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B:花蓮縣瑞穗鄉(II)-舞鶴台地風景區(316)
舞鶴台地依傍高聳的中央山脈,隨風拂來秀姑巒溪與紅葉溪的濕潤水氣,宜人的氣候適合茶樹生長,是天鶴茶的產地,也是小葉綠蟬生長的天堂,經由小葉綠蟬吸吮而製成的蜜香紅茶,微帶淡淡的果香與蜜香,口感溫潤生津,獨特的風味聞名全臺,成為旅人來訪瑞穗必帶的伴手禮之一。
當你開車或騎車經過舞鶴台地,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綿延起伏的茶園,特別是騎車的人,不時會感受到空氣中飄著茶香味,同時滿足視覺與嗅覺的感受唷
茶農正在採收茶葉
紅葉溪兩岸的的山景與下方花東線鐵路的「紅葉溪鐵路橋」
掃叭石柱
屬於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支。遺址區分布約持一橢圓形,範圍南北長約600公尺,東西寬約400公尺,區內大石柱、陽石、陰石遍布,其中掃叭石柱高二丈四尺、寬七尺、厚三尺,關於其來源,有多則神話傳說。由於該處地勢高亢,可遠眺秀姑巒溪河谷與對岸的山巒,景致優美,目前以兩支石柱為中心的基地,長寬約72公尺,在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修建整理下,已成為瑞穗鄉一處人文聖地,是過往旅客駐腳休憩和留宿旅客前往憑弔的好地方。
旁邊的木棧步道可以眺望整個舞鶴台地風光
一旁還有柚子園
北迴歸線號誌公園
白色八爪造型的北回歸線標誌造形優美,周邊植遍花木,闢建成小型公園,成為遊客來瑞穗觀光時的必到之處。
舞鶴村當地最著名的蜜香紅茶
這裡是舞鶴台地的下坡處,再下去就可以騎到玉里,也是單車族環島的休息站,可以在這裡喝杯茶或者咖啡再繼續上路。
入口意象就是一隻飛舞的鶴在前面歡迎顧客,在門口也有大型的茶壺,我真的等不及要進去納涼去了!
舞鶴茶園、富源茶莊各有一隻白鶴佇立。是舞鶴村的重要象徵。有一說白鶴為一雄二雌,雄雌白鶴外觀略為不同可供辨識。
一進去我就看到玲瑯滿目的產品,他們除了販賣茶葉罐、茶包之外,也有賣茶具、沖泡咖啡的容器喔
除了公主咖啡、蜜香紅茶之外,還有賣茶葉梅子、南瓜子、檸檬梅或一些伴手禮盒與實用性的沐浴乳、香皂等產品讓遊客來到這裡有多樣的選擇。
服務人員很熱心的幫每位客人導覽還有泡茶給客人試喝,老闆娘看我騎車曬得黑黑的,於是她就請我喝蜜香紅茶喝到飽,且買蜜香紅茶也有優惠唷!
好喝的蜜香紅茶,甘甜的讓人想一直續杯
在這休息期間,我認真逛他們園區每一個角落,藉由它們的導覽還有展示牆,讓我對於舞鶴茶不再陌生,除了紅茶,還有烏龍茶綠茶和咖啡可以試喝品嚐,讓顧客品嘗完後,決定要帶甚麼回去,在我走之前,老闆娘也叮嚀我可以在網路上訂購他們的茶包,只要滿2000元就免運費,如果各位要訂購他們茶包的朋友,可以不用到現場買,網路上可以訂購,以下是他們的官網:https://www.wuhe.asia/order/index.html
即將要包裝的蜜香紅茶茶葉
桌上為原住民的頭飾
舞鶴咖啡發展史
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派人種植第一棵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曾經在1940年代的時候種植面積高達200公頃,年產量約20萬公斤,供應天皇御用。光復後只剩下4.9公頃種植咖啡。直到1990年代積極復育咖啡的種植,並且使用有機肥、手工鋤草、採收、日曬、並且嚴選優良咖啡豆,因此烘焙出來的咖啡不像外面的咖啡苦澀又不刺激,這是因為舞鶴台地氣溫適宜又濕潤多霧,不易發生霜害,受到太平洋海風與日夜溫差的影響,讓舞鶴咖啡有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產出的咖啡豆與夏威夷群到類似,具有明顯的水果香味的「海岸島嶼型」咖啡。
舞鶴茶園周遭的景色
遼闊的舞鶴台地成立了數家自產自銷的茶行,每一家都有獨門的製茶秘法
富源茶莊
位於舞鶴茶園對面,茶莊的招牌-「紅玉紅茶」獲得西元2007年全國十大經典名茶。其他有金萱、大葉烏龍、蜜香紅茶、綠茶、白茶等多種有機茶葉,等你親自來選購唷。
松鶴茶園
隱身在舞鶴台地的小部落-迦納納部落
「迦納納」,意指小竹籃。其名稱也正好反應了部落所在地的位置型態,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地型。根據部落口述的歷史,部落乃是該部落遷徙的第三個地點,第一個居住地為掃叭石柱,與在地的族人所稱Satoko名字有所不同,原先地名的意思為屋柱,石柱的周圍位置稱為Satokoa,意旨石柱範圍的地點,因此現今的石柱命名方式與部落認知存有極大落差。
部落第二個居住地為「大坪頂」,部落移居後,現則有通信電塔及宗教道場於舊部落土地上。
▲迦納納部落與其周遭導覽圖
部落裡面也是種植茶葉
迦納納聖保祿天主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迦南教會
這裡也有種植一些的咖啡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