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嘉義縣大林鎮-老街、萬國戲院、大林糖廠、鐵軌意象步道景觀橋、育菁親水公園、大林綠廊、水碓埤、中林社區(250)

話說大林

本地舊名為「大莆林」、「大埔林」,此地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本地在開墾初期乃為廣大的森林地帶;其二為往昔此地有來自潮州府大埔之林地的移民,而有此稱。後來才改為「大林」。

大林車站(里程276.7K。上行車站:石龜車站,下行車站:民雄車站)

車站建於19031215日,至今約103年。本站為嘉義縱貫線6大車站之一。此外,火車站旁幾棟台鐵站長宿舍歷史悠久,要進去大林老街前不要忘記看它一眼唷!


車站月台還有一座裝置藝術品

為了配合節能減碳,經過改造,採跨站式建築方式,打通火車站前、後站區隔,成為全台第一座太陽能火車站,完全以環保綠建築設計,沒有空調、自然通風又省電。

車站外面的小型公園

大林車站站長宿舍

原本殘破不堪的老宿舍,經整修後仍保留日治建築質感,目前做為展覽空間使用,公園還保有一棵歷史悠久的老樹也是值得欣賞的。



大林古街區

大林曾西部鄉鎮繁華的地方之一。具三百年歷史的大林老街,曾是清朝舊官道,旅社林立、貨物集散,形成熱鬧的街庄。二戰後初期,大林糖廠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成為嘉義首富之區最輝煌的年代。但隨著糖業沒落,大林漸趨沉寂......

近年來政府提出老街活化,讓原本沒落的老街重新活絡起來,經由改善原本街道周邊較為雜亂的環境,也對街道兩旁的地面及照明進行改造,提供民眾更好的洽公及逛街環境。老街活化後在街道地面鋪設及照明與改造前有明顯差異,由原先的柏油路面改為磚道,使老街增添幾分懷舊氣息。老街跟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進行整建、活化,對環境及經濟也會帶來改善。不只讓當地人重見大林老街當年風華,也讓外地來觀光的人可以走在老街上,感受一下當地的風俗民情,且火車站前小吃店家林立,不論如何都可讓觀光客留下很難忘的回憶的呢

古色古香的紅磚房屋

這棟南榮行前身為「江山樓」

日據後期至戰後初期,大林是嘉義最有錢的城市,可能是當地設置了糖廠與軍營的緣故,因此小小的大林就有五家戲院及許多的旅社及酒樓,日據時期給高級軍官的江山樓便應運而生,後來成為販賣南百貨的南榮行,而目前為一般住宅,是大林經濟發展的小縮影


停靠在大林站的蒸汽火車頭與其車廂之彩繪壁畫

公有零售市場

彰化銀行-大林分行

位於中正路499號的木造連棟街屋


真耶穌教會上方有一口大型鐘

正財鐵工所(中山路618號)山牆上有很多立體正方形的裝飾

中山路243245247號連棟街屋

昔日的日發商店

市區隨處都能夠見到老屋身影,是個典型的鄉下小鎮



萬國戲院

座落於吉林里內的萬國戲院,過去曾為鄉親重要的娛樂場所。隨著工業、產業型態與人口外移影響下,戲院榮景不再,因此結束營業,其後歷經改建、轉營運成茶室、卡拉ok、餐廳,甚至發生兩次火災,但建築本體與「萬國戲院」四個大字依然佇立在大林的市中心,見證著大林的輝煌與沒落,並隨著都市規劃的發展而被埋沒於頹圮中。而一群熱愛家鄉的在地鄉親,憑著對萬國戲院的緬懷之情,經過多方奔走,並吸引了當地大專院校與地方發展協會等的投入,獲得經費修復。青年團隊即以戲院為背景,希望藉由創意行動重新賦予萬國戲院新的生命,並吸引外地遊客認識大林小鎮,帶動地方觀光產業。



大林糖廠(大糖里糖廠399號)

台灣糖業興盛時期,大林糖廠帶動了當地的大小產業,使得大林成為嘉義縣內經濟最繁榮、人文素養最高的地方,極盛一時,也成為當地人心目中的一個重要精神指標。

隨著台灣製糖產業的沒落,1992年大林糖廠被合併於北港糖廠,成為北港糖廠大林工廠。直到1996年大林糖廠才正式停產,人員和設備被併入北港糖廠管轄,一部份的廠區則轉為成為生技公司的生產線,其他大部份的廠區繼續保留,為了保存所剩無幾的台灣糖業文物,嘉義林管處提供了古老的蒸汽火車頭和台糖「平客六二○三」車廂,展示在現在的大林糖廠內,加上綠草如茵的景觀、歷史悠久的台糖員工宿舍,民眾可以清楚見到台灣製糖產業在歷史上走過的痕跡。

目前除了遊客和販售中心吃冰購物的人潮之外,平常的日子裡都很寧靜,走進糖廠似乎穿越時空來到糖廠興盛的年代,看到早期糖廠運作的模式。

中山堂,目前松錳租車以此為據點提供腳踏車出租的服務

這間福利廳以前曾是員工餐廳所在地,現在則是販賣冰品的福利社

大林製冰工場


糖廠的倉庫

來到大林糖廠廠區



林鐵軌意象步道景觀橋

這個地方很少人知道(因為網路上找不到這個地方),但是它就隱身在台1線北上251K旁,很隱密導致會忽略它,大林的景點近八成都是隱藏版景點,若這次不是來大林深度旅遊當然不會想到這個地方,這座橋為My Darling 情人橋,橋身是紅色的,頗有喜氣,適合男女朋友與火車近距離合影的好地方。順道一提,我發現大林很多地方還蠻多適合男女朋友約會或拍照的地方,也藏有很多很值得一遊但是很少人知道的地方,待我這幾年慢慢地把它收集起來再和大家分享吧。



育菁親水公園

在火車快行駛到大林火車站之前,望向窗外會看到很壯觀的跨水龍橋,位於育菁公園,位置大約在大林站以北2公里處,此公園是26年前沿著鹿堀溝蓄水池岸開發而成,面積達五公頃,緊鄰大林糖廠、大林國中,景色極優不只是居民休閒及晨運的好場所,也是我們來大林旅遊不能錯過的地方。

這個親水公園也是早期的「鹿谷溝」整建而成的,早期就讀大林國中的學生都會在此游泳,婦女們也會在此洗衣服,當然更是民生及灌溉的重要水源。


漫步溝畔,微風徐徐,陽光投影於葉間,倒影於潭中,不禁令人流連忘返

龍形橋



大林鎮公所

花卉真漂亮,但不知道是什麼花

大林版的「大安森林公園」-大林運動綠廊與壘球場

來是一個雜草叢生的荒地,一直到一群熱心的社區人士發現這塊處女地,希望能夠開闢作為一處運動休閒場所,後與大林鎮公所以跨界合作方式讓運動綠廊付諸實現,直自今年,運動綠廊啟用。

嘉義縣政府投入新台幣一千萬元建設壘球場設施,並植栽草坪及設計人行自行車道,日後維護由社區及協會自行管理,是很好的跨界示範。

運動綠廊啟用以來,已經成為當地民眾闔家騎單車、放風箏的地方。而不論是棒球或壘球,運動員也多了處運動的場所。


大林自然之美一大林自行車道&美哉水碓埤

要往中林社區的路上經過這個秘境,周圍都被湖給圍繞,往前走了幾百公尺後又看到這個金色稻田景觀,四周圍都是典型的農村景色,到大林這個地方真的是處處都讓人驚奇呢,不管怎麼的走法都可以讓我們深深發現大林之美呢!

連接水埤的橋樑

天氣晴朗,連東邊的山色都能夠清晰可見


金色稻田

繼續前往中林社區



田園城市的雛型一中林社區

嘉義縣長張花冠上任後推動田園城市概念,從鄉間社區中發展地方特色。由於學校是社區重要據點,師生一起把嘉義縣的特色彩繪在牆面上,結合居民力量逐步改變社區環境,要做出模範社區。

走進中林社區,可見到「田園城市」字樣,融入地方信仰、鄒族文化、傳統習俗等各種主題彩繪牆面,讓人不禁多看一眼。居民一開始對彩繪頗陌生,但隨著一面面美麗的牆在社區出現,現在卻有許多居民搶著安排牆面給學生作畫;環境改變後民眾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希望學校與社區結合的努力,能讓中林社區成為田園城市概念的模範。此外,進去社區後有前方為一個景觀湖名為「中林湖」,多處涼亭,還有景觀步道,是社區居民休閒乘涼的好地方!

走在社區可以看到多面的彩繪牆,藉此訴說當地的特色



彩繪牆有很多花草、動物,都是小朋友的最愛



中林湖,是當地居民主要休憩地點,設有景觀橋樑柱,非常顯眼



中林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

永壽宮,為當地樹神信仰的一座廟宇,崇祀主神為松樹王公,據傳,其由來非常早,有一說認為松樹王公共有四兄弟,早年曾追隨朝廷報效國家,因其救駕有功而被封為神。本宮約創於道光年間,係由庄人蔡達、林五湖等人發起募捐,得款約一百餘元,乃建廟於庄尾的土地公廟附近。昔日之松樹王公神威顯赫,舉凡境內有疑難災殃,均賴以禳除,信者甚眾,香火隆盛。1906年嘉義地區發生大震災,廟宇受災傾倒,是時保正江乞發起募款得金一百三十元,於當年即改築完成。其後至1934年,廟宇再度受損,保正張春炎王錦萬等人共同向庄民勸募重修廟宇,二戰後,廟宇久受白蟻之侵蝕,棟宇漸腐,乃由里長張炳發起鳩金八百元,加以注射消除,雖然廟體仍固,唯因過於偏僻,香火不振,乃於1966年覓得現址興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