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B:花蓮縣富里鄉(II)-羅山有機村(315)
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花海
遊客來到一個觀光勝地,都會想要在當地買一個伴手禮還是紀念品回去,在富里市區以北4公里處(台9線310K)就有一個展售中心,鄰近羅山風景區,又名羅山展售中心,結合了羅山有機村碾米廠,提供體驗 DIY 碾米的樂趣,富里也是東部的重要米倉之一此外也販售很多農特產和其他相關米類的零食任君挑選
富里鄉農會碾米加工廠
富里以稻米為主要作物,素有「東部魚米之鄉」的美響,不過富里的優良米常常被當作池上米買賣,富里鄉農民為此而心感不平,農會為解決此一問題,於是在1996年正式向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申請,由於當時政府積極推動富麗農村活動,加上「富麗」與「富里」二字諧音,因此富里鄉農會決定以「富麗米」作為註冊商標,並推出各種活動及透過食品展,向廣大消費者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富麗米是東部品質最優質的稻米。
農特產展售中心,可以購買當地種植的富麗米與當地的名產、農特產、甚至飲品、冰品都可以買得到唷,是環島最佳的補給點之一呢!
園區裡有一個水池,中間有觀音像
富里鄉農會展售區與碾米廠全景
在二樓有餐廳販賣便當,尤其米飯是利用當地的富麗米,口感佳,觀光客可以在這裡享用餐點
二樓用餐區位置很多,可以選擇內用或者外帶
午餐吃排骨便當
農會前面大片的白日菊花海,奼紫嫣紅,令人目不暇給。
不只有各式各樣的花卉,在旁還有沙雕展區讓遊客可以去拍照打卡。
粗糠巨人的反撲
自古以來,土地就不緞帶給人們豐盛的食物及養分,讓我們得以滋養生命並代代延續,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片土地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若不好好善待環境、肆意破壞,不及時反省並積極地友善對待環境,人類最終必將承受大地反撲。
作品是以農會稻米處理廠生產的粗糠為原料,以十噸卡車載運20次總共200公噸的量,裡面是保麗龍材質,外面是舖上厚重的粗糠,打造出高達三公尺的粗糠巨人。
貴竹嬸
貴竹=桂竹,以諧音表達出富里鄉的桂竹筍
金針花姑娘
白米城堡
富里鄉由於土地肥沃,盛產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產,農業推動有機產業巳行之有年,並倡導低碳、輕食、及自然,結合在地自然栽培的產業及特色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遊客認識富里鄉的有機產業。其成功的社區營造計畫,讓富里鄉在稻田景觀、米製品揚名全台外,也充滿了休閒觀光魅力。故本執行團隊設計了富裕鄉里白米城堡意象。
守護地精
雖然和富里農產表現無關,但融入童話意境,不外乎告訴遊客們守護土地、愛護土地的重要。
從高處眺望四周圍景色,在這同時莒光號列車剛好通過,是不是很美呢?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東湖6號
羅山遊憩區
位於富里鄉羅山村,三面環山,灌溉水源從海岸山脈的羅山瀑布而來,附近無工廠進駐,因此水源未受到汙染,保持純淨的天然環境,是花蓮縣有機米的主要生產地,並且羅山境內完全以自然農法從事有機生產,秉持著「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有機村。除了可以來到羅山體驗有機農作的的DIY活動外,園區內的景色更會讓你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喔。
首先我們抵達遊客中心,接著準備上山去囉
大約要騎上4公里的路才會抵達風景區,騎單車真的需要一點腳力,讓我氣喘吁吁的,不過沿途風景很不錯,半路可以一邊休息一邊欣賞景色
中途的補給站,除了扮演一般雜貨店外,來嚐一杯他們店裡的牛樟茶吧~
終於抵達一個岔路,是往大魚池和羅山瀑布的方向,我就先往瀑布的方向走去,結果我到那裏,步道完全封閉,無法看到瀑布,於是又往大魚池的方向走去,那裏很美,也設置幾百公尺的步道連結大魚池和泥火山的步道,重點是站在泥火山旁邊向前望去,可以看到遠方的羅山瀑布潺潺流著,雖然無法近距離看到瀑布,至少看到瀑布的身影就好囉。
大漁池
早期當地居民稱為「大埤塘」,為斷層帶湧水及泥漿堰塞而成的湖泊,面積約一公頃,是早期附近居民灌溉梯田的用水來源,惟近年來農民轉作及休耕情形普遍,休憩功能幾乎已取代原有的灌溉功能,並且建有步道和曲橋涼亭方便遊客賞景,加上池內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成為遊客觀察生態的好去處。
羅山泥火山
這是罕見的「泥火同源」的景觀,因其所噴出來的泥漿有鹹味,當地居民稱此處為「鹽坪」。住在附近的居民很早就知道收集從泥火山噴出來的瓦斯做為炊煮的燃料,推測可能是花蓮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地方。近年來較為著名的火山豆腐,則是取用泥火山的鹵水,加以沉澱過濾後,做為豆汁的凝結劑所成的豆腐,由於產量有限,目前也只有在羅山有機村裡面才有機會品嚐得到這道豆腐料理。
在花79鄉道的岔路,有一家「生態驛站-溫媽媽火山豆腐」店,去的時候已經要關門了,搶在最後10多分鐘進去品嘗,建築物的外觀是一個紅磚土角厝,裡面都擺設有關泥火山成分製作的產品。 平日要去「生態驛站」時記得先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營業,以免撲空唷。
裡面展售羅山當地的有機農產品,有興趣可以帶回家唷
牆上也有掛遊客來這裡造訪的活動剪影與感謝卡。
生態驛站火山豆腐用餐空間,屋內樑柱、擺飾、桌椅都很非常懷舊氣息呢
泥火山豆腐是來這裡的遊客一定要品嘗的,它是一盤約16個豆腐,有多種口味,任君挑選,
老闆娘說:他們利用自種的有機黃豆,以傳統老灶燒柴的方式將豆汁慢慢熬成豆漿後,接著
使用泥火山的鹵水將豆漿凝結成一塊一塊豆腐,總共要耗時6個多小時才能做成一盤泥火山豆腐,而且他們豆腐不含人工化合物的,整個製作過程都遵循古法,因而成為羅山很有代表性的一種特產,吃起來的口感綿密、紮實。來這裡吃過一次就知道囉~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羅山12鄰71號
下午五點半,接近傍晚時分,我往花80鄉道接回台9線的途中,看到羅山風景區梯田景色,相信有來過這裡的朋友應該很難發現這個地方吧?其實不然,返回花80線起點的路上,利用高的落差在小山腰上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
沿途可以見到馬匹在吃草的情景
花80鄉道接到台9線,結束富里鄉旅遊的行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