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6B:台南市東山區(II)-東山咖啡公路&崁頭山健行(300)

旅行日期:2017/04/02 (日)
仙公廟(孚佑宮)
仙公廟是東山咖啡公路沿線周邊相當重要的景點,也因廟內主祀的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也俗稱為仙公廟,也是全台灣的仙公祖廟,二樓更有著全台唯一奉祀齊全的八仙神像。

二樓為「觀音佛祖殿」
目前的宮殿,採中國華北式廟構,建築特色為:三川步口簷下網目斗栱下的橫樑,拋棄傳統的石雕、木雕或是彩繪,改採磁繪及陶瓷裝飾,左右外牆盡是大幅的「木雕」作品。
殿內主祀「孚佑帝君」也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相傳三、四百年前孚佑帝君曾雲遊至此
 藉由目前最夯的卡通人物來推銷在地名產-東山咖啡
香客大樓裡面的餐廳,我在這裡吃個午餐後,等一下再去爬崁頭山。
這裡的高架鐵皮屋也有提供吃的,對於葷食者是另一個選擇,用餐之外還可以在上面看景色


接著就準備上山健行囉
崁頭山步道
崁頭山步道全程約2.5公里,入口位於山下的仙公廟,沿著階梯而上,中途會有一座觀景涼亭。登頂前20分鐘,右側有一條繞行的山路連接後山的產業道路,此時選擇左側路線續行。下山可由山頂上另一條石階而下,直到步道岔路口又接回主線,繞行一圈約需兩小時,適合闔家光臨。
▲上去前自拍一張留念
石蟾蜍
為一塊天然巨石,貌似蟾蜍,坐落在孚佑宮左側,當地人稱之為「蟾蜍公」。
 路標指示牌

抵達觀景涼亭後的景色
台南市東部地區為阿里山山脈的分脈,崁頭山屬於溪烏山嶺山脈中的一座山頭,屬於台南市第二高峰,標高844公尺。在這裡可以清楚眺望關子嶺地區的大凍山山腰下之枕頭山,標高420公尺,為關子嶺稜脈最高點,是一座石灰岩遍布的山頭


 乾寶塔爐
此為崁頭山勝景之一的乾寶塔爐景觀,石頭形狀像是一座寶塔,外觀為蜂窩狀的顏體。民間有一傳說:「在晨昏之際,塔爐之中會有一股煙霧裊裊而升。」
 只剩下一分鐘的路程即到山頂

崁頭山,海拔844M,三等三角點,編號0123,小百岳064th



東山咖啡的起源
台南東山咖啡聞名遐邇,是台灣三大咖啡產地之一,為東山的特產之一。攤開歷史記錄本,台灣咖啡的種植始於1884年,英國、西班牙、荷蘭殖民時期均有少量栽培,直到日治時期才開始大量種植,幾乎遍佈全台。東山咖啡的源起於曾綠波先生,他曾於日本人設在楠西的咖啡農場工作,將咖啡苗帶回崁頭山,因而開啟了東山咖啡的種植。

在東山的縣道175號公路又稱為「東山咖啡公路」,這裡山區正是東山咖啡種植的地方,園區
串連了椪柑、龍臉、咖啡和螢火蟲等旅遊資源,沿途的咖啡小館風格多元,鐵皮、磚砌或是木造,多由在地小農自營、自種、自採、自烘與自銷。每位小農可多都是咖啡達人。

沿線座落著一間間咖啡農自營小店,各有各的夢想故事,有人了「蓋一棟咖啡店」的夢想藍圖,一磚一瓦地蓋起心目中的秘密花園;有人藉著一台福斯嘟嘟車起家,在努力打造的小天地中,東山最美的風情,就深藏在這些認真耕耘咖啡店中,來到175咖啡公路挑一間咖啡店,分享著主人的生活二三事,享受一杯咖啡的美好時光。
 ▲咖啡公路沿途各式咖啡民宿店家列表
 縣道175號一路往北前進


▲175號咖啡公路沿途景觀
▲出發前與咖啡公路標誌合照一張
T2咖啡屋
店家總是開著一部造型可愛的藍色T2車,穿梭於各都會舉辦的咖啡活動推廣東山咖啡,留著一頭及肩長髮的賴建良,是典型的東山鄉在地子弟返鄉創業。十多前開張的T2咖啡,也是東山區第一家咖啡民宿,而此處就是他的老家。
T2車是小賴跑活動的標誌,並用它來為咖啡館命名,同時以T2車當路標,在東山咖啡公路算獨樹一幟。
飲品的部分:咖啡和龍眼花茶,都是T2的招標飲料,他還自己種植野菊,泡出媲美杭菊的菊花茶,而且是絕對的有機。走進山林裡,就是要品嘗山蔬野菜,T2的火鍋食材,全為自己種植的山菜。

瑪里咖啡
這家咖啡很特別,竟然有賣甕仔雞和快炒,讓遊客除了品嘗咖啡之外又多了一些選擇。此外,這裡有賣美式炸物、各式口味鬆餅、咖啡與茶類飲品還有一些中式特色料理,如多一點的人來吃的話還算物超所值囉

 這裡環境優美、清幽,園區景色當然也是不容許錯過的了
 一邊享用餐點一邊欣賞風景又一邊和友人聊天,來到這裡是個蠻不錯的選擇
咖啡公路上的景色令人陶醉於此

柑園咖啡
剛經營兩年多的柑園咖啡,但吳老闆為這塊土地也將最好的種植技術全心投入,最安全的蔬果展現給民眾,每個水果都有生長證明,每個水果都是香甜多汁,來到這裡的民眾不但可享受農夫樂也可品嘗水果甜。 四季怡人的景色,看看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變化,雲霧在舞動生命,變化萬千。

園區販賣的產品有咖啡、椪柑、手工橘醬、簡餐火鍋,其中咖啡是自產自銷。除此之外也能和老闆預約體驗一日農夫採果樂(椪柑、龍眼、咖啡等等)。



大鋤花開
位於大鋤花間咖啡生態農場位於台南市東山區阿里山山脈之西烏山嶺支脈,屬急水溪流域,接近東山區內最高點大獅嶺(又稱「李仔園山),種植面積約3.5公頃,海拔介於700~750公尺,年均溫約攝氏21度,降雨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雨量2215公釐,全區濕度偏高。
二十多年前,農場主人郭雅聰放棄北部都是繁華生活,毅然帶著妻小舉家南遷,拿筆桿的手改握起鋤頭,從台北出版人搖身一變為山林野人,在深山裡開闢洪荒的同時他意外與咖啡邂逅,自此展開大鋤花間的故事。


農場中一磚一瓦皆為老闆郭雅聰親手打造,秉持著「從播種開始,始終堅持有機」的信念,郭雅聰與大鋤花間的工作夥伴們一直以「友善大地、友善自然、友善身邊所有一切人事物」為最高準則,不斷思考著自己還能為腳下所踏的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老闆的秘密武器-最奢侈的咖啡蚊香
由於老闆對咖啡的要求很高,只要稍有未達標準的豆子就絕對不能入店販售,因此這些豆子就變成最天然的「咖啡蚊香」,這是蚊子最怕的味道。
園區的花草裝飾
 室內擺設

停車場看到的的山景色
 居高臨下看咖啡公路周遭景觀


李仔園咖啡園區
清光緒年間,先民由大陸搬遷到此定居,將帶來的李子種子種在自家門前,當時家家戶戶皆有種植李子樹,彷彿大片李子園,因而將此地命名為「李子園」。隨著時代的變遷與農業結構改變,當地農民改種植香蕉與椪柑等農作物。但是一直到日據時代才由國外引進「阿拉比卡」咖啡豆來這裡種植,但當時咖啡接受度很低,咖啡產業發展就此中斷幾十年,直到近年品嚐咖啡的風潮席捲台灣,成為一種品味、時尚,而當地農民才想起日人曾經在這裡栽種過咖啡,因此重新將咖啡種回來,近年參與國際咖啡評鑑,獲得美國C.Q.I咖啡精品協會認證,品質大獲肯定,讓東山咖啡逐漸在國際市場展露頭角,成為台灣咖啡主要重要產地之一。
在地居民齊心打造的「李子園小舖」,是一處充滿藝術風情的溫馨旅遊資訊站。每當有旅人訪時,居民總是會為路過旅人煮一杯香濃咖啡,好客心意配上手沖的溫度,只為了讓旅人感受自家烘焙的的好味道。
 園區咖啡品種介紹與說明咖啡成長過程與周遭景點特色介紹,也介紹社區三寶:阿拉比卡咖啡、龍眼、青皮椪柑
阿拉比卡豆,大多以中度烘焙為主,社區會將豆子改以輕度烘焙保留微酸滋味,來到這裡的遊客可體驗咖啡豆烘焙DIY,由咖啡達人指導如何控制火候,把握最佳時間,烘焙最完美的咖啡豆,現場可立即研磨剛烘焙完成的咖啡豆,享受一杯最香濃的咖啡!


珍珠山步道
珍珠山,舊名「白頭山,地形為半圓型之山頭,高度約800公尺,步道係用枕木鋪設,坡度有點陡峭需要格外小心攀登。山頂上東邊可眺望大獅嶺而北方遙看白河地區的「大棟山」,氣勢磅礡,西邊則看到白河、新營,目前山頂上有設置寬敞瞭望台以及舒適座椅,讓人可以沉澱心靈,與大自然結合,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山頂的休憩平台



9K附近,續走南104鄉道前往青山地區



 茄苳溪

青山里。青山國小
校園入口意象
 農民在採收李子的情景
 跨越2016年,2017年新年新希望的卡片
 教學大樓
 學校的司令台(群英台)

 以海底世界為藍圖的各種生物彩繪
羔羊跪乳塑像由來
本校傑出校友鄭丁旺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是國內外知名會計學泰斗,鄭博士在學業、事業上都有成就之後,獨資捐建「慈暉樓」,作為本校學生及社區民眾求知與休閒場所、回饋社區之精神,值得讓人崇敬而效仿,特於慈暉樓周邊修築慈暉園,並立此羔羊跪乳塑像,嘉其善行。
慈暉樓 
慈暉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