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06:屏東縣麟洛鄉(276)、長治鄉(277)、鹽埔鄉(278)、里港鄉(279)、九如鄉(280)
旅行日期:2017/01/24 (二)
早餐是一天元氣的開始,早上從岡山車站坐火車站屏東站後,租借單車就開始今天的行程。
這家為民生路上人氣無招牌的傳統中式早餐店,有賣大餅、蛋捲、煎餃、煎包等大眾化口味還好現在人沒有很多就趕快進去點餐吃囉
地址: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57號
話說麟洛
麟洛是客家六堆中的「前堆」,族群以客家人為主。鄉民勤勞純樸,務農為生,且讀書風氣盛行,敬字亭為客家聚落常見的建築物,也為客家文風鼎盛之見證。
麟洛車站(屏東線25.9K。上行車站:歸來車站,下行車站:西勢車站)
在火車站的月台旁邊,有兩個裝置藝術品,稱為「麟洛采風」,意即將麟洛地區的農產(稻米與蓮霧)還有文史(敬字亭與八卦碑)與客家人勤勞生活的形象作為創作元素,以「水牛」寓意客家人以農為業,晴天時必須外出耕作農事,展現出勤勞與不怕苦的精神。此外「長板凳與客家花布」的結合,將客家人文與生活元素,使來訪的遊客感受到濃厚的地方氛圍
火車高架橋下也有一個未拆封的蓮霧裝置藝術品唷
麟洛鄉公所
宋屋京兆堂
京兆堂是1936年所興建的仿巴洛克式建築,中西合璧,前庭及樓頂陽台是名流聚會之所,麟洛庄開天闢地以來有舞會就是從這裡開始的。1944年9月美軍攻打菲律賓後,日本國航空運輸部第八飛行隊自南洋撤退來屏東,第八飛行隊乃徵用麟洛當時最富麗堂皇的宋屋京兆堂為部隊指揮所。
京兆堂之祖堂棟對以半圓實木刻記宋氏來台始末、家風、家世及後代子孫期勉,堂後之墩塚式化胎造形獨特,是判別傳統客家伙房之要件。
地址:屏東縣麟洛鄉永達巷50號
小份巷敬字亭
敬字亭是敬字信仰的產物,而敬字信仰源自於漢人對文風之崇敬,故亭內祭祀之神祇多半與聞風有關,包含文昌帝君、魁星、孚佑帝君、朱衣星君、孔子、倉頡、韓愈及朱熹等
相傳小份巷敬字亭之建造是要阻擋大武山的龍脈,使得龍氣停留在麟洛。當時為擋下此龍脈而在今新園村至四心村間興建七個土墩,名為七星墩,並於現址興建敬字亭,以鎮住地氣。七星墩後因隘寮溪氾濫後已遭洪水沖毀,只留下敬字亭
小份巷附近的古厝
下一站到長治
長治鄉公所
長治天主堂
長治圓環
接著進入農業科學園區一探究竟
萬寶祿酵素觀光工廠-One Power萬寶
萬寶祿One Power公司以自然、健康、活力為訴求重點,致力於提昇人類健康及生活品質,以推廣機能性發酵保健食品為主軸,打響「萬寶祿One Power」自創品牌名號及建立良好企業形象。目前除擁有專業行銷菁英團隊外,也積極延攬及培訓外貿人才,準備進軍國際市場。
萬寶祿One Power與眾多學術機構進行相關研究計畫,並結合優秀的有機農業專家、微生物菌種研究專家及專業研發團隊,持續研發高附加價值的酵素產品。另與中央研究院與各大專院校均有各項專題研究計畫。也因為萬寶祿對產品創新研發的堅持,獲得國家品質標章之認證及國家新創獎之殊榮,國內外之貿易商紛紛與萬寶祿One Power 洽詢產品外銷之事宜,並訂定行銷合作計畫。這是萬寶祿的光榮也是萬寶祿One
Power 的商機。
因應國際化發展之產能需求、技術提升與永續經營之目標,也看好生技產業發展及健康事業的市場遠景,萬寶祿One Power已於全國唯一國家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增設新廠及企業總部,結合園區優勢及政府資源,整合營院總部、研發、生產、行銷,形成完整供應鍵,萬寶祿One Power的產品,將帶給所有家庭健康與能量,進而邁進國際舞台。
園區小橋流水景色
落羽松公園
鹽埔采風
從農業科學園區繞出來後,經由單車國道,我們抵達了鹽埔,本鄉是介於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一片草埔,原本是平埔族居住地,明朝福建省葉唐山來到此地,用十台車的食鹽,外加一車煙酒火柴交換這片土地,又因為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故命名為「鹽埔」。
這次的鹽埔行只有介紹洛陽村彭厝村與葉家古厝等景點,想要知道更多鹽埔好去處,請搜尋鹽埔鄉公所中有關觀光旅遊的關鍵字自然就會發現更多值得去的地方囉!
七分路7號的「河南堂」
七分子生態公園
這是一座結合藝術、教育、環保及客家文化傳承的客家濕地,經過的時候可以一探究竟唷
周圍的高麗菜田
位於豐年路56號旁邊的這棟不知名古厝,兩側屋頂均破損,尤其以左邊最嚴重
位於豐年路上的「寶樹堂」,應該是謝姓人家的古厝葉家古厝(南陽堂)
鹽埔唯一一棟「二進建築」興建於日本大正年間,由當時擔任鹽埔庄長的葉瑞青建立,並設有院牆與門柱區隔內埕的空間,正身為三開間,雙凹壽設計,而形成有層次的退縮的步口廊空間
地址:屏東縣鹽埔鄉中山路23號
鹽埔庄役場 約建於1912年,屬於日式寄棟式建築,屋頂是的特徵為「背心式屋頂 (jerkinhead)」,門與窗上下方都有洗石子的妝點
地址:屏東縣鹽埔鄉中山路37號
這棟老人文康活鄧中心外觀也很特別
鹽埔朝鳳宮
創建於道光年間,最初是由雲林北港人陳烏番從台南天后宮祈得天上聖母之香火袋,後來陳烏番至鹽埔定居,天上聖母亦隨之而來。後許多鄉親信眾亦前來焚香祈禱,聖母靈庇慈庥,成為全庄信仰,庄民感沐恩德,經士紳商議遂雕塑天上聖母金身,並以竹子土瓦搭建廟堂,作為全庄之信仰中心。
地址:屏東縣鹽埔鄉鹽北村光復路31號
里港簡介
本地舊稱為『阿里港』,在漢人及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曾有傀儡番(魯凱族)居住於此,在漢人移民入墾後,便譯『傀儡』音為『阿里』,再加上本聚落建在隘寮溪之南,故拼成原地名為『阿里港』,後來則改稱為『阿里』
自鹽埔市區出發,沿著中山路往西直行接到民意路一直到新民路與武洛路直行接到台22線(續西行可以到燕巢、田寮、楠梓),沿途我們可以看到省道"2222"的標誌,趕緊拍照留念囉!接著抵達市區,然後開始我們里港的行腳囉
阿里港公園
原本是球場,僅供少數人使用,鄉公所整修並規劃河堤意象的公園,近里港老街的美食街。以親子為主軸,多處兒童遊樂設施,每於晨昏,總見附近居民帶幼兒到此嬉玩。
里港老街
里港老街是行腳里港最重要的一環,其老街範圍都在雙慈宮周圍(太平路與永樂路之間),其周圍就是公有零售市場,賣很多小吃(但是我來的時間太晚了,很多都收攤了),站在磚照的道路上,沿途看到不少的建築,讓我嘖嘖稱奇,儘管較零散但是能夠找到一棟古建物就是這趟旅程的收穫。再者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商店都矗立在這個老街上,儘管時空改變,但仍不變它的內在。
想要試圖進去捕捉個幾張,但是大門深鎖根本進不去,只能夠從外面攝影囉
(以下的資訊來自JUST A BANCONY網站)
洋樓創立人韓哲卿先生自製糖業起家,曾當過里港庄助役及里港信用組合長,約建於1929年左右。前方的門樓是後來加蓋上去的。東側的小洋樓為長方形平面,細長的窗戶塗上藍綠色,與紅磚顯特特別搭配。女兒牆只有少許樹葉及柱頭的雕塑;北側的洋樓為主要建築,前方為二層樓,後方還有一層樓的平房,而建築門口還有水泥車寄。
這棟建築是以前里港的郵局兼電報局。在電話不普及年代,聯絡需用寄信或打電報都要來這裡辦理,感覺已經有70~80年之久囉,年久失修都沒有維護感覺隨時都有被拆掉的可能..
陳氏古厝英泰
其建築風格應該是1930年代左右的產物,外觀材質以灰色、褐色、洗石子相互交織,二樓窗戶上方以灰泥組成花草裝飾。開間的分割以圓柱來妝點,一二樓之間還有樹葉的點綴
雙慈宮
供奉媽姐及觀音佛祖,香火鼎盛,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歷史悠久的廟宇,也是里港鄉內的古蹟,目前廟內還留有許多古匾、石碑,是里港居民的信仰中心。
里港陳姓宗祠
原為漳州移民來此之陳氏家廟,後來因客籍陳姓移民陸續遷入,進而成為一大祠堂。與台北、新埔、台南、永靖等地陳姓宗祠共享台灣五大陳氏宗祠,廳內有同治七年立「翰林」、光緒時立「選魁」二塊匾額
里港鄉的LOGO在老街的街上
走著走著肚子又餓了,那麼來嚐嚐當地的美食囉
餛飩富豬腳
正當逛完老街要去吃美食時,據說這家小吃店是網路上聲浪評價很高,所以就來這家朝聖囉!他們的扁食湯很好吃又好喝還有豬腳也可以嚐看看,總之,來里港遊玩必定要朝聖他們這家店囉
地址:屏東縣里港鄉永樂路2號
坐落在河濱旁的夢幻花園-薰之園
草木扶疏,沐浴在香草中
聖誕紅植栽
室內的展示區,除了在這裡用餐,也有很多相關周遭產品
地址:屏東縣里港鄉過江路126號
里港河堤公園
公園中保留前農民種植的椰子樹,具有濃濃的南洋風味,公園周圍規劃運動步道、壘球場、親子遊客區,吸引當地民眾來這裡運動與玩耍的地方
屏東歷史建築十景之一里港藍家古厝
藍家古厝位於建基於約1723年,里港藍家一世祖藍雲錦所建,目前已有290年歷史,佔地千餘坪,是傳統閩南燕尾式四合院與日式仿巴洛克建築,雖幾經修膳,仍頗具規模。藍家後代子孫,族系綿延且散居海內外各地,每年利用農曆春節返鄉祭祖,逐一登載系譜,共同延續族親系譜。
地址:屏東縣里港鄉玉田路48號
他們的山牆非常漂亮,堂號為「漳浦」,應該也是藍家家族的古厝
九如.耆老村
九如耆老村龔家古厝
約一百年前,龔家祖先四兄弟由屏東縣里港鄉土庫村遷居至耆老村定居。古厝是三合院建築,佔地三甲三分,共三十個房間,每個房間皆可相通。前院正中是神壇,後院正中是龔家祖先神位的祠堂。龔家建築的樑柱都是來自福建的「福杉」,百年至今能堅固不壞。牆壁厚約36公分,全由石頭和石灰攪和砌成,完全沒用水泥。門牆上皆雕刻山水、龍鳳、麒麟、鶴......等吉祥物,經歷百年風雨仍栩栩如生。窗上牆壁雕成書冊形狀,上面提詩詞,每扇內容都不同,字跡今日能清晰可見。前後院的地板由紅磚鋪成,舖設成菱形狀,以免龜裂,富有建築的科學性。
龔家古厝旁邊的宅第
九如鄉公所
蕭家粿仔條(晚餐)
地址:屏東縣九如鄉九如路二段120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