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8B:台東縣鹿野鄉(II)-鹿野地區(319)
旅行日期:2017/07/26 (三)
細說鹿野:
地名來源有兩說:其一為日據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開墾種植甘蔗,由於附近有原住民「鹿寮」社,又多「野」生景觀,故稱「鹿野」。其二為本鄉昔日為荒野之地,常有鹿群棲息,故稱「鹿野」。
鹿野市區位於台9線350K處(2017年舊里程,因為蘇花公路截彎取直,目前里程改為339.5K)
鹿野車站(台東線136.6K。上行車站:瑞源車站,下行車站:山里車站)
於1922年4月設站,為三等站,站內設置有「鐵路之旅-小站巡禮紀念章」之戳章,供旅客留念。近年來本站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畫已改建完工。
許願樹,可以寫下你想要實現的願望
月台通道的馬賽克拼貼畫,彩繪出當地的特色:鳳梨、梅花鹿
鹿野北上月台與復興號列車
復興號上的綠皮座椅
鹿野站前的日式房舍
鹿野鄉公所
鹿野長老教會
1956年2月4日關山教會牧師徐文治設立鹿野佈道所,並積極進行開拓鹿野地區的福音宣揚事工,由於教會是關山教會所開拓而成,因此,早期關山教會的牧者得同時負責鹿野佈道所之事工,但也因此,關山母會的牧者一有異動,鹿野佈道所事工也隨之起伏異動,致使教勢進展多所限制。1968年得聘請戴秋堂傳道師專任鹿野佈道所事工,會友聚會人數日增,原先承租之鹿野街仔之禮拜堂不敷使用,遂於1968年5月25日購買現今之教會用地(權利),並開工建堂,於1969年舉行獻堂。教會半世紀來前輩的努力,使福音宣揚之事工從不間斷。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光榮路12號
鹿野國中
校門許不同的顏色瞬間讓校門變得活潑起來不在只是硬冷冷的鐵門關起學生來上課,還有學校大門柱子上的鹿看起來都是廢物利用製作的(紅色的大門也有鹿隻的裝飾)非常有趣呢
校園內部,前方的蔣公銅像與後方教學大樓
鹿野國中對面的候車站牌也是彩繪周遭的鳳梨田與周遭山岳景色
地址: 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38號
妙善寺
距離鹿野火車站僅需步行約五分鐘,地處幽靜樸實的台東,鄰近卑南溪泛舟、鹿野高台、鹿鳴吊橋、瑞豐樟樹綠色隧道、初鹿牧場等景點,入住旅客可以近距離享受台東自然且原始的綠意盎然,走訪卑南溪與鹿野溪的清澈奔放。
瞇一下背包客棧(2018年已歇業)
「台東住宿.鹿野苑妙善寺」整理的相當完善,提供有二到八人套房,再多人入住也不怕!若是只有一人的背包客,還可入住團體蚊帳房,一床一被及一桌的使用空間,雖簡單卻已足矣。套房空間皆相當整潔明亮,格局方正且附有對外窗,氣氛溫馨簡約,走入台東的原野鄉林之外,還能體驗佛禪的淡然自若。
光榮路129號街屋
1921年興建區役場始遷到鹿野村,並興建庄(區)役場官舍。1937年實行街庄制,鹿野區役場改為庄役場。戰後由鄉公所接收,改為職員宿舍,其建築架構為四垂式日式建築。
2011年1月,鄉公所計畫拆屋還地,鹿野龍田保育協會發起搶救活動,幾經協調,鄉公所將區役場建築物標售給台東縣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土地由協會向台糖公司承租。2012年5月,台東縣政府登錄為台東縣歷史建築,為台東縣唯一尚存的日治時代台東廳區役場建築。
旁邊一座烤窯
今天沒有開,只能從門外拍進去看裡面的空間
地址:臺東縣鹿野鄉龍田村2鄰光榮路135號、137號
日式寓所(第一任鄉長邱雲海住宅)
日治時期政府為了鼓勵日人移居來台,凡移居者均可獲得大筆耕地和一戶舍,鹿野鄉龍田村於當時也是重點移民村莊之一,早期的日本人與台灣人共同居住生活,孕育多元文化發展與建築特色,至今仍有許多人造訪鹿野龍田尋找當時的回憶與故事。
此寓所為第一任民選鄉長邱雲海先生的住宅,保留日式建築的風貌同時也散發出日式古典的氣息,從建築中可以看到當時所留下來的建築技術與特色,讓人彷彿再次穿越時空來到100年前的台灣。
鹿野神社
鹿野神社為龍田村之神社,由台東製糖會社出資,鹿野村日本移民義務出役共同修建,在1923年鎮座,原址在今北龍六路向北直抵山腳處。1931年遷到今崑慈堂所在地。神社的建築都很簡單,都僅有本殿、鳥居、手水舍等主建築。
在日據時期只要有兩種節日各機關學系職員師生都要來此神社參加祭典,即6/8日祈年祭、10/28鎮座日,這段期間,平常村民自由參拜,婚喪喜慶也在此舉辦。戰後神社被拆,僅留下一座基座。在2014年時為了恢復龍田村歷史風貌,經由日籍匠師的技術指導下重建本神社,期望再現當年風光。
崑慈堂原為日據時期鹿野移民村內的神社所在地,光復後日人將神社內奉祀的神明請回日本,當地的居民就在神社原址奉祀土地公。1953年當地信眾請來媽祖奉祀,至1958年又迎瑤池金母令旗入祀。
崑慈堂屬公廟性質,除主祀瑤池金母外,同祀有釋迦佛祖、觀音菩薩、天上聖母、臨水夫人、中壇元帥及居民從彰化後寮原鄉移祀來的玄天上帝。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308號
龍田國小
龍田國小創設於1917年4月,當時名為「鹿野尋常小學校」,專攻日本學齡子弟就讀。1923年另設鹿野公學校專供漢人及原住民子弟就讀。1945年合併改名為「鹿野國民學校」。1968年改為「台東縣立龍田國民小學」至今。
每個學校都會有「春風化雨」的雕像
校長宿舍
原是鹿野庄役場(今鹿野鄉公所)庄長官舍,創建年代不詳,樣式為兩坡流水木造建築。戰後官舍由龍田國小接收管理,成為校長宿舍。為鹿野鄉龍田村僅存六棟日治房舍之一。
全台灣第一家的托兒所-鹿野托兒所
1928年,為了日本移民婦女的工作需求,由日本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台東廳分會成立。
還有另一棟不知名的日式宿舍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3鄰光榮路100號、240號
光榮路370號街屋
鳳梨田與山岳景色
龍田綠色隧道位於龍田村北三路全長約1.2公里,沿線由小葉橄欖樹構成,觀光局建國百年10分鐘宣導片曾到此取景拍攝。近年有業者推出躺馬路看風景遊程,再加上曾多次舉辦「千人躺馬路」活動因而聲名大噪
午餐時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