蔡、溫、侯等姓人士的家園被戰火燒毀,這些人士因此多隨鄭成功到臺灣發展,定居於小竹里,許多鄉人並在民宅奉祀漳州府龍溪縣謝王公廟奉祀的「謝大王」,即晉代名將謝安。

清代時小竹里非常繁榮,故分為兩個里,小竹上里、小竹下里,現在興濟宮到福德廟的福興街,是商業文化的重心,林園人稱為「林邊街」,所以老一輩的人要到林園街上都稱去「林邊街仔」,現在又稱『舊街』,當時仍沒有「林園」這個名稱。

1920年設高雄州,日本官吏認為「林邊」與屏東「林邊」為同名,徵求仕紳協助改名,當地的長老想起了漳州龍溪縣謝王公祖廟的龍溪縣古縣城中心鸛林(現稱下半林)和園中(現稱上半林)兩地,故取「林」、「園」二字命名,以示懷念祖籍。日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名字,認為「林園」的日文發音與「林邊」相近,且意境很好,一如隱士,因此依議定名為「林園」。

林園區公所

公所前的蔣公銅像

林園街區

巷弄裡面見到曬麵景觀

中芸漁港

是林園最大的漁港,以「現撈仔」的早市聞名,屬於近海小型漁船作業的形態,作業方式以拖網和當地人稱「三腳虎仔」船(即是不靠大馬力來拖網,而是以靜態方式在海面上用燈光撈捕浮面魚)為主,漁船自下午出海,清晨回港交易,攤商及觀光客聚集在這此人聲鼎沸。

此外,每年的端午節時候,「中芸港」搖身變成龍舟競賽場地,當地居民都會來共襄盛舉呢!



魚販市集

漁港周遭的港灣景色

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林園區福興街97號)

福興街為清領時期的「頂林仔邊街」,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於1898年設立,為林園地區最早設立的官署,之後就有公學校、市場、庄役場相繼在派出所鄰近設立,使得頂林仔邊街成為林園庄的政經中心。

占地1400坪園區有日式辦公廳舍、木造日式宿舍、咕咾石防空洞、古井、水塔、老樹和綠地,200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紅磚承重牆及木構造混合,正面及左側面為紅磚承重牆,左側及後側為木構架,壁面為編竹夾泥牆外覆雨淋板。

左半部為斜頂木屋架,右半部靠左側之辦公室空間屋頂為混凝土平頂,右半部靠右側仍維持斜頂木屋架。

建築為平房式派出所,大門上留有警徽標誌

正面紅磚牆之門窗有鋼筋混凝土造之水平雨庇,辦公室前有門廊突出,門廊檐柱及壁柱為塔次坎柱式。門廊與左右兩側外突壁面形塑出官式建築的威權感。



一層樓磚木混合結構的日式建築,天花板仍保留局部編竹夾泥牆與雨淋板構造

派出所的內部空間,現在成為林園歷史教室,裡面有派出所相關的歷史圖片資料,另外還有林園地區的風土民情介紹。

介紹日治時期警察制度

介紹林園黃家古厝,由於時間緊迫沒辦法參觀,下次有再到林園一定要去朝聖~

位於林內社區有綁糠榔掃帚的文化,算是全國少數僅存的技能囉

園區也設有洗手間供遊客使用

所長宿舍,是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的附屬建物


日式建築周遭都是很好的拍攝角度

應攝影師的要求我要擺各種pose


屋內迴廊

整體是以木構造的建築,內部地板用日式榻榻米舖設而成,有趣的是中間門拉開變一大臥房,關起來就變成兩小臥房唷!

和室空間

庭院附屬設施:

古井有木蓋蓋住

水泥製的水塔

咾咕石與紅磚搭建的防空洞

清水巖風景區(林園區清水岩路214號

位於潭頭里的鳳山丘陵,以古剎清水寺、古珊瑚礁岩景觀及良好的展望而聞名,在清道光年間即築有寺庵,奉祀釋迦牟尼及觀世音菩薩,經歷代修建而成,又因丘陵山麓有泉水伏流自岩縫湧出,水量豐沛且水質清澈,故取名曰清水巖。清水岩風景區是由珊瑚礁石灰岩所構成,在日據時期是高雄州八景之一,目前風景區內有多達二十多處景點所組成,能夠觀察珊瑚礁地形與登高遠望周遭地區。

清水巖榕樹休憩公園

此處前身為國軍500公尺障礙訓練場,因國軍編制精簡,場地閒置,於2010年時任鄉長有鑑於本區缺乏民眾休憩活動場地,特向國防部軍備局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爭取委託管理該土地闢為休憩公園,提供當地居民晨昏運動、休閒之用。


清水寺

創立於1666年,原始因有一農夫,在耕作日入而息之際,路經岩下,發現靠近山岩方面,發出火燄數尺,照明四周,及即近視之,不見一物,如此者數次,因之奇疑不已。於是特在光天化日之下,撥冗循途往探,結果非他物體,惟有岩邊樹上懸掛小紅香灰囊一只,兩面寫明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兩尊大慈大悲佛號,當時其情傳遍鄰里,感召地方居士,於是結庵供奉。後來張簡立居士(大寮區昭明里人)信佛心堅,有所感應,在1834年發起將草庵改建為莊嚴廟宇。1888年清水寺傾圯,巨商黃合春號復捐資重修。1927年再度翻修,而後數十年缺少營繕,致使廟壁剝落,宇頂坍塌,引起寺宇管理人許登仕及地方居士黃有潭陳德林本張簡片等數十人發起募捐,組織清水岩重建委員會,在近百年來由劉然劉萬在劉必準劉見章劉樹柏許登仕等先生負責管理寺產及祭典,後於1964年中秋節由許登仕先生主持興工改建,二年餘後辭世,眾委員乃推徐番邦繼任主任委員,續行負責建設,開發後山美景,使其成為林園區著名景點之寺廟。

上來高處眺望林園街區

入口處的巨型岩石約一層樓半的高度

日軍在二戰期間在清水巖挖了長達六公里長的戰備坑道,其中龍蟠洞一號洞保存較好



三腳蟾蜍,從側面角度看就像是一隻大蟾蜍

陽明橋

觀音馴鰲

位在清水巖山頂的至高點上的中山崗上,可以一覽林園地區周邊的風景,就是陸戰隊99旅在林園的先鋒營區。

廢棄碉堡

烏龜騰空

看完風景,沿著步道下山

黃占岸先生銅像

清水巖風景區值得一遊唷

此處也有一座陳誠公銅像,是中華民國第2~3任副總統

接著徜徉在田野小徑間,享受那份緩滿的生活步調



包心白菜田,農民們正在收成裝箱



作物箱子外觀

將這些裝箱好的白菜運上車準備拿到市場販賣

高麗菜田

大面積的洋蔥田




蔥田

花生

地瓜葉


放眼望過去不少蔥株開滿了蔥花


香蕉樹

這一處種植茄子

木材工廠

林園菜市場麵線糊

當你用餐的時候,會看到牆上保存一支外型特殊的手型勾杓,是本店歷史的見證

1970年開業至今,賣的就只有麵線糊這一樣古早味小吃,甘甜料多,值得來享用一番

這幾天都住在朋友家,因此晚上朋友邀請我到他家享用他精心準備的晚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