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B:屏東縣琉球鄉(292)

旅行日期:2017/02/07 (二)
細說小琉球:
小琉球是台灣海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表面被珊瑚石灰岩覆蓋,海岸被隆起的珊瑚礁圍繞,石灰岩洞地形及珊瑚礁海岸地形遍佈全島。因海水經年累月持續侵蝕,掏空珊瑚礁岩接近海岸線的部分,進而形成如「美人洞」、「烏鬼洞」等海蝕洞地形。當洞穴的範圍擴大,上層的珊瑚礁石灰岩因失去支撐而崩落,便形成如爬山虎石等特殊崩石景觀;剩下的支柱由於矗立於海崖之外的海中,稱為海蝕柱,例如花瓶岩。
 此外,雨水字地面岩石節理裂隙滲入持續產生溶蝕,逐漸形成上窄下寬的石灰岩洞穴,代表的地形如「山豬溝」。
琉球嶼全區的旅遊資訊圖
從東港鹽埔漁港出發,駛入白沙港僅需25分鐘即可抵達小琉球。白沙觀光港為目前遊客進出之主要港口,緊鄰海岸線優美的中澳沙灘
來到這裡首先來欣賞一下白沙尾港的景色風光,接著就出發前往小琉球各大景點囉

琉球管理站暨遊客中心
建築前身為「琉球鄉圖書館」,建於1995年。之後2000年將琉球鄉納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範圍,因初期琉球鄉土地取得不易,乃向琉球鄉公所商借琉球鄉圖書館部份空間作為管理站及遊客中心臨時辦公場所。後來將館舍重間整建,於2012年開幕。整體外觀為紅瓦白牆,島嶼風格明顯、同時融入複合式建築元素,如充滿歐風的尖塔屋頂,立柱及迴廊設計等,使得管理站建築物本身別樹一格,迥異於琉球嶼上其他建物,因此也成為地方的新景點。

中澳沙灘
位於琉球嶼東北側,介於龍蝦洞至白沙新港間,亦是每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舉行請水儀式和燒王船的所在地。重要的是,小琉球是全台可以近距離在岸邊看到綠蠵龜覓食的地方,也是牠們長大後會回來產卵的沙灘之一。
綠蠵龜為保育類動物,每年夏季是綠蠵龜的交配、產卵期,為了保護數量日漸稀少的綠蠵龜,屏東縣政府已將此地部分沙灘劃入保護區,非規定時間內夜間進入這個地方將會受罰。

花瓶岩

屬於珊瑚礁岩,因受到海水侵蝕,形成頭大身小的外觀。因岩上長滿了臭娘子與盒果藤等植物,看起來如同插著花草的花瓶而得名,成為遊客必訪且攝影留念之地。 

 旁邊海水清澈見底,充滿浪滿的風情

 來與花瓶岩合照一張
 旁邊有海濱步道可以慢慢地欣賞周遭的景色,享受陽光照射與徐徐的海風親吻你身體

琉球鄉公所

望海亭
位於美人洞景點的靠海側,居高臨下可以欣賞到琉球嶼的海崖、珊瑚裙礁海岸。海崖形成主要是由於地殼隆起與海水面變遷,使原本海水面下的珊瑚礁出露,而臨接海岸的珊瑚礁邊坡則以高角度的方式崩落後退,形成壯觀的崩崖海岸。
在望海亭西側海岸有一個海階,原本是在海岸邊的海蝕平台,因為陸地持續受到抬升作用而隆起,形成頂面平坦而邊坡陡直的海階地形,配合測量海階高度與珊瑚礁的碳十四定年可以估算琉球嶼地殼隆起的速率。
由高處俯瞰沙馬基島度假區
美人洞風景區
為收費景點之一,位於琉球嶼西北角,為鄉公所於1975年以公共造產方式闢建而成。背山面海,奇石陳列,主要由高位珊瑚礁組成,沿途美景連連,渾然天成的礁岩洞穴隨處可見,洞外碧波萬頃,茫無際涯,身臨其境,靜聽濤聲,仰望奇石,胸襟為之豁然開朗。進到美人洞後,共有十三景,每一景各有千秋,值得慢慢遊覽

第一景:曲徑探幽,在步道上漫步,享受地質饗宴
 第二景:「天外天」,過了隧道後會覺得豁然開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第三景:「蝙蝠洞」,名稱如此,但裡面可沒有真的蝙蝠唷
 在洞穴裡面還蠻涼快的,尤其是炎熱的中午風從外面吹來非常舒爽
第四景:「情人坪」,是石灰崖中的一個平台,因環境清幽且常有情侶來此漫步徜徉,而得名之,裡面還有個石桌椅,可以坐下來吹風休息唷
 要出去外面囉
 走著走著步道旁邊可以看到外面蔚藍的海岸景色喔
 
 第五景:「仙人洞」,不過洞真的好小......
 第六景:「洞中洞」,繼續看下去
 這個景觀看似為神仙男女兩人正在親熱吧?

 最後會來到一個觀景平台看到跟剛剛不一樣的景色,剛好船經過就將畫面捕捉下來
 我感覺麼看都覺得真的很美,哈哈
 結果我找不到第七景的仙人泉....據說昔日降雨的時候,雨水流入洞中,居民會前來取用呢
第一觀景區結束,上來這個第二個觀景區
  第七景:「怡然園」,取其怡然自得之意,來到這裡要陶醉於其中阿~
 又來到洞很小的地方,走在這個活的地理教室的感覺還真不錯
第八景:「迷人陣」
 第九景:「一線天」
 

 剛走在那麼小的洞穴中,到這裡終於又豁然開朗了

美人洞也是夜遊觀察島嶼生物的最佳去處,傍晚時分,寄居蟹和兇猛圓軸蟹紛紛從躲藏處出來覓食,幸運的話,更可能遇到難得一見的椰子蟹。


 外觀很像是軍事碉堡基地,進去就是出口處囉
琉球島上海景可以細細品嚐,來到小琉球有如來渡假一樣😊
在賞景過程中,也拿起手機上查詢了美人洞的由來:據相傳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對父女出海捕魚,遇到颱風,船漂到美人洞的石頭坑,以採山石榴維生,後父女先後去世,因為這姑娘長得很美,因名其所居為「美人洞」。而美人洞的所在地「花矸仔」即以「花矸仔出美人」聞名琉球。
總之,走過一遭就可以得到相關地理知識的增長也能夠了解其背後的歷史淵源
舊砲陣地&杉福漁港
由入口廣場進入杉福生態廊道,階梯兩側高聳的牆壁,雖是運用珊瑚礁石所砌成,但從周遭綠色的迷彩便可得知昔日為軍事基地,內部仍保存著既有的格局,如中山室、槍械室、庫房、寢室等,並設有兩處砲台,砲口對準台灣海峽,可以遙想當年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砲台屋頂上有著許多梅花形狀的孔洞,作為降低砲聲的消音孔。
 涼亭可以眺望濱海景色
 來到砲台的人很少,盡情去體驗這個地方帶給我的感覺
看到迷彩色的外觀就知道砲台到囉
 牆上留下諸多軍事標語,以及在缺乏測量儀器下繪製的射擊角度示意圖,均見證過去的歷史
軍事碉堡兩側是運用珊瑚礁石所砌成的牆面

杉福漁港
杉福漁港是小琉球的三座漁港之一,是由珊瑚礁所成的天然海港,也是提供當地居民出海捕魚的主要漁港。漁港鄰近海岸擁有許多特殊的海蝕地景,如海石柱、海蝕凹壁與海蝕壺穴,往漁港南側的潮間帶走去,可見到幾座海蝕柱,外型類似香菇,是受到海水長期侵蝕拍打下方凹陷處而形成的;海蝕壺穴則出現在海蝕平台上,外型呈現圓形或不規則狀,中間略微凹陷,是海水長期的流動、旋轉與拍打所形成的地質景觀。

 沿著岸邊散步欣賞海景
 周邊有許多特殊的海蝕地形,如海蝕柱、海蝕凹壁和海蝕壺穴

海景三合院
這間房子是小琉球唯一座紅瓦厝式的建築格局,2010年更被評鑑為最具特色之建築,中間經過屋頂與牆面的整建後於2016年完工。目前為民宿業者經營,整體環境規劃的相當完整,所有房型的設計,也全都是以古早式的風格來呈現。園區還規劃有焢窯區、品茗泡茶區、烤肉區及餐廳、廚房等,提供旅客進行各項休閒之活動進行,有機會可以來體驗看看。
整個紅磚砌成的房屋,周圍的牆壁也加以花草與幾何圖案裝飾。
 山門過水廊特寫
 民宿的所在地址

山豬溝風景區
位於琉球嶼西邊,有一處斷崖所形成的一處山溝,崖深數丈,曲徑通幽,迂迴四百公尺,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植相地區,也是高位珊瑚礁石灰岩植群的代表區域。山豬溝由珊瑚礁岩所構成,珊瑚礁岩上長滿各種熱帶植物,除了有著巨大氣生根的榕樹與雀榕之外,水同木、稜果榕等樹木濃蔭蔽天,崖壁上更有各種爬藤植物及蕨類蔓生,宛如熱帶雨林般。
此區除了木棧步道、沿途解說牌及觀景台外,不見多餘的人工開發。
 上到一個平台可以看海景
 沿途可見珊瑚礁及貝殼化石比比皆是,同時隨處可見珊瑚礁上長滿各種熱帶植物和蕨類



防空洞
眼前這片姑婆芋、蕨類及榕樹氣根之後,有一條連環的帶狀洞窟,曾是日據時代附近居民為躲避敵軍轟炸的防空洞,屬於天然洞窟,同時兼具地質與人文價值
蛤板灣沙灘
琉球嶼主要是珊瑚礁地形,只有幾處屬於堆積地形的沙岸,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此蛤板灣沙灘,綿延約有一百公尺長,海岸線優美,有人稱呼此地為「威尼斯海灘」。

烏鬼洞風景區
位於小琉球西南部,此處珊瑚礁岩遍佈,地形曲折蜿蜒,彷彿迷宮陣般。相傳1661年鄭成功光復台澎驅逐荷蘭人後,少數黑奴因被棄於此而隱居該洞,因此名為「烏鬼洞」。清代時中之石桌、石椅、石床等器皿尚在,還曾發現銀器與珠寶,但今洞口塌陷已不能深入。步道內的甘泉、碧濤亭、怡橋、冽池、幽情谷、別有天等景點,饒富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趣味,聽濤、觀浪、漫步優遊皆怡,是全島嶼最佳的聽濤地點。
入口處礁岩上面長一棵百年老榕,盤根糾結,憑空懸岩,終年綠蔭滿佈。
循著步道往前走
 怡橋特寫
 聽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響,還有觀看各式的珊瑚礁岩地形
聽海濤的聲響~ 
 從高處看下方的觀景涼亭
烏鬼洞仍是由珊瑚礁石灰岩崩塊堆置所形成的空洞組合,由於形狀與尺寸各有不同而吸引遊客想鑽洞探險。試想在十七世紀為躲避荷蘭人的攻擊而躲避烏鬼洞的一群人,除了靠海捕魚維生外,洞內也有水滲下來可以飲用,崩岩下部的泥岩不透水可積水,這是由特有天然地質條件所提供的避難場所。

觀日亭
位於琉球嶼西側,顧名思義落日亭島上觀賞落日的好去處,黃昏的時候可以來一探究竟
海子口漁港
為琉球嶼六個港口之一,位於島嶼最南端,港口兩側為消波塊,海水相當潔淨清澈,有涼亭供遊客休憩賞景,隨處可見小漁船於岸邊停泊,非常適合旅人戲水、賞景及從事海釣等活動。

觀音石與紅番石
在厚石群礁帶,海蝕平台靠近道路的一側,矗立著幾個海蝕柱,其中一個外型彷彿站立的觀音,因外貌酷似面海觀音沉思佇立的模樣而得名,當地居民以「觀音石」加以命名。「觀音石」矗立海岸,彷彿護佑著琉球嶼出海捕魚的居民,十分具有特色。
左邊這座外貌酷似紅番的石頭,頂端生長著枝葉茂密的榕樹,整體輪廓像是印地安人而有此稱謂,座落在一旁非常有趣,為「紅番石」
 這顆「觀音石」與「花瓶石」、「紅番石」併列為小琉球三大地標。

厚石群礁與老鼠岩
主要分布於小琉球東南沿海一帶,在大福漁港與海子口之間,沿岸是綿延不絕的珊瑚群礁,看似百褶裙,是大片平坦的海蝕瀛台,綿延數公里之長,目前尚未受到破壞。受到海水侵蝕作用,全區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怪石嶙峋。群礁尚有一座名為「鹽埕穴」的特殊景觀,因小琉球早年缺水缺電,且島上交通不便,居民便利用這天然地形曬鹽、醃魚,讓魚獲得保存較長時間。群礁上仍有許多造型奇特的礁石待你想像發覺!
這顆就是俗稱的「老鼠岩」,也有一說稱為山豬岩(山豬石),當你(妳)近距離的欣賞,就像是一隻老鼠望著海彷彿在尋找獵物的樣子

白燈塔
又稱「琉球燈塔」,在琉球嶼東南側的山頂上,於1929年由高雄州水產會所興建。整座塔為白色圓形混凝土構造,基座至塔頂高約十公尺,日夜閃光,屬於第四等閃光,光程可達二十浬。此塔與鵝鑾鼻燈塔具有相同的功能,主要指引往癌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的船至確保其安全,屬於「國際性燈塔」。
百年老榕樹與眺望厚石魚澳景色 
小琉球受到海風的吹拂,能生長良好的植物較少,但眼前這棵樹正榕矗立守護著村落已有百年之久。由於正榕的樹幹粗壯且多分枝,枝上密生鬍鬚狀的氣生根,下垂碰觸到地面後,可迅速形成粗大如樹幹的支柱根,讓它得以承受強風的吹襲;龐大的根系,十分利於水分及養分的吸收,因此長成今日濃蔭蔽天的模樣,成為島上著名的植物景觀
由於老榕樹位居高點,可以眺望下方東岸的景色,因四面礁岩左右圍繞,形成一個天然泳池,被稱為「厚石魚澳」,被網友評選為第一名沙灘,亦是初學者練浮潛最佳地點之一,水清透徹、海岸整個很優美,坐在沙灘上讓人根本捨不得離開。

大福漁港與鱷魚岩
位於於琉球鄉的東南方,為琉球鄉主要港口之一,提供公營交通船及一般漁業作業船隻停泊之用。由於大福漁港主要為遠洋漁船之停泊地點,所以該地區特別具有漁業產業文化之風貌。
 鱷魚岩景觀,與鱷魚相似度很高吧?

時間過得很快,趕在17:30末班船開船前買回到東港的票,沒逛到的景點等到下次有機會再來囉
 回到台灣本島囉
結論:小琉球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夠仔細的將它走過一遍,儘管如此今天也收錄了很多的景色,租借單車來騎乘一下上坡又下坡真的很不簡單,但也使用單車環整個琉球島囉,既省錢又便利,較可惜的地方就是沒有品嚐島上的美食,下次再來品嚐一下這裡的海味,還有逛剩下的景點,敬請期待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