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5B:嘉義縣番路鄉-半天岩風景區、觸口風景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仁義潭水庫(246)

話說番路鄉:

阿里山鄉山美、樂野、達邦等部落原住民,均需經由番路鄉與平地交易購貨,因而有「番仔路」之稱,日據時代才改稱「番路」。直到現在尚存有過去為防禦外患而設的望高寮遺跡。

▲位於阿里山公路上面的番路鄉入口字樣

半天岩地處嘉義縣番路鄉大華公路(縣道159)上,昔日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出入的地帶。在阿里山公路尚未開闢前,半天岩是通往阿里山的重要門戶。

半天岩紫雲寺

因「山間之彩雲常現紫色,則繞寺不散」取名為紫雲寺。創建於1673年。1941年因地震而倒塌,1950年重建為現今樣貌,紫雲寺中主祀神祇為觀音菩薩,並供奉眾多神祇,包括三寶佛、註生娘娘與神農大帝等。紫雲寺為二進帶二護龍的建築格式,共有山門、中庭、正殿、配殿與鐘鼓樓等空間,並有石雕、木雕、彩繪、剪黏、交趾陶與堆塑等裝飾藝術。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岩仔6(位於縣道159甲約18.2K)

半天岩觀景台

紫雲寺再上來一小段路程就會看到一座觀景台可以看到周遭的山岳景色,並且眺望山下的街區景色唷,晚上更是一處賞夜景的好地方,不過產業道路路途蜿蜒又狹窄,需要注意行車的安全。

下方的觸口聚落與八掌溪景色都能夠看見



騎不一回兒抵達大湖社區入口石碑


石牛雕像

這條道路可以直接連通到石桌、奮起湖風景區,因為不在本行程的範圍當中,下次有機會再來挑戰囉

遠方可以大湖尖山(H1316),又名「尖崠仔山」也是小百岳之一,位於大湖村山區,此為下山途中拍攝的影像,層巒疊嶂的山色令人流連忘返,駐足於此繼續欣賞。

接壤嘉124鄉道下山至觸口聚落,沿途山色特寫


八掌溪溪谷與山景

不久後即抵達觸口社區

阿里山公路的關口ㄧ觸口村

海拔約280公尺,位於台1834K處,也是最接近阿里山的平地重鎮。在阿里山公路未開通前,觸口村是一處山產交易中心,山地原住民把山地盛產的金針、竹筍等食物揹下山,在此地與平地商人進行交易買賣,形成熱鬧的市集。在趕集和遊客人潮的匯集下,觸口街到自是熱鬧非凡,吸引許多外地人到此定居。因此挑夫這個行業非常的盛行,舉凡要送往山上的任何物資,均由挑夫ㄧ肩挑起,因此觸口可說是ㄧ個用足印聚起的小村落。但在1981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後,山區特產直接運往嘉義市非常方便,造成挑夫失業,市集解散,觸口昔日的繁榮不再。

昔日為山區與平地貨物交易重鎮,居民與商賈往來阿里山地區都需要越過八掌溪,由於溪流水量不穩定,涉溪危險,架竹橋又容易被水沖走,乃架設吊橋。1937年在熱心人士推動下,完成兩座吊橋架設,配合日人感人的天長節(即天皇生日)、地久節(皇太妃生日),因此兩座吊橋分別取名為「天長」、「地久」。時至今日,兩座吊橋的交通功能已轉為觀光休憩功用,為遊客來到這裡必拍照打卡之地,也是遊覽車前往阿里山、奮起湖中途的休息補給站。

地久吊橋



觸口明隧道,至此開始為阿里山公路海拔爬升的起始點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範圍橫跨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四鄉鎮,面積高達41000多公頃,擁有絕美的自然山巒景色,夏季氣溫涼爽,秋冬可賞雲海,一年四季的高山小火車與燦爛日出,吸引眾多旅客慕名而來,尤其是每年櫻花季更是湧入大批的遊客朝聖。

周圍有很多餐廳、商店補給、販賣當地名產店家

眼前所保留下來的「人樂崎古道」是以前登上阿里山的唯一路徑,全長共151階石階,可通往天長橋頭。

天長吊橋


下方觸口聚落景色一覽無遺


下方就是剛剛造訪的「地久吊橋」

旁邊公園有一塊天長地久的石碑,照片右上方有一座吊橋即為「天長橋」

天長地久的石碑旁設有一座休憩涼亭

溪谷景色

這座祭祠濟公的「龍隱寺」是觸口的重要景點之一,於19808月創建,在完全沒有經費情況下,動工興建寺廟。起初靠一些有誠心的信徒做義工。然後,慢慢籌備起管理委員會。此寺供奉李修緣師父,俗稱濟公禪師。濟公禪師得道日在農曆十月初三日。於是定此日為禪師的聖誕。

位於廟的旁邊還有一塊石碑刻著「台灣寶島」字樣

濟公師父的石雕

龍隱寺周遭更設置了許多石雕,有可愛逗趣的十八功夫童子、四季童子、十二生肖之外,下圖為下棋童子。

廟旁小公園內的許願鐘,一響象徵平安、二響象徵喜樂、三響象徵幸福呢

遊客中心&管理處

遊客中心位於番路鄉觸口龍隱寺前,又名「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由廖偉立建築師整體規劃,以順應原本地形及保持自然土地為規畫目標,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此處是前往阿里山的前哨站,園區內內規劃有公共藝術造景、戶外景觀區、遊客中心展覽區、多媒體室等多樣化空間,遊客可先在此有一些初步認識後,再深度遊覽阿里山的迷人風采。

遊客中心戶外放置了一列森林鐵路第六代柴油機車,地面舖設軌道

設有原住民風格的涼亭,並且有鄒族夫婦的木雕

遊客中心內部,導覽整個風景區的自然環境、景點、還有在地原住民特色、歷史文化介紹,並且提供導覽、旅遊諮詢服務。

牛埔仔愛情大草原

一眼望去綠油油的草原,半層樓高的純白色大禮盒還有一顆火熱的愛心,紅、白色的藝術品在綠色草地上格外引人注目,也讓情人們再次回味甜蜜的時光。


又見到一對嘉義人農夫農婦的公仔,肚子上面的畫了一隻豬跟一隻狗,作品名稱為「動物勇士」,介紹阿里山鄒族阿古雅那(AKUYANA)家族的故事。

周遭由群山圍繞著,景色優美

園區範圍不大,除了不會走到腳痠,也在過程中可以與裝置藝術與周遭景色合影一張,來打卡到此一遊吧!

周圍可以看到鄒族逐鹿社區的永久屋,由政府與民間團體紅十字會合力興建而成,總戶數近200戶,外觀整齊劃一的設計非常顯眼,外觀有原住民圖騰。

部落裡面的信仰中心

驅車往西,下圖攝於台3線上的八掌溪景色,往東邊(阿里山方向)拍攝

繼續往仁義潭水庫前進

嘉義重要工業民生用水來源一仁義潭水庫

位於番路鄉八掌溪上游,屬於離槽式土石埧水庫。其集水面積3.66平方公里,壩頂長度1535公尺,寬度9公尺,年供水量為5200萬公噸。

興建於19804月,於19876月開始蓄水,水源以引用八掌溪水,經沉澱池導入水庫,其取水口在台三線吳鳳橋下游約50公尺處,設一攔水壩,經1.5公里之引水道導入仁義潭水庫,與蘭潭水庫串聯運用,以供應大嘉義地區40~50萬人民生用水。

仁義潭水庫供應著整個嘉義縣市的飲用水,附近湖光水色,景緻怡人,充滿綠意、潭畔還有一條規劃完善的堤防步道,清晨傍晚也都有許多散步及運動的遊客,放風箏、慢跑、溜狗。景色宜人的仁義潭,天然的不規則狀,增添無限美感,是嘉義地區民眾假日的最佳休閒去處。


在壩頂上眺望周遭景色


雲層非常的厚重,因為剛才有下過雨

位於仁義潭水庫旁的真德窯烤麵包店,據說這裡的麵包使用100%有機麵粉製作,用窯烤方式完成,並且提供Pizza、咖啡還有茶飲服務。

上一篇:嘉義縣竹崎鄉-鹿麻產車站、鹿滿社區客家菸樓、竹崎車站、竹崎親水公園、天空走廊

下一篇:嘉義縣中埔鄉-中埔市區、吳鳳公園、吳鳳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