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5C:北橫公路單車之旅03-宜蘭縣大同鄉景觀面(223)

話說大同鄉:

此地本來稱為太平鄉,是因為境內有太平山的緣故,後來改為「大同鄉」,則是取自三民主義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

09:12 北橫公路桃園市復興鄉/宜蘭縣大同鄉兩縣市交界處

位於58K處的西村,海拔1106,比剛剛的四稜海拔稍微矮了一點

兩縣市交界的石碑

周遭景色特寫


大同鄉以泰雅族人為主,擋土牆有原住民特色的泥塑畫


下方非常清澈的溪水,為三光溪

目前坡度較為平緩,周遭的林相也非常的漂亮,海拔1100左右,溫度比平地下降6度左右,頗為消暑

沿途還會看到楓葉(現在不是夏天怎麼會出現楓葉呢?)原來這裡的楓葉是外來種,稱為「紫葉楓」,它一年四季而言都是非常紅的,春天會發芽生葉,夏天最為艷紅,冬天就會凋零,為一年三季(春、夏、秋)能看到的景色,整體而言超美的!



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台7線67K處)

位於北橫公路最高點,海拔高度約1,150公尺,層峰疊翠、古木成林。早年與棲蘭苗圃同為森林保育處伐木跡地復育之育苗處所。1965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先生,於明池苗圃入口設建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林,於1112日率領省府主席黃杰等人,手植檜木樹苗,現已成林。區內於山坳之處,有一面積約為3公頃之湖沼,水草茂密,波光艷瀲,湖光山色相互呼應,由於地處霧林帶,午後即雲霧飄渺,恰似人間仙境!


明池山莊入住有兩種可選擇,一種是歐式山莊,一種是小木屋

周遭有種植漂亮的花卉景色

遊客、住宿房客用餐的地方

明池神木

為一株樹齡高達1,500年的紅檜,樹高31.6公尺、胸圍11.62公尺,昂然矗立於明池山莊

這些都是明池的住宿房間

住宿提供原野雙人房、林間四人房、渡假四人房、青苔四人房、青苔六人房等房型,均為獨棟式的木屋,但是價格可不便宜,每房都要加上10%的服務費


園區林相也是非常的豐富,平日較少遊客來,更能夠享受美麗且寂靜的森林浴

森林保育處於此勒石「虫二」二字,隱喻此處風月無邊,佳景天成。

走在其中非常的舒服,在炎熱的夏日是一個避暑聖地

這次沒有買門票進入明池,而是從外圍看進去裡面,明池其實是一座高山的人工湖泊,得到「北橫明珠」之美譽,而且四周都是茂密原始樹林,有木棧橋樑、涼亭,設施非常完善,可以在這裡待上半天都不是問題。在園區有慈園慈孝亭、靜石園、水琴窟、森林童話迷宮步道、神木園區等

遊客一概需購票進場,成人95-120元;團體/學生票70-95元;優待票60-95元。

開放時間︰08:00~17:00,遊客最晚16:30就要入園囉


如果冬天來的時候還能看到變紅的落羽松,更能襯托出明池之美。

名家設計採庭園山水手法,包含小橋流水、亭榭樓池等等,這一帶樹種以人工柳及原始檜木林為主,並設有環湖步道。


本來是炎陽高照的天氣,不久後就出現厚重的雲層,山上天氣實在變化很快呀

北橫公路這個角度是我最喜歡的

10:40 不久之後就抵達70K了

10:58 抵達77K,趕緊來與這個777拍照打卡一張囉

繼續往宜蘭前進



接著前往野溪溫泉,由百韜橋附近小路進去可以看到林森吊橋蹤影

排骨溪溫泉/林森吊橋

舊名「白骨溪」,位於英士村的棲蘭山區,位於蘭陽溪西北岸排骨溪上游。名稱由來是因在日據時期時候原居於此的泰雅族擺骨社(Bakon),此地也是古戰場之一,1910年日本政府發動理蕃,日軍針對泰雅族原住民在此發生武裝衝突,死傷者屍骸被丟入溪中而得名。當時也有發現此處有溫泉,排骨溪東北岸山麓曾設有Bakon駐在所。二戰後初期因國民政府認為名稱過於陰森與不雅,以該地棲蘭山區森林茂密,又紀念國民政府主席林森1959年時興建中橫宜蘭支線(7甲線)時又改名為林森溪。

依地質分類,此處屬於雪山山脈帶的變質岩溫泉。可由台七甲線與台7線交會之百韜橋旁循著溪谷而上抵達該溫泉。

泰雅族特色的林森吊橋

在林森吊橋上俯瞰排骨溪

排骨溪野溪溫泉屬於中性碳酸氫鈉泉,水色清澈無味透明,溫度約50℃,溫泉池面積皆小且深度淺,是個咸少人知道的野溪溫泉秘境唷

11:37 百韜橋,台7甲線/台7線岔路口,往左續往宜蘭市區,往右接台7甲可往棲蘭森林遊樂區。

台7線86.6K處

下降到百韜橋大約海拔300多,往右側可以看到當地居民的田野景色


蘭陽溪上游與周遭層巒疊嶂的景色

同樣的,下方的聚落也能夠一覽無遺

英士部落(台7線88K處)

原為泰雅族芃芃社,以部落後方的芃芃山(盆盆山)而得名,又說為鹿角茸之意(當地多鹿),又一說為蜜蜂「嗡嗡」聲(當地多蜜蜂)。漢字原應譯寫為「芃芃」。芃,音「朋」。梵,音「飯」。但戰後迄今,無論政府及民間地圖與旅遊及戶政門牌,幾乎全誤寫為字型相似的「梵梵」(Fanfan)。有芃芃溪、芃芃溫泉。村內重要聚落與地名有芃芃(繃繃社)、林森溪(排骨溪,1959年為紀念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改稱)、明池(池端)。原屬樂水村(瑪崙、東壘)範圍,1970年獨立設村,改稱英士村,為紀念國民革命先烈陳其美(陳英士)。

部落緊鄰芃芃(梵梵)溪

從高處往下看可以看到部落的活動中心、四季國小英士分校、天主堂等公共設施,由周遭的山巒圍繞

12:14 烏雲愈來愈厚重了,感覺會有下雨的可能

12:25 前面岔路右轉可以前往牛鬥、三星鄉、羅東鎮等地方,續行台7線能到大同鄉鄉治、員山鄉、宜蘭市區等地,終點位於壯圍鄉與台2線接壤

前面這一座牛鬥橋為1963年興建,舊名「牛鬪橋」,位於台795.5公里處與台7丙線交界處,橋名取自當地的地形受於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為蘭陽溪從中切過,使二岸地形突出而狀似兩牛對峙般相鬥,故得名「牛鬥」,緊鄰東岸之牛鬥聚落。其位置也是連接台7線與台7丙線二條道路的橋樑。

原本的橋址位於蘭陽溪河道最窄之束縮沖刷處,每遇颱風豪雨侵襲,河道沖刷橋墩致牛鬥橋履成為危橋。於是在1995年於原舊橋址左側另闢一座長256公尺、寬5公尺的橋梁,不料在2005年泰利颱風來襲時沖毀,致牛鬥橋封閉通行,造成用路人不便,故公路總局辦理改建。改建後的牛鬥新橋全長547.5公、最大跨徑75公尺、寬12公尺,並設有雙向車道及外側設有機車優先道。

壯闊的蘭陽溪景色



13:55 抵達台7線100K處

13:57 從北橫公路上面看泰雅大橋

進入大同鄉的鄉治:崙埤村(台7線101K處)

昔稱「崙埤子社」,位於蘭陽溪中游右岸及其支流崙埤子溪之合流點西方約一公里處,由中嶺山走東南方支脈之山腳,海拔120公尺,隔蘭陽溪與三星鄉天送埤相望。19716月崙埤村從松羅村轄內升格為村,1977年鄉公所及鄉各機關由樂水村遷設於此,成為本鄉行政中心。

大同鄉公所-建物表面有原住民的特色圖騰

婦人在搗麻糬的木頭雕刻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三星分局大同分駐所

坐落在部落裡面的綜合運動場

裝置藝術品

泰雅生活館

泰雅生活館就位於大同鄉崙埤社區,是目前全台唯一使用原住民母語所展示的文物館。常態展以泰雅族編織技藝為主,特展則以多元化主題系列呈現,豐富生活館『藝術與人文』呈現,不僅活絡本館運作更讓美育融入部落與生活。

星期六、日整點安排手工DIY,手機、手環吊飾及搗米體驗。另有客家擂茶體驗及原住民舞蹈表演,相關費用須由參觀團體自行吸收。本館有專業導覽解說。以上活動內容須於一週前 (舞蹈表演須於二週前)預約。

泰雅生活館的定位,包含創造出一座屬於泰雅族的民族博物館、一座以宜蘭縣泰雅族為主的社區生態博物館,也是屬於宜蘭縣全體原住民文化藝術公共領域。

本次特展-畫出青春色彩-優勞•沙善(許佑祈)創作特展

館內可以租借原民衣物體驗,但要先知會一下館方的人員,這一旁的每一件都能免費試穿拍照打卡喔。

好長的麻布,跨越一個樓層的長度

在館內也陳列系列的原民特色木雕作品

館內有販賣當地居民做成的皮包、紀念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買回家做紀念喔

地址: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朝陽60號

泰雅大橋與周遭的景色

點我進入下一篇:北橫公路單車旅行04-宜蘭縣三星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