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6B:宜蘭縣五結鄉一利澤簡地區(226)
旅行日期:2016/07/11 (一)
五十二甲溼地風景面
位於五結鄉利澤村及下福村的冬山河東側,利澤簡橋與親水公園隔岸,佔地有近200甲的面積,此處地勢低窪,常年積水,形成大片草澤,成了特殊生態發展。
五十二甲濕地為低窪所形成的潮汐淡水沼澤生態體系,而蘆葦是淡水沼澤的優勢植物,魚類豐富,而休耕的水田中,蘆葦叢生,有機碎屑豐富,水生植物亦多,提供了鳥類隱密的棲息空間
。
利澤簡介紹:
利澤地區舊稱「利澤簡」,地名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利澤簡(Hedecanan)社,意指「休息之地」。由於利澤簡位於冬山河旁,水路上通冬山鄉,下接冬山河口的加禮宛港,而成為宜蘭溪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早期有商船進出而造成了利澤簡的商業繁榮。
然而,日據時期冬山河的改道而港口淤塞,再加上鐵公路陸路運輸的興起,利澤簡的商業機能衰退,市況於是逐漸蕭條。儘管如此,在利澤簡老街上,街上老建築仍讓人感受到昔日曾經有過的繁華歲月。
利生醫院
1914年由林木溪先生所創建的診所,是當時相當新潮的西式建築。原為利澤簡信用組合,之後曾作為輕便車站、五結鄉農會。現今的利生醫院建物為1935年時所改建的二層樓建築,外觀為歐美建築的風格,內部樓板與屋頂是木構架,柱子不多,整棟建築物幾乎以牆面支撐,白色的建築加長方形的藍色扇窗格外的融合,是為宜蘭縣定古蹟,2003年利生醫院結束營業,只剩林茂生的牙醫診所,
經過建物的封閉整修後,改由「利澤簡文教基金會」經營,作為展覽館「利澤簡生命館」。劇場服裝設計家林璟如的作品在2015年就於此展出
利澤戲院1964年開幕,除了放映電影,還有黑貓歌舞團、歌仔戲巡迴公演,一位地方耆老回想當時的歌仔戲巨星楊麗花到過利澤戲院登台,造成萬人空巷,有錢還買不一訂不到票,當時也成了男女朋友約會、學生聚會的首選,1980年代受到大環境影響黯然停業,幾年前作成衣工廠使用,之後空間仍閒置當中。
近年業主打算出售,地方人士擔心被人收購後老建物就會遭拆除,於是利澤簡文教促進會發起搶救老戲院行動。據了解,需等到地方人士有足夠經費後將會做建物整修,並且轉型為文創基地,舉辦藝文展、表演活動,同時開發文創產品,
此三連棟的巨大加強磚造街屋,在不久以前是殘破到只剩立面,後面建築全垮掉。山牆樣式簡單,粗曠感十足的石材立面,可以隱約看到中間的堂號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走尪」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袪災的作用。從農歷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公有零售市場利澤簡橋
原名為「捷徑橋」,昔日五結利澤村通往羅東鎮,因冬山河的阻隔,需遠繞其他道路通行,讓民眾深感出入不便,經闢建混凝土橋後,縮短民眾交通上之距離,故而得名。
1989年起,宜蘭縣政府開始開發冬山河親水公園。由於冬山河親水公園主要聯外道路「台七丙線」,當時路寬僅為8公尺,公路局鑑於日後親水公園觀光車潮勢必成長,同時為配合親水公園規劃成為國內水上活動競賽場所,於1991年4月開工闢建聯外道路,並將捷徑橋打除改建為「鋼拱橋型式」,且為配合親水公園開園營運啟用,於1992年6月完工通車。
本橋完成後仍沿用原「捷徑橋」橋名。後由於鋼拱橋氣派宏偉,且十分合環境景觀,更成為五結利澤簡地區的地標,經地方政府建議要求以地名為橋名,從此更名為「利澤簡橋」。
冬山河自行車道的「飛虹橋」
宜蘭童玩節
位於冬山河親水公園裡面,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有著與眾不同的主題-「童玩」,童玩節是宜蘭想要提供給兒童們一個可以與父母同樂、與朋友同享、與世界文化交朋友的歡樂活動,這場以孩子為主角的嘉年華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CIOFF)的指標性活動之一,2010年成為亞洲唯一獲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CIOFF® International Festival)認證之國際兒童民俗藝術節。不同於一般藝術形式的藝術節,宜蘭童玩節是一個複合式的藝術節,由演出、展覽、遊戲、交流四大主軸交錯串連,將童玩這個主題以豐富的面貌呈現。
稻草做的鶴
童玩恐龍大驚奇
五彩繽紛的恐龍模型羅列在草地上,吸引遊客紛紛上前合照,但為了讓孩子能一邊遊玩,一邊學習,今年童玩節新增了一項互動裝置,只要在手機下載「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APP,找到隱藏在園區內的恐龍,掃描一旁QR code即可看到大會精心準備的小驚喜!
3D恐龍盪鞦韆
剩下沒逛到的就留給大家自行去體驗囉
清水大閘門
又稱「五結防潮閘門」,是宜蘭五結鄉頗有名氣的閘門景點。1969年啟用的清水大閘門有20孔閘,每孔2.5公尺,對於調節水量發揮了極大的功能,自此,冬山河下游就比較少發生水患或海水倒灌的現象。
由於閘門內外是淡水與海水的交會處,所以擁有豐富的魚蝦生態資源,是釣客們最愛釣魚的地方,也因此吸引許多水鳥來此覓食,因此由大閘門順著河口走,就可以來到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賞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