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B:宜蘭縣頭城鎮濱海景色(231)
旅行日期:2017/06/30
(五)
大溪車站(宜蘭線44.8K。上行車站:大里車站,下行車站:外澳車站)
車站緊鄰濱海公路,周遭山海景色一覽無遺
大溪濱海步道
巍峨壯麗的山景與蔚藍的濱海景色,微風徐徐吹來,走在步道上飽受視覺與觸覺的享受。
龜山島景色一覽無遺,在這裡介紹一下龜山島:
龜山島為宜蘭縣的島嶼中面積最大,曾經有居民在島上定居的島嶼,其附近有黑潮經過,是非常好的漁場,然而本身缺乏港口,同時可供耕作的腹地十分狹小,以致島上的生活極為艱苦。台灣光復後人口數維持在700人上下,1974年歷經多次颱風侵襲,島民受困多時。因此開始有人提議遷村,後來經過政府配合,於1977年島民全部移入大溪里仁澤社區,正式成為一座「無人島」。
龜山漁港
大溪漁港是宜蘭的第三大漁港,設有新舊港口,舊港口目前僅供漁民使用,新港口則有魚市場供漁民與民眾交易。
每到傍晚漁船進港時,多樣新鮮的漁貨被漁民們搬運到港岸上整理,並進行叫賣,許多饕客們也到此購買新鮮又便宜漁貨。周遭夜間的燈火點起,讓大溪漁港越夜越美麗
鷹石尖步道
要到鷹石尖首先要先找到大溪車站附近的大溪社區牌樓,右轉依照「明山寺」的指示上山,過明山寺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在道路的左邊看到小小的「鷹石尖」指示牌。
鷹石尖是一個斷崖,指的就是觀看海景時腳下的大石,走到懸崖的側邊觀看,大石突起的地方
前進到鷹石尖去
下方壯闊的景致非常迷人,翠綠的山巒與蔚藍的海岸景色,加上好天氣助陣,景色是一級棒的。
龜山島與下方的大溪聚落大溪地區全景特寫
外澳車站(宜蘭線53.0K。上行車站:龜山車站,下行車站:頭城車站)
出站後有個旅遊指南讓你知道這附近有哪些景點可以走訪
外澳濱海景色
走在濱海步道可以清楚的看到龜山島與奇形怪狀的海岸岩石唷,外澳的美景讓你忍不住會拿起相機多拍幾張唷
外澳到了
外澳濱海遊憩區(外澳服務區)
於2008年8月外澳服務區正式揭幕,由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鮮黃色建築,形狀特殊,以多重的意象(飛行傘、船…)象徵外澳多元化的遊憩體驗。
外澳沙灘
又稱為「港澳海灘」或「港澳沙灘」,位於當年船隻雲集的烏石港之外,因此稱為「外澳」。外澳海灘在烏石港的北面,擁有廣大平坦而乾淨的沙灘,一波波潔白的浪花打上岸來,是親子戲水與衝浪客喜歡的海域。不想衝浪玩水的人也可以沿著烏石港北側堤防內側步道堤防漫步欣賞龜山島的景色
服務區正對著龜山島和外澳沙灘,享有可眺望藍天大海的絕美風景。除了可戲水外,這裡也是飛行傘、衝浪等極限運動的集中地。
周遭山景全景
外澳沙灘全景,中間為龜山島
蘭陽博物館
這是一棟與大地共生的建築,主體建造在烏石港礁遺址的西北側,以便完整保留濕地的自然生態,因特殊的建築外觀,成為宜蘭著名的打卡地標。
建築物融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的形體。也為了呈現蘭陽平原四季的田野色調,以「韋瓦第的四季主旋律」做為發想,外牆採用有質感的石材,做排列組合,仿造單面山的岩石紋理,並隨著四季與天色的光影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
烏石漁港
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港區裡的礁石呈黑色,所以居民便叫這個港口為「烏石港」。漁港的歷史可追溯於1826年,是當時蘭陽第一大城:「頭城」的重要門戶,許多商賈皆由此出入,蘭陽八景之一「石港春帆」即是形容烏石港當時船隻往返絡繹不絕繁榮的盛況。清朝政府還曾於此設立砲台、海關及駐軍等,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後來因洪水氾濫及美國大船擱淺之後逐漸沒落。
1991年政府將烏石港重建為大型遠洋漁港與海上旅遊據點,1999年更設立了「假日觀光魚市」,將烏石漁港轉型為多元化的觀光漁港,現在這裡是宜蘭外海著名的賞鯨處,每到國定假日總是吸引大批人潮來這裡賞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