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7:宜蘭縣南澳鄉(227)

旅行日期:2016/07/12 ()
南澳鄉是宜蘭縣面積最大、人口密最小的鄉鎮,境內以泰雅族人為其主要結構,是一個典型的原住民鄉。因位於縣內最南端,處於蘇澳港南方,故名「南澳」。此外也是宜蘭縣境內著名的溫泉勝地,分別有「南澳溫泉」和「碧候溫泉」等兩處泡湯勝地讓民眾享受。

南澳鄉不但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也有豐富的泰雅族文化正在一代接著一代傳承著,來到這裡隨處可見到當地特色的彩繪,都和他們的故事有關,以悠閒的步調來趟旅行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吧!

東澳車站(北迴線里程11.0K。上行車站:永樂車站,下行車站:南澳車站)

東岳湧泉
位於東岳村,鄰近東澳國小,是消暑的私房景點,湧泉是因為進行北迴鐵路雙軌化工程時,意外挖出地下水脈,除了將冷冽的泉水引入東澳北溪,並於鐵路工程完工後,在鐵路高架橋下截留一段,規劃設立現在的「東岳湧泉」,湧泉以梯田式分為三段,原本設計是三個水池的高度不一樣,但現在水位已大都不同了。

這裡的水溫全年維持在14~16度的低溫,比蘇澳冷泉水溫還低,水質清澈可見,水深最深僅及成人大腿,較安全無虞。
(東岳冷泉非開放景點,遊客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藍天白雲映照在溪水面上,令人神往在這大自然中,在炎炎夏日坐在泉邊,感受到涼風煦煦,乾淨舒適的光空氣水,實為人生一大享受
 湧泉旁邊也有幾個攤販小吃,讓遊客來到這裡冷泉外,還能夠滿足吃的需求

東澳國小
此為開放式的小學,周圍群山圍繞,還有泰雅族特色的彩繪,屬於漂亮有特色的校園,射箭為其強項,除此之外,這裡還能夠露營,學校旁邊就是全家便利商店,補給方便,附近還有粉鳥林漁港及旁邊秘境海灘可去遊憩。
 小朋友的異想世界,結合自身泰雅族的文化設計而成
 泰雅族紋面與各式顏色的織布
東澳北溪景色
主流發源於南澳鄉東岳村大白山東南麓,先向東南流,後轉東流至東澳北側再轉東南,匯集源自猴椅山的圳頭坑溪後,進入蘇澳鎮狹長地帶,隨即注入太平洋。

前往東澳灣途中景觀


東澳社區濱海公園
從東澳國小步行到這裡約15分鐘。北起鳥巖角,南至烏石鼻,為東澳灣的範圍。海灣狀似凹型港澳,全長綿延約兩公里,沙灘與礁岩互相組合而成的海岸,盡頭為粉鳥林漁港。

這裡的海灣弧線優美,淺藍色的海水彷彿滲透到深海裡那般夢幻、天藍、水藍、天與海遠處連成一片,有如來到國外度假的感覺。

粉鳥林漁港
早期在港口有許多野生鴿子棲息,因為台語的鴿子稱為「粉鳥」,粉鳥林漁港因而得名,獨特隱蔽的地理位置,頗有天涯海角之感。
本地也是東部著名的漁場,有名貴的石鯛魚,或是石斑、黑毛、白毛等,許多釣客慕名來此垂釣,或是搭船出海體驗海釣趣味。
漁港雖然不大,但有美麗動人的礪灘,碧綠青山偎傍湛藍海水,清爽的海風撲面而來,已成為造訪東海岸遊客必訪的景點之一。加上漁港山壁礁岩地形而多有嶙峋奇岩怪石,更吸引攝影人士前往拍攝這秘境海域。
山壁礁岩地形而有很多奇岩怪石,也是漁港的亮點之一
預祝釣客能夠玩得盡興且滿載而歸

南澳鄉武塔村
武塔村,屬於泰雅族部落,部落村民個個純樸敦厚,大都以務農及從事傳統編織、串珠及漁獵為主。南澳南溪流經部落,水質潔淨,隨處可見魚蝦悠遊其間,每年四、五月份盛產青毛蟹,近年又飼放香魚繁殖,更增添南溪豐富生態。
泰雅族的「哈卡」,表示「石頭」,「巴里斯」意指「敵人」。最早其部落為了紓解人口壓力,哈卡巴里斯的祖先從西岸跨過中央山脈至東岸,初抵南澳山區這塊祖靈之地時,地上有異族人(敵人)砌一半的石頭牆,祖先趕走敵人並在這塊「敵人堆的石頭地」定居下來,孕育與大自然共存的文化。

1915年日本當局為管理之便,哈卡巴里斯被迫從瑞岩遷徙到「寒溪」。直到1964年因為其泰雅族部落已紛紛遷徙下山,為了繁衍子孫,當年46歲哈勇頭目不得不遷社到平地,最後在南澳武塔村定居,成為台灣最晚移居至平地的原住民部落,在武塔村溫泉巷亦保留珍貴的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及智慧

現在的武塔村是光復後才新建的泰雅族村落,居民在日據時代以前多居住於南澳南溪上游的舊武塔地區,由於原居住地常因大水沖毀,所以遷至南澳南溪與合流溪匯合處附近,稱為「新武塔」。光復後稱為「武塔村」,但由於交通不便,1951年開始由政府補助進行遷移至現址的工程,至1954年完成。

武塔車站(北迴線22.7K。上行車站:南澳車站。下行車站:漢本車站)
  設有跨站天橋供旅客進出車站
武塔站沒有站房,只有一個天橋權充車站入口。
 北側的新武塔隧道

莎韻之鐘
1938年秋天,泰雅族流興社少女「莎韻·哈勇」,為了送老師出征,在背負行李經過丸本橋時,因遭遇暴風雨不性幸於丸本橋上掉落南澳南溪而殉難,時值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為吸引台灣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效命沙場,將此一事件渲染成愛情與愛國的故事,並拍成電影「莎韻之鐘」,歌曲漸漸轉化成電影主題曲「月光小夜曲」,至今仍受人喜愛。1941年時的台灣總督為表彰莎韻事蹟頒贈了一只鐘給流興社作為紀念,這一只鐘稱為「莎韻之鐘」。1998年鄉公所於台九線上闢建「武塔莎韻公園」,芳草如茵。
莎韻遭難碑

本來位於莎韻追溪死亡處立碑紀念,位於武塔部落旁的南澳南溪的河堤上,但是近年本碑遭沖毀,並移至現址(

武塔部落景觀面
上方為鐵路高架橋,過去就是武塔部落中心
 周圍群山圍繞,前面那條水泥橋墩即蘇花公路

武塔國小
位在武塔溪畔的一片河階台地,四周圍著青山為一盆地的南澳武塔國小,本校為泰雅族原住民小學,學校環境幽美,紅瓦白屋建築,挺直行道樹,綠草如茵。

校舍全景特寫,柱子上都有非常顯眼的彩繪圖騰
 校舍的鐵捲門也加入了原住民特色的彩繪
風雨集合場可兼作露營區,旁邊也有烤肉用的磚架
這裡做為泰雅族南湖大山部落學校所在地
學校規畫以活動、體驗為主,有族語與文學、傳統生活技能、社會組織、藝術與樂舞、環境生態保育、部落倫理與禁忌、部落歷史與族群關係及傳統信仰與祭儀等8大領域部落課程,將課程與生活緊密結合,教學場域多在戶外,例如在山林、河流、農地、獵場、祭場及部落家戶等,由耆老帶領著青少年實作傳統技藝及文化,並結合其他部落特色之文化祭典作為共同的學習內容。
 學校角落也陳列幾棟原住民傳統竹編部落屋

 學校後方的遊樂設施也彩繪了不少顏色,周遭景色更讓人有在森林小學的感覺

三枝的家
園區環境優美,清幽的環境,宛如人間仙境,來這裡遊玩也是住宿的好選擇

 旁邊的「望德亭」
南澳村
南澳車站(北迴線19.0K。上行車站:東澳車站,下行車站:武塔車站)
1980年2月1日,伴隨蘇澳新站至花蓮新站之間的北迴線全線通車,所一同啟用的車站之一
 台鐵古董級的貨運列車與後方雲霧繚繞的山景
 南澳站前的「立身觀音像」
車站大廳的販賣部
 除了扮演像便利超商的角色外,也提供熱食供旅客享用,解決吃的問題。
午餐時間:手工魚丸湯&火腿蛋炒飯

南澳鄉公所

南澳綜合運動場&南澳高中山岳景色
 南澳高中校園

 學校外牆的馬賽克拼貼圖畫

南澳村景觀面


南澳天主堂
全名是「南澳聖諾瑟天主教教堂」,位於南澳神社參道入口停車場的附近。創建於1948年,由華思儉神父一磚一石辛苦建造起來,華神父在南澳傳教及行醫,設立天主教會南澳醫院,在南澳教區服務奉獻六十年,深受當地居民感念,也曾獲得內政部頒獎表揚。
這棟為「神職人員宿舍」
紅磚為牆體,搭配西式拱窗,並有西式的廊柱及女兒牆,整體感頗有英國鄉村建築的風格。
路旁的泰雅族彩繪,描繪族人的生活寫照

南澳神社遺跡
正式名稱稱為「南澳祠」,創建於1936年10月,當時日人治台逐漸進入戰時體制,台灣總督改由軍人出任,並開始一連串軍國主義的皇民化教育,提出了「一街一庄一神社」的口號。由於南澳人口不多,因此神社規模較小,僅有正殿、拜殿、參道。

神社目前僅剩殘跡而已,主體建物及附屬設施已消失,不過整體來看,神社的格局依然清晰可辨,寬闊的石階路,是神社的舊參道,爬到上方的平台,是昔日的拜殿;再上一層,最高處是正殿的所在。
昔日的參道,已經過整建,我想唯一的神社遺跡,應只有正殿平台前的石砌駁坎而已
神社上方遙望南澳、朝陽等地景色

泰雅文化館
坐落於鄉公所後方,建物外表的圖案與內部裝飾皆採用泰雅族圖騰,以凸顯泰雅文化的特色。
館內有泰雅族特殊的族群故事、泰雅編織、口簧琴、穀倉模型與生活器具,並且配合舊照片、影片、地圖展現南澳泰雅人的文化特色,還有動植物的標本園更可看到栩栩如生的山豬、飛鼠、台灣獼猴的模型。文化館是認識南澳的窗口,皆可在進一步認識泰雅族的歷史遺跡,並悠遊於其中,南澳好山好水與純樸的泰雅文化風情。
泰雅族婦女織布的意象
各個顏色與樣式的織布
泰雅特色的服飾區
生活用品陳列
室內的柱子鑲有原住民狩獵的圖騰 
射箭的勇士
 動植物的標本園更可看到栩栩如生的山豬、飛鼠、台灣獼猴的模型。

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位於前往朝陽社區的路上,在還沒有進到社區裡面之前就會看到一個像小廟的建築。但沒有仔細看的話會找不到。
清代為了開通蘇澳到花蓮的路,也為了能夠控制當時的生番,所以命令羅大春開闢一條往花蓮的路,但是開路的時候常遇到生番的侵襲,而且軍隊常常生病。所以沒有開闢成功,後來只留下當時開路時的碑。
朝陽社區
當地因出海口浪大,日治時期舊名稱為「娜娘仔」,為日語「浪速」的相近發音。光復後因名稱太過日式,而社區又可從海平面看到冉冉升起的日出,改名為朝陽。社區因地形特殊,造就農、漁業並存的村落,農業有哈蜜瓜、辣椒、咖啡、西瓜、梨子,漁業則是現撈生魚和定置網養殖為主。
 前方的山景和田野景觀真漂亮
 遠方可以看到莒光號列車緩緩駛過

朝陽國家步道
位於南澳村朝陽社區南側的龜山山丘上,全長約2.2公里,四季旅遊皆有不同之風景
主入口在南澳漁港旁邊,全程步道有四座觀景台,沿途可欣賞山海壯闊美景與田野風光。
步道是早年先民入山種植作物的主要山徑,沿途可眺望多變的山海景色與田園風光,兩旁有茂密的樟科、殼斗科等闊葉林,還有廣達7公頃的大頭茶純林;而登龜山賞日出、聽濤聲更是漫步朝陽步道最愜意的享受。
 眺望烏石鼻海岬地形與南澳漁港景色
 烏石鼻為中央山脈東向太平洋延伸而出的一條山脈稜脊,擁有獨特的海岬地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