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4:2016年度桃園市地景藝術節在新屋鄉(165)

桃園地景藝術節(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

「桃園地景藝術節」為桃園縣政府於2013年起開始舉辦的大型展覽活動,以桃園縣內的特殊地景作為活動藝術品的展出空間。2013年的名稱為「桃園縣地景廣場藝術節」,2014年起更名為「桃園地景藝術節」。2015年市長鄭文燦上任後,當年改為舉辦桃園地景藝術國際論壇,未來將採取論壇及地景藝術節輪番辦理方式,達成在地深化及藝術活化的目標

「用藝術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找回人與自然與土地間的情感,凝聚社區創作的力量。」

地景藝術節展覽時間:2016.09.092016.09.25

Q 怎麼到桃園地景藝術節?

搭乘台鐵至楊梅車站或富岡車站下車,楊梅請至後站搭乘接駁車,富岡站下車直接出站搭接駁車至永安漁港

此外,在永安漁港與福興宮之間有活動區內接駁車,平日每20分,假日每15分一班,可善加利用!

永安漁港跨港大橋

到此一遊與海濱拍一張



《永生海》/林舜龍

以千根長短不一的竹子為主結構,形塑向上竄升如氣流、向外展延如海流,象徵永生不息之意象。竹子隨著海風搖曳發出清脆聲響,隨風起伏飄動如浪潮


來到好客莊園

原為軍方海防基地,十餘年前海巡署成立,接管海防工作,這棟建築物遂閒置,後來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改建為「好客莊園」,將提供遊客諮詢、商品販賣、餐飲服務、洗手間、沖洗間、行李寄放、海洋客家展示區、DIY等服務,將是空間活化使用的範例。

《多謝多蟹》/徐暋盛

「多謝多蟹」伸出牠的大螫向民眾示好,「多謝」你們善待海洋、保護生態,以創造產量豐盛的「多蟹」。

帶我走Jellyfish/張嘉霖

淨灘後的垃圾投入水母主體,以藝術行動隱喻海洋生物被迫餵食非天然製品的窘境。

《島嶼製造.溢遊地景》/陳宣誠

創意身體,自然地景與城市的演化,形成移動、聚集與擴延的漂移建築

TAKO老師》/林芳妤、王昭仁、李宇哲、林欽璟、陳麒芳、黃珮瑜、鍾宇庭

海浪、陽光與充滿活力的TAKO老師,已經精神抖擻的的在這裡了,你們準備好一起同樂了嗎?

觀海亭這裡也有貼一些藝術家創作的裝置藝術,特別的是他們使用圓米篩呈現他們的作品


《從海而來》/張雅萍

多以複合媒材即空間裝飾關注社會體制內的運作與對抗以及個人生活環境的內在對話。

海邊感受真實與想像的故事製作餘圓米篩,透過堆疊呼應百年石滬




《破浪》/蔡銘益

行船人不畏風雨、乘風破浪,賴以為生的船舶如同人們的身軀與心智,衝破浪戰勝困境。

《福求花》/何俊賢

從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完成的作品中,看到了「科學」和「藝術」的和諧融合。


接著來到一棟搭建的屋子,目前也為藝術家進駐創作

《這邊有如住過,草後面是海的那邊》/劉文琪

以海邊現成的蚵一哨所空間進行文字的現地書寫,讓文字去雕塑一種詞性的想像地景。


作者以一種當代的臨場經驗,試圖找到一種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建築體內的書寫行動與一切的人為筆跡,如同一種文明的寓言,在自然消失之前,成為未來的備忘。




進入新屋綠色走廊,為炎熱的夏日降了一些暑氣

綠色走廊配合地景藝術節,使用每顆重達250公斤的牧草捲及稻草捲,總計11顆共2750公斤,做成小小兵及稻草火車。

樹上結石纍纍的橄欖

《哨所包裹計畫》/陳瑞錦

利用廢棄漁具與自然媒材的結合,賦予媒材再生的習性。


《築沐》/梁廷毓、劉文琪

在海水滲透之後,還會留下什麼?

在新屋的海岸潮間帶上建造一座以漂流木為媒材的半圓形空間,漲潮時淹沒於海潮中,觀眾可以遠觀,而退潮可親近的漂流木。

漂流木屋任海水滲透的特性,產生一種與環境開放性的海岸空間感受。一切的流動性變化所帶來的「材料」,都將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充滿著各種可能。

漂流木呈現漁村兒時的生活體驗,大海即是最天然磅礡的交響樂。

《石滬人》/范姜明道

利用自然媒材結合鐵購創作新屋工作者的樣貌,反映桃園新屋人與海之間緊密的共存關係。

作品將形塑「人與自然相存相依的本質」,外表的綠色塗料在不需要供電的情況下在夜間能夠發光。

進入漂流木公園


《信箱》

側錄在弟社群團體針對公共文化事務的討論,時而歡笑、時而激昂,傳達的是一群愛鄉的人對家無私奉獻的熱忱。

文創技研有限公司(海客聲音)

此互動裝置作品與「元智大學服務學習中心」合作,透過聲音蒐集錄製的過程加深學子認識在地、與耆老互動訪談、主動挖掘文化故事。

採集新屋濱海客家民族的日常生活言談與具在地特色的環境聲響,透過能與聲音產生連結的裝置設計,進而感受少數海洋客家文化之美。

古時的腳踏車

模擬古時在地商家騎著腳踏車兜售新鮮漁獲的場景,體現早期農村新生命力

掛在樹上的塑膠管子

忘憂棧

位於新屋福興宮的裝置藝術,彩繪出當地與海共生的海洋風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