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3:台南市左鎮區(298)

旅行日期:2017/03/04 ()
左鎮舊稱「拔馬」(Poah be),係平埔族西拉雅新港社支社名,新港社屬社「拔馬社」的舊地(在今左鎮教會一帶)。明鄭時期,鄭軍某部左鎮,於今內庄里「龜潭」地區設營屯田,「左鎮」遂為其地名,屬「天興縣(州)新化里」轄。
 
1920年,日人以此為明鄭左鎮故地,正式設為「左鎮庄」,庄役場初設於「左鎮本部落」,1933年移設於「拔馬」。戰後沿此設為「左鎮鄉」,20101225日台南升格為直轄市,轄下的「左鎮鄉」則改為「左鎮區」

左鎮長老教會(2017/10/04造訪)
1870,為滿足左鎮的基督徒期待有一處鄰近的聚會地點,會友們齊心戮力募款及搬運建材,左鎮的第一間教堂終於落成。


歷經多次遷移及重建的左鎮教會,曾發生1915年的「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山區民眾群起與日軍對抗,使戰火蔓延至左鎮、南化、玉井等地區,不少信徒因此罹難,同時波及到國外宣教士,教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福音沒有因此消聲匿跡,台灣光復後,教會長老啟動教堂重建工作,陸續開展佈道所、興辦小學等事工,在當時篳路藍縷的環境中,成為造就優秀基督徒人才的搖籃,左鎮教會最興盛時期,曾有1千多位會友,近年來人口嚴重外流,會友僅剩下300人左右,即便如此,仍沒有減少教會的宣教熱心。

2000年新堂落成,不僅外觀美麗,同時具文化歷史意義,使教會成為當地的信仰與集散中心。左鎮是全台西拉雅族最多的地區,5千多人中,有一半是西拉雅族人,基督徒比例也相當高,這與當地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
昔日舊稱為「拔馬教會」,歐式風格外觀、高約7層樓的左鎮教會,外牆主要以白漆為主,兩側頂端以紅瓦點綴,此歌德式教堂在陽光照耀下,氣勢非凡,相當奪目,已成為左鎮的地標之一 


拔馬平埔文物館
為「左鎮教會」附屬館舍,展出有關平埔文物200餘件。為藍慶和牧師所創設,原設於教會旁的「羅來受長老紀念館」,此館建於1968年,係羅來受後人羅茂霖醫師昆仲所捐建,後因館舍老舊而移至今館,館藏有新港文書、平埔新娘禮服、農獵器具、清領時期古墓碑、巴克禮白話字聖經等,為「拔馬文化」留下一些故事元素。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左鎮里左鎮128號

噶瑪噶居寺(2017/10/04造訪)

占地廣大的噶瑪噶居寺是藏傳佛教噶居派在台的第一座叢林居寺,建於1986年,由台籍活佛第三世「洛本天津仁波切」開山,是座漢藏文化融合的佛寺建築。法王殿內主祀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像足足有16公尺高,金色的外觀有如佛光普照,非常壯觀。

寺外純白的舍利塔有著如同西藏的異國風情,也是遊客必佇足之處,環繞塔外的金色轉經輪,依順時鐘方向繞塔轉輪祈福。內部的佛教藝術典藏相當豐富,除眾多的佛像外,還有大量的壁畫、唐卡、彩繪等,在噶瑪噶居寺也能有如身處西藏般的體驗。

可惜今天來的時候大門同樣緊閉,不得其門而入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左鎮里左鎮91-2

左鎮國小(2017/10/04造訪)
左鎮區在19183月在外新化南里崗仔林莊設立「大目降公學校崗仔林分教場」,為當時左鎮地區唯一的官辦小學,後來因為菜寮居民覺得學生前往崗仔林路途遙遠,遂爭取設立分離教室,並計畫設在菜寮仕紳郭先助的房子前。而後四年制的「大目降公學校崗仔林分教場菜藔分離教室」於192041日正式成立,最初入學學生有60多人,大多是十幾歲的少年。校名在這之後因為崗仔林分教場在19214月獨立成「崗仔林公學校」與校址在1922年因仕紳羅來受提議下從菜寮搬到拔馬之故,改稱「崗仔林公學校左鎮分教場」,不久又在1924年獨立為「左鎮公學校」,同時崗仔林公學校因學生數不足反而變成「左鎮公學校崗仔林分教場」。1941年,因臺灣總督府之政策,改稱「左鎮國民學校」。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改為「左鎮國民小學」

台灣義築協會號召高工和大學生志工,今年暑假到台南市左鎮國小,把原司令台改建成「生活舞台」,以在地的木頭、竹子及石頭將舞台搭建完成。成大建築所研究生陳建文是此次生活舞台的設計師,他表示,此次設計是以自己的論文為出發,規劃舞台基座用「石籠」,上面堆土埆磚,主體是木架構,是教室的延伸,可進行教學及活動。

校長表示:社區長期與成大合作,這次因校園環需要美化,因此提出申請,這次與義築協會一同改造學校「生活舞台」空間,學生除了很喜歡這個搭起來像是涼亭的美麗空間外,還自己動手DIY做士埆磚,參與搭建的過程,學到很多。
 進入國小前方的上坡道路彩繪了電影裡出現的不倒翁,這是導演與當地的學童們共同繪製的,能夠時時提醒他們:雖然身在偏鄉,但時時刻刻要有不倒翁的精神,努力的學習。
地上不倒翁的彩繪圖畫



由左鎮國小的小朋友共同的彩繪,彩繪出屬於他們的異想世界
  學校裡面充滿了西拉雅文化的彩繪
介紹西拉雅文化故事的歷史廊道,左鎮當地的特色景點(ex:二寮日出、左鎮月世界、吊橋等等)利用可翻轉的木製活動解說板來介紹當地的役使與西拉雅文化,讓舊照片及校史介紹跳脫出平面化的呆板敘述,轉變成可穿說古今歷史之有趣的解說看板。
傳統市集中移動的攤販
西拉雅望高寮,藉由登高望遠的高度視野,除了能眺望校園美景外,更能遠望鄰近的村莊住宅,作為瞭望遠方、守護家園之用的情感意義。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中正里7
左鎮。岡林里(公館社區)

岡林教會
岡林教會是基督教福音傳入台灣時,台灣早期古老的教會之一。在18655月英國馬雅各醫生前來台灣宣教,同年616日開始在台南市醫療宣道的工作。這期間,岡林居民李順義先生曾偕同故鄉同村的病友到馬醫生處求醫;李順義先生不但對馬雅各高明的醫術由衷的佩服,也對基督福音真理景仰嚮往。

馬雅各醫師因為醫術高明,許多病危的患者經他治療後都能痊癒。因此許多山區的居民慕名求治,遠道去台南與馬醫生的傭工同住,不但得到醫治也因而聽到基督福音;他們回到家鄉將所聽到的福音宣揚,於是有多人接納相信。同年11月馬醫生與一位外國同工到岡林、木柵、柑仔林(今稱溝坪或永興)、拔馬(今稱左鎮)等地訪問及佈道,當他們抵達岡林時,受到當地居民熱切的歡迎與厚待。

本地的初代信徒,因為還沒有可供聚會的禮拜堂,所以為參加主日禮拜,李順義先生和其他的信徒需步行來回三日的路程,到現在高雄的旗後教會參加禮拜。直到1867年馬醫生再度到岡林地區醫療佈道,就在這一年裡,李順義先生奉獻土地(現今教會現址),招集13戶同信的信徒同心協力的建設簡陋的聚會場所。岡林村因為接受福音最早,且全村都有親族關係,所以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每逢主日全村村民都齊集到教堂來參加禮拜。
    

本會禮拜堂曾歷經四次重建,現今的禮拜堂是張西文牧師在本會任囑託傳道師時重建,於1965年完成的。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岡林里岡林47號

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原岡林國小)
岡林國小於1918年成立,於2006年因人口外移及少子化,而面臨廢校,後來在台南觀光旅遊局的打造下,將學校化為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
原來的這排教室目前已經作為遊客中心、地方的巡守隊或是社區發展中心等轉型成多功能的用途,另改裝二間教室成生態活動宿營大通鋪(分男女學員休息室各一間),並增設淋浴設備,24小時供應水電及熱水。
因鄰近二寮觀日亭及草山月世界等知名景點,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在此成立「左鎮月世界旅遊服務中心」
左鎮區的旅遊資訊都可以從這裡得知

原民風的司令台
 很有原民風的攤販,提供各式的飲品和點心的服務
設立在岡林國小保留了跑道及青草地的操場旁的水泥涵管建成的「水管旅館」特色民宿,打響了名聲,成了當地的露營勝地!尤其更別具特色!
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因保有大自然環境,每年5-7月有各類紫斑蝶、青斑、虎斑蝶及鳳蝶等飛臨園區可供欣賞
 這裡是昔日學校遊樂場,保留溜滑梯及各式兒童玩樂設施,所以很適合親子同遊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岡林里岡林31
李家古厝
李家古厝是造就昔日繁榮的主角。這座不怎麼起眼的「土角厝」,不明就理的人會誤以為是個破落戶,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角厝」確實有冬暖夏涼的效用,因為土角厝強厚且溫度傳導差,所因冬夏冷熱皆透不進來,但最怕雨淋更禁不起地震。


李家古厝建造至今150年,李家先祖多人歷任清朝武官,宅第即是當地官府四周駐紮軍隊,以維護遠近山區安全,相當於現代的「山區軍警部」。李家古厝是左鎮文化發祥地之一,目前宅第門額上仍留有清朝皇帝所賜「錫嘏」兩字。若從字義解釋,「錫」有賞賜之意,「嘏」則福、壽也,所以「錫嘏」應是賜福、賜壽衣種吉祥的象徵,由此可見當時古厝是何等風光,現在更彌足珍貴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紅紅的囍字窗更是古厝特色之一,隱約暗示著房裏頭有顆待嫁女兒心。
古厝前方的大池塘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岡林里岡林40
草山觀月碑

 左鎮。草山月世界
草山月世界地形,涵蓋面積約兩千餘公頃,是台灣的月世界景觀中最壯闊且低度開發及汙染的區域。此區的土質原為海底的泥積土,後因造山運動使得它露出,泥土中含多量無機鹽,所以時常可以在惡地表層發現雙白色結晶,在陽光下結晶鹽閃閃發光,加以土質不利於植物生長,難得看到一點綠意,因而被稱為「月世界」。

從高處俯瞰周遭的惡地
  馬頭觀景點
要月吊橋
這座橋是草山地區唯一一座吊橋,過去的舊名稱是以附近住戶李德興的名字來命名,主要是當地人對外出入的必經要道。但隨著交通型態的改變,與經時間歲月流逝而逐漸老舊的橋身,在吊橋的上游另新建了一座可行經汽車的水泥橋樑,老舊吊橋交通功能不在,在拆除後重建為觀光橋,重新命名為「要月橋」。

 吊橋側面特寫
 巨惡觀景點

構成草山地區主要的青灰泥岩,具岩性軟弱、膠結性低,遇水則軟化剝離,而乾燥時則容易龜裂崩落。

泥岩的顆粒非常細密,以致於與水無法下滲為地下水,形成大量的逕流,因此地表被雨水切割劇烈,光禿禿的泥山蝕溝發達,形成鋸齒狀的山陵。區內有泥火山、天然橋及孤立峰等特殊地質地形,實為極佳的地質教室。

西拉雅文化的圖騰彩繪柱子
 白堊鹽水坑


飛燕關
因為白堊地形富含鹽分,幾乎寸草不生,光禿禿的山壁,窪水成池,倒映水面上霎是美麗。倒影在水池裡看起來十分浪漫,配上後面的月世界是還滿好看,若隱若現的山峰,形成有如極境的特殊景觀。



 
大峽谷


 這是一個非常壯觀的惡地峽谷地形,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的創作。
放眼望過去,都是這樣的泥岩,整個很有震撼力


308高地
從山下走到上面,這裡除了是觀景台之外,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桶仔雞,可以一邊用餐一邊賞景呢

 接著就上樓去觀景
雖然是週末假日,但是人潮並沒有那麼多
308高地因為海拔正好308公尺而得名,高地位於內門區和臺南市左鎮區、龍崎區的交界點,所以在這裡可以同時腳踩三地區域,站在陵線上,俯瞰整個月世界的壯麗白堊土山景,能看見壯闊有如月面般蒼涼的景象, 

因為霧霾能見度不佳,觀景品質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接著往前到陽明觀景台,同樣居高臨下,視野遼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向東眺望中央山脈,西邊則可以可近看惡地地形、遠眺嘉南平原、臺南海岸線,從日出到日落,風光綺麗、變化萬千。



晚上在台南火車站搭乘國光客運回到台中市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