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03:南投縣信義鄉-土場梅園與羅娜、久美、望鄉三部落巡禮(272)

旅行日期:2017/01/16 ()
水里車站(集集線27.4K。上行車站:集集車站,下行車站:車埕車站)
為集集線的鐵路車站,不僅是水里鄉民的對外門戶,也是全線最大的車站。
建築外觀為白色外觀帶點西洋風情的建築,月台上保留著舊式的Y字型遮雨棚,周圍以水里鄉傳統產業蛇窯所燒製的缸器做為裝飾,十分具有特色。
 水里站月台特寫
 客運水里總站,準備搭車至信義鄉走訪

土場梅園賞梅花
往東埔的台21線路上99K附近,則有一處賞梅秘境–土場梅園,是避開人潮的好去處。蜿蜒的台21線99K兩旁是一棵又一棵梅樹,冬天一到,雪白的梅花開遍樹梢,一朵朵小巧精緻的梅花覆蓋兩側山林,讓人彷彿置身於神祕的北國雪景,加上襯托著高聳的郡大山脈,土場梅園的梅花自有一種氣勢在。
 僅管今年暖冬,有些地方的梅花開不出來,土場的梅花仍然盛開了
園區貫通的產業道路成了漫步賞梅的好路徑,可以隨處拍照打卡

園區的梅花開的比預期還要多,可能最近有一波冷氣團的來臨而刺激梅花盛開

 梅花的特寫




感謝幫我拍照的人


羅娜部落
屬於目前山地原住民鄉鎮中最大的部落,日治時曾經是信義鄉的鄉政行政中心。台灣光復後,鄉公所遷移明德村(即今信義或內茅埔)。羅娜部落稱Luna,為鄒族語,古代居住在和社的鄒族人,有一個人叫Lulunana者到羅娜這個地方打獵,後來這個地方就叫做Luluna,簡稱Luna。現在居住著郡社群人及少數巒社群人,亦有少數漢族人居住。

勇士銅像

羅娜霖卡夫的家
提供部落遊程 (21夜、1日遊、自由行)、手沖咖啡(在地咖啡豆)、接待住宿、布農藝文展售空間、Live演唱、布農文化課程與布農民族植物園等服務


利用寶特瓶彩繪各式各樣的顏色做成裝飾品放在路邊供人欣賞
聖誕紅特寫
部落的一間雜貨店,居民生活所需都要來這裡採購

羅娜長老教會
 羅娜天主堂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
 農耕生活的寫照
 部落族人的圖騰
 他們正在搗麻糬,家居的生活裡,黑狗總是在旁邊,果然是最忠實的夥伴!
 MANASKAL意思是「開心」,UDULI是「跳舞」的意思,合在一起為「開心跳舞」的意思
 布農族的烤山豬分享文化
 狩獵文化,使用火燒烤動物來吃
布農族人的口簧琴文化
 這棟房子很多彩繪圖騰,令人賞心悅目
 男主外,女主內的父系社會寫照
 族人揹著豐收的小米回家
部落與部落之間也有連結自行車道,歡迎單車客一同體驗部落風光
羅娜部落周圍景色特寫
 
走在外環道沿途可以看到少許的櫻花

開在路邊的梅樹,梅花開花近八成
 這棵櫻花樹接近盛開的景象
2.久美部落:
為布農族郡社群語,亦即「犬獵」的地方。按布農族巒社群「犬獵」稱Pu-a-su,Mahavun是「追趕」、「逐出」之意。久美古代為鄒族的獵場,後來漸漸有鄒族人居住。此地清領時期設有「萬興關」教育場所、教育鄒族人。現在居住著北鄒族魯富督群人及布農族郡社群人和卓社群人,也有少數漢族人居住。
久美部落的派出所
有一戶人家種芒果樹,目前已經開花

隨處可見部落生活的日常寫照圖騰
 狩獵
 族人手牽手一同跳舞
 聖誕紅
民宿擺設了蠻多的植栽做門面的裝飾
 久美長老教會
 真耶穌教會久美教會
久美天主堂
 站在海拔較高的部落看山景就是不一樣
 下方還有零星的梅花綻放,不管怎麼拍都很漂亮

千歲吊橋
吊橋旁邊有一個觀景台可以眺望景色
 下方為「阿里不動溪」與周遭山景
 這麼美的景色當然要來自拍一下唷
走過吊橋後迎面而來是壯觀的山岳
 沿途中還可以賞櫻花
 走累了可以到這裡喝杯咖啡休息
 零星的櫻花
 沿途還有梅園,但沒有土場那麼茂盛就是
 楓樹
盛開的櫻花樹
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
 終於抵達今天的目的地-望鄉部落囉

周遭的景色特寫
  部落的表演舞台

獵人古道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起點位於海拔900公尺的望鄉部落,沿望美山、瓊山稜線而行,終點約在海拔1846公尺的瓊山山頂,以前是布農族裡的勇士上山打獵的路徑,原名「馬奴多斯獵人古道」,因山路中的地勢狀似鼻子而得名(布農族語稱鼻子為馬奴多斯Manutusan)
 望鄉部落屬布農族的巒社群(Take banuat),地處陳有蘭溪與和社溪匯流後的西岸台地上,展望相當良好,正東方隔著陳有蘭溪與望鄉山相望,百岳中的郡大山、八通關山、玉山主、北峰全都可以納入眼簾。
 路線導覽解說牌,那就Let's go吧
 循坡度和緩的石階梯而上
不久後到達一個石板造型的觀景平台可以眺望下方景色
上來這裡就很漂亮囉,看到下方陳有蘭溪與和社溪匯流的景色與紅色和社拱橋,還有溪流周遭的山岳都收盡眼底
 望鄉部落的農田與周遭山岳包圍起來的景色
 零星的櫻花與楓葉
 隨著海拔的上升,看到的景色更廣了
 茶田景色
望美山,海拔1427公尺,內補363號圖根補點、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又稱「望鄉山」,北有羅娜山、新鄉山,東隔陳有蘭溪與開高山、望鄉山、郡大山相對。
望美山的三角點在旁邊唷

 折返下山沿途看到盛開的櫻花
 下山前與沿途合拍一張
望美山是繼去年單車挑戰北橫公路1234公尺後再度挑戰的一座中級山,個人覺得難度不高,只要平常有在運動的人可以輕鬆攻頂,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就沒辦法再上去更高的瓊山(海拔1864公尺)囉,下次有充足的時間再來挑戰
 沿途的楓葉景色
 14:15上山至16:35下山花費約140分鐘,還可以啦!繼續走訪望鄉部落吧~
 感覺望鄉的櫻花開的比較多,沿途都能夠看得到較茂密的櫻花樹

部落裡只有一條主要幹道,如魚骨狀兩側分散著小徑,乾淨的街道,除了櫻花之外,家家戶戶種植的各色花草樹木美化環境,像下面這兩張都是「九重葛花」
 映山紅,又稱為「唐杜鵑」、「山躑躅」、「山石榴」,也可以說它是杜鵑花,屬於杜鵑花屬的植物
 千日紅,又稱為火球花、紅繡球
3.望鄉部落
望鄉名稱的由來是日據時代日警為懷念日本老鄉而取,「bukiu」意指抬起頭就能望見故鄉,但這故鄉對布農族人來說,指的就是孕育了部落多采多姿的人文與自然生態的玉山。布農族人稱部落為「kalibuan」。
布農族人稱部落為「kalibuan」,因為在日據時代族人被遷至本部落時發現部落長滿了一種被稱為卡里布(kalibu)的植物,所以就以此為名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道,道路兩旁牆壁都有石頭拼貼的藝術,取代光鮮亮麗的彩繪,這些都是望鄉部落居民用石頭刻畫出他們的生活點滴
還有不少戶人家都有一塊石頭解說牌,旁邊的石頭有如影像一樣呈現出文字的訊息,細數這些部農家族的故事,例如:Tanapima家族的女人很會做精細的布農傳統飾品,而NangaVuian祖先是部落的頭目,下一代擅長設置陷阱捕捉山上動物,有陷阱王之稱

望鄉禮拜堂
教會創立於1951年10月26日,居民有80%以上是基督徒,每週盛事就是週日早上的教堂禮拜,因此這時候店家通常沒營業,醒目的外觀讓人經過時不禁會多看幾眼。

由望鄉部落眺望陳有蘭溪流域的風光
和社拱橋特寫
這裡是部落的小吃店,販賣三餐,另外也可以預約部落風味餐
 這家也能夠參考看看
旁邊也有簡易的商店,供部落居民購買一些簡單日常生活用品
米厚米尚有「謝謝、你好、再見」之意,這是往出去的方向,就是要跟遊客說再見的意思囉

今天天氣也不會很冷,視野算佳,平日人少,多一分寧靜。這一趟原鄉之旅真的讓我嘆為觀止,抓住梅花季的尾巴和櫻花盛開前夕去走走,不僅賞了梅花和山櫻花,又走了14公里路程深入探訪三個原住民村落(羅娜、久美、望鄉),有如身處在桃花源記的場景般,根本不醉不歸啊,18:40從和社站上車至19:40到達水里車站,搭火車北上結束這次原鄉賞花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