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5:台中市后里區(090)
旅行日期:2017/07/23
(日)
后里車站(舊)(營業里程:172.4K。上行車站:泰安車站,下行車站:豐原車站)
內埔庄役場
始建於1933年9月至1934年2月竣工,3月11日舉行落成典禮。1935年發生關刀山大地震,唯獨內埔庄役場屹立不搖,是國內外少數完整保持原貌的日據時期街庄役場建築。2000年指定為縣定古蹟,2011年台中縣市合併後改為市定古蹟。
庄役場為仿歐洲巴洛克形式建造。外壁貼十三溝面磚和仿石面磚,正門前廊巨大方座圓身洗石子大柱增添官廳氣勢,延續大正時期的建築特色。屋頂採用日本傳統式大屋頂和四坡水,具有帝冠式建築色彩。
矮牆內配合主體廳舍尚有典雅的日治文庫、太平洋戰爭時期的防空洞、磚砌的焚化爐、倉庫及1935年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等,構成完整的日據街庄行政中心建築的空間原貌。
庄役場文庫(圖書室)木造建築
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
本碑追悼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罹難者而興建,原於舊后里國中內,1966年遷至現址,為市定古蹟,2014年完成美化景觀工程。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公安路84號
后里墩仔腳鎮安宮
鎮安宮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主祀玉皇大帝,原稱「墩雅堂」,乾隆末年時為一間小祠堂,1912年9月因遭受水災沖毀而重建。鎮安宮原址位於今墩東村平安路旁,最初是由張青雲、張彩臣兩人倡議建廟,鄉民習稱為「公壇」,成為墩仔腳的信仰中心。1935年4月,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震,鎮安宮亦遭震毀,後經士紳張我湖倡議鳩資另擇今址重建。直到1966年, 庄民有鑑於廟殿破損,乃有改建之議。經組織墩雅堂改建籌備委員會,同時推選當時的后里鄉長張銀湖兼任主任委員,重建完工後,改名為「鎮安宮」。
由北港 朝天宮分香天上聖母、一尊迎奉新廟中,自此,廟中主神為「玉皇大帝」、「天上聖母」、二神,副祀曾王爺、淵王爺、馬賽爺、福德正神、觀世音菩薩、註生
娘娘、神農大帝、文衡帝君、至聖先師、關公等諸神。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三光路42號
后里月眉糖廠
創立於西元1909年由日本人小松楠彌氏創廠並取名「大甲製糖所」,屬日糖興業株式會社,台灣光復後由台灣糖業股份公司月眉糖廠接收生產,西元1999年因環境變遷停止壓榨並轉型為觀光糖廠。
五分車站
其早期鐵道運輸路線中,以東起后里西至大甲的原料線大甲線為運輸主幹線,該線橫亙后里台地東西,除了製糖原料之運輸,早期還曾辦理客運業務,在縱貫鐵路海線未修建之前,為當時外埔、大甲、大安等海線居民的對外出入交通路線。
其早期鐵道運輸路線中,以東起后里西至大甲的原料線大甲線為運輸主幹線,該線橫亙后里台地東西,除了製糖原料之運輸,早期還曾辦理客運業務,在縱貫鐵路海線未修建之前,為當時外埔、大甲、大安等海線居民的對外出入交通路線。
369蒸汽火車
本蒸汽火車自1948年開始使用,擔任甘蔗原料、砂糖成品及肥料等產副品之運輸。期間並執行載客服務至1956年以溪州牌機車取代厚才卸除此任務。1961年2月因配合本公司實施內燃機車柴油化而功成身退。
可以逛到這裡來吃冰囉
月眉糖廠九供閣
集合全國各地酒莊的特色酒品,負起推廣上百種台灣好酒的使命,館內提供各式紀念酒、葡萄酒、高粱酒及桂花酒,集各家之大成,種類多,服務人員針對每一位貴賓推薦適合的酒品
日式木造建築的遊客服務中心
早期的甘蔗壓榨機
這裡的小池塘可以餵食小魚唷
月眉糖廠職工福利社
將舊有倉庫裝修作為產品展售部,販賣台糖產副品、冰品及農特產品,兩棟倉庫間規劃為廊道,提供遊客雨天遮雨、艷陽天遮日之服務。
糖廠外觀
接著進去內部一探究竟
據說最早期煙囱有二十層樓高,1944~1945年二次大戰時遭到盟軍轟炸,現在只剩下一半,抬頭探視、煙囪彈痕累累,回顧歷史,千瘡百孔、不忍卒睹。
月眉糖廠高聳煙囪的糖廠顯然為醒目的標的
分蜜室
此區的機械是利用離心力將糖膏裡的糖粒分離出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