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6:嘉義縣大埔鄉-大埔湖濱公園看曾文水庫、大埔街區(248)
彷彿與世隔絕的仙境ㄧ細說大埔鄉
大埔鄉位於嘉義縣東南隅,不論從哪裡到大埔均很遠,都需要經過數不盡的蜿蜒道路上坡又下坡才能夠抵達此處,本鄉人口數僅4600餘人,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鄉,由於是水源地,大埔鄉天然的優美環境,理所當然的拒絕了現代化的過度開發,讓這片四季如春的世外桃源不為人為破壞。鄉內九成以上的土地屬於國有或保安林地,政府嚴格實施「低密度建築管制」,是唯一零分貝、零污染、無工業的綠色鄉鎮。
曾文水庫介紹
大埔地處阿里山山脈之上,並建有全台最大水庫。由於原有的河谷平原已被水庫淹沒,農業發展受限,本鄉改以觀光業為主力產業,而曾文水庫風景區即為最重要的觀光資源。
曾文水庫興建於曾文溪上游,主要目標為調節並充分利用曾文溪之水資源,改善與擴充嘉南地區耕地之灌溉,完成後兼具水力發電、給水及防洪等效應。
水庫於1967年動土興建,1973年完工,為國家重大經濟建設之一。水庫蓄水成湖後,原本崇山峻嶺、人跡罕至的庫區,成為映照四周蓊籲山林的萬頃碧池。為使這天然美景、豐富的大自然生態資源能與全民共享,於1974年7月正式開放觀光。
▲曾文水庫由周遭山色圍繞,優美的景色讓不少遊客慕名朝聖
當天目的地為大埔鄉,由於位置偏遠,公車班次少,當天從台中坐客運到台南又轉綠幹線到玉井,再轉車到大埔終於在下午1點半來到大埔鄉。
▲綠25公車行駛於嘉義縣大埔鄉
下車站走產業道路進入曾文水庫
大埔旅遊資訊站,提供周遭旅遊諮詢與茶水,並且提供公廁供遊客使用。
情人廣場
魚類的石雕
湖濱公園的情人碼頭
適合情侶檔來到這裡拍攝一張
藍天白雲、湖光山色,幽靜清雅,沉浸在美景當中
湖邊有一座中國式的涼亭
碼頭船隻穿梭水庫
園區設有多處涼亭可以休息賞景
木棧道旁邊還有一座池塘,可以觀賞水生植物
走在園區用不同的角度看景色,令人目不暇給,當日遊客屈指可數,大概知道這裡的人不多吧?能夠漫步在少見的低密度開發的鄉鎮,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呀!
漫步於大埔古街上
大埔鄉居民多以務農維生,四季皆富有農特產。而主要作物有麻竹筍、破布子。時令水果則有百香果、網室木瓜、荔枝、龍眼、芒果等。因此在老街上會發現幾乎每戶屋舍及道路兩旁,皆可見結實累累的果樹、破布子樹及竹林景觀呢!
大埔老街全長約100多公尺,目前老街上仍然保有幾棟老式的房屋
街上這些建物都見證大埔街區昔日的繁華歲月
有些房屋人去樓空,有些仍繼續營業,繼續服務當地居民。這裡的鄉街小路、傳統雜貨店再加上濃厚人情味的當地人,如此知性與感性兩者兼得好旅程。
老街上店家招牌統一都是使用魚的形狀
而老街裡的房舍為了讓老街更加生動活潑,在外牆做了一些設計,讓老街增加了生動的色彩。
社區住宅外圍牆由當地小朋友彩繪後讓鄉村增添一股活力
使用盆栽、桶子拼湊而成具有園藝造景功能的盆栽玩偶,顯現出傳統農村的特色。
大埔老街非常適合對地方文化有濃厚的興趣者來此遊玩,而來到這裡不妨放慢腳步,可以探訪廟宇、古宅以及老街,規劃一趟文化之旅
行動故事館,訴說當地的歷史,也兼具休憩功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埔教會
當地信仰中心-大埔北極殿
創建於1760年,當時有漳洲移民至大埔庄定居,由於隨身攜帶之玄天上帝香火曾多次顯赫,當時的庄長黃阿斜即著手籌建廟宇,並彫刻金身奉拜。
主祀玄天上帝,又稱為「帝爺公」。陪祀神明為太上老君、五穀仙帝、土地公、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虎爺公。
每年的農曆3月3日為北極殿慶典之日,除了本鄉鄉民會於此日舉行盛大祭典活動之外,早期因興建曾文水庫而移居彰化王功與高雄的鄉親及分靈至外地建廟者亦會於農曆3月3日回鄉「刈火」共襄盛舉。
大埔鄉公所
曾文水庫的景色拼貼畫
走出大埔鄉的外環道,欣賞周遭的景色
眺望大埔鄉街區與曾文水庫景色
Q1.如何到此處?
Ans:搭乘客運到台南後,轉搭綠幹線至玉井(到玉井約10~11點,建議在玉井市區先吃午餐逛老街),再等12:50搭綠25路到達大埔市區,步行後,回程17:00再依同樣方式回到台南
Q2.綠幹線班次?
Ans:尖峰:10-15分鐘一班/離峰:30分鐘一班
Q3.綠25線班次(至興南客運玉井站搭乘)
每日來回各4班(以下均為末兩班開車的時間)
去程建議搭乘 07:50 or 12:50至大埔街下車(車程40分左右)
回程建議搭乘 14:00 or 17:00至大埔街上車(車程40分左右)
旅行叮嚀:容易發生暈車症狀記得帶幾顆暈車藥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