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B:台東縣海端鄉(II)-利稻部落、霧鹿部落(321)

南橫公路簡介:
前身為日據時期的「關山越嶺道」,起點台南市玉井區,終點位於台東縣海端鄉,為台灣南部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最高點為海拔2722公尺的大關山隧道,此處同時也是台東與高雄的縣市界。南橫公路於1968年動工,1972年通車,設計標準比照中部橫貫公路施作,均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開闢,因工程甚為艱鉅,共計有116位工作人員罹難,為感念闢路先賢的犧牲奉獻,特在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悼念。1994年才全面加封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此之前全線多處未鋪設柏油路面也未拓寬。為了進入山區的安全考量,經過南橫曾經需要事先辦理乙種入山證,以進入公路兩側50公尺內之山地特定管制區,等到了另一端的檢查哨再註銷登記。1993年廢止山地管制,成為山地開放區。近年來由於921地震與八八風災的肆虐,地基不穩,至今無法全線通車。

這一天我從鹿野搭上7點整的北上區間車抵達關山,後出站等候7:30開往利稻的公路客運,客運儘管遲了幾分鐘,但也順利上了車,約莫8點半抵達利稻部落,準備我的行腳行程。
8:30抵達利稻部落
利稻部落(台20線175.5K處)
為海端鄉內最高海拔的社區,是南橫公路東段較大的一個布農族部落,位於南橫公路台20線省道175.5公里處,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是南橫公路旅遊帶中相當重要的休憩據點。
早先是一個遍滿大量Litu(野生枇杷)之大平原,故布農族杵先取名此地為「Litu,並沿用至今,光復後政府重新劃分行政區,中文命名為「利稻部落」,位於海端鄉西北方,北隔利稻溪,與花蓮縣卓溪鄉相望,東南為霧鹿部落,西隔著中央山脈與高雄市桃源區相望,西北方為玉山山脈。
利稻位於南橫公路海拔1068公尺處的一處群山環繞的河階台地上,居民多為布農族原住民,整個村落集中在溪畔河階台地上,為南橫公路東段最高的聚落,本地主要產業以高山蔬菜、茶葉、番茄及青椒等農作物為主。
整個部落座落在群山環繞的河階台地上,地勢十分平坦,適合居住與耕種,四週群山環繞,景觀十分優美,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高海拔的氣候,帶來清涼乾淨的空氣,是炎夏消暑的好去處。
 從南橫公路一路往下走到利稻部落造訪囉
周圍的空氣非常良好,景色優美,不時傳來蟲鳴鳥叫聲,用心體驗部落帶給你的五官感受吧
每年國曆四月下旬,布農族進行打耳祭祭典時,寧靜的世外桃源則變身為一充滿熱鬧氣息的山中部落。每年的打耳祭,除了磨練族人的狩獵技術外,也在培養族人的勇士精神,可說是布農族重要的祭典。

霧鹿國小利稻分校
教學大樓
周遭的山岳景色
 偏遠的小學仍然是黃土操場
uninang、mihumisang謝謝、您好,再見之意。下面兩張都是如此用法。
小米串、獵山豬、百步蛇
布農族人一年下來的祭典
射日英雄:本來有兩個太陽,射下來後,另一個太陽就變成了月亮。從此以後,布農族以-從月亮帶來的小米播種,以月亮的圓缺為耕種和舉行祭祀的依據。
八部合音、婦女織布、獵山豬
位於樓梯間的彩繪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井下地震儀觀測站
位於利稻國小裡面的地震儀,為台灣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將現代化地震儀裝設於地表下300公尺深度或接近岩盤的位置,可有效降低背景雜訊,對於台灣地震測報作業與地震學研究,可提高品質的地震記錄。觀測站安裝三種地震觀測儀器,包括井下寬頻地震儀、強震儀及地表強震儀,其所記錄之地動訊號將即時透過傳輸路線傳回台北中心站處理。
利稻教會
利稻天主堂
部落居民農作物主要以高山蔬菜、茶葉、番茄及青椒為主,目前我所看到的部落農作的景況只有種植番茄與青椒。
番茄田
部落農人跟我說這是綠皮番茄,並非是外表還沒熟透唷
青椒田
青椒是一顆含有豐富水分、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與維他命C唷,可以促進人體降脂、減肥、淨化血液、提高食慾、緩解疲勞的功用喔
逛完部落從連絡道路上來後,向西邊最遠通至向陽路段
接著往下繼續前進下個部落
利稻一號隧道
接續的就來欣賞南橫兩旁的景色
利稻二號隧道
兩邊的石壁非常的壯觀
碧山隧道(全長689m)
 霧鹿隧道

六口溫泉(台20線183K處)
源自南橫公路建設之際,於道路開挖的過程所發現的溫泉源頭,當年開闢南橫公路的工人便於路緣開築成六個方形的溫泉池,於開路閒暇時泡湯,消除一天的疲勞,前一段時間年久失修淤積,經過整修後增設停車場與安全圍籬,妝點新貌,提供遊客享受泡湯的樂趣。
此處的溫泉為硫酸鹽碳酸氫鈉泉,出口溫度高達70~80度,來泡湯之餘,可得注意水溫及安全

霧鹿峽谷風景區(約183~184K之間)
經由霧鹿溪長時間的侵蝕沖刷,切割而成的大S型峽谷,成這個約9公里長、高逾千公尺的大峽谷,前後長度約4公里左右。由於中央山脈關山連峰在此形成一處斷崖,更顯得霧鹿峽谷氣勢磅礡,雄偉壯觀。
霧鹿溪除了切割出壯闊的霧鹿峽谷外,也孕育不少的野溪溫泉景觀,再者,從山壁夾縫中還會湧出鹼性碳酸泉,在溫泉長年洗禮下所產生的鐘乳石現象,也成為霧鹿峽谷的特殊奇景。
接著會經過一個天然隧道
南橫公路的地質景觀屬於中央山脈,因地層遭到劇烈擠壓,岩層幾乎直立,結構堅硬密實,節理分明,但在坡地上容易導致崩落。南橫公路公路沿線有豐富的近代堆積物,特別是利稻、霧鹿等均為近代河岸階地。於南橫公路休閒旅遊時,常可見到因溫泉出水結晶,於山壁間形成鐘乳石壁,可說是南橫之特殊地質景觀
快要抵達天龍吊橋風景區
天龍飯店(台20線185K處)
 入口為布農族圖騰的柱子
 吊橋入口處右邊為溫泉湯池,飯店裡泡湯可欣賞周遭優美環境,一舉兩得呢
天龍吊橋
海拔高度721公尺,橋長110公尺,高度80公尺,前身為日據時期「關山越橫斷道路」的一部分,稱「ブルブル鐵線橋」,並且為南橫八景之一。
橋的兩端橫跨霧鹿溪峽谷,斷崖奇石及溪流等等壯麗景致也能使人在到達這裡後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在山壁上還會流出屬於霧鹿溫泉的鹼性碳酸泉,使山壁留下沖刷出來的暗紅色紋路,形成一幅渾然天成的天然壁畫,值得一遊唷!
吊橋側面特寫
接著繼續前往霧鹿部落

霧鹿部落(台20線187K處)
霧鹿部落Bul bul,海拔713公尺,氣候舒適宜人。Bul bul是布農族語,其意思是指水從地上冒出來的聲音,由此就可知道,霧鹿這地方跟水有很大的關係。居民主要為布農族,學生也多為布農族。其來源源自南投玉山的布農族南遷,經三叉山嘉明湖與鄒族衝突後,分成三支遷徙。其中一支往台東方向移動,經向陽,利稻,霧鹿等地。即是本村的先民。其後布農族繼續往海端,延平方向發展。

台灣光復後,政府重新劃分行政區,中文命名為「霧鹿」。隸屬於霧鹿村,位於海端鄉西北方,北隔霧鹿溪與花蓮縣卓溪鄉相望,西北方與利稻部落相鄰,西隔著中央山脈與高雄市桃源區相鄰,東南為「下馬部落」
在進入部落前,可以看到一尊扛著山豬的獵人雕像,這是部落的入口意象,充分展現出屬於高山族群的布農族人驍勇善戰的精神。
另一個原住民男性雕像
進到部落裡面,可以感受到這裡是一個非常祥和安靜的地方,蟲鳴鳥啼和蛙類的聲音充滿空氣,多點人為的聲音都似乎會破壞這協調的韻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霧鹿教會
為當地居民的信仰與精神寄託的地方
霧鹿祭祀場,主要為霧鹿部落每年舉辦射耳祭的地方
沿途可以看到一大片番茄田,也是當地民眾主要的農作物之一。
 已經熟透的紅番茄
眺望部落整片番茄田的景色
來到比較高處看霧鹿部落重巖疊嶂的景色,讓人有處在人間仙境、美不勝收的感覺。
霧鹿國小
國小前身有二,分別為192965日創立的「鹿霧鹿教育所」以及1930525日的下馬教育所(1942年前廢止)。光復後改名「霧鹿國民學校」,同年又配合九年國民教育政策改名「霧鹿國民小學」。19878月因學生銳減,降為利稻國小霧鹿分校;隔年8月再裁為分班。19938月裁下馬分班併入霧鹿分班,霧鹿再次變為分校。19988月後因學生逐漸穩定,霧鹿分校獨立成為霧鹿國小。而上方的利稻國小則改為霧鹿國小利稻分校。
穿堂紅色與藍色鄉間的百步蛇
學生的遊樂設施,上方為美式小屋的形式,該有的坡屋頂的老虎窗與壁爐煙囪,外裝飾木紋磚搭配大窗,入戶處設計了雙重坡屋檐,增加房屋整體的層次感,同時搭配墊高的台階,增加房屋私密性。左邊那一個還有五邊形的時鐘裝飾哩。
布農族的山刀(Haili)
自霧鹿國小旁邊的小路走上階梯上去砲台。
日人開闢很多道路為控制山區原住民,其中這條前身關山越嶺警備道路,就是為了鎮壓新武呂溪、荖濃溪流域一帶的布農族人而建設的。
在霧鹿國小後面的涼亭裡所展示的兩台古砲,1927年由日人開鑿新武至霧鹿之間的關山越嶺道的時候架設的。這尊大砲是1903年由俄國製造,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人擄獲,在運送到台灣來,成為日本警察鎮壓布農族人反抗的武器。當年在鄰近的薩苦(大崙)及馬典古魯(摩天)兩地也設有砲台,不過唯獨霧鹿砲台留存至今,更是見證當初在這裡的布農族人奮勇抵抗日軍的英勇事蹟。
 旁邊有一休憩涼亭,可以坐下來觀賞景色並且休息
可以眺望霧鹿部落與其周遭的山景,視野非常棒
 下面的學校正是霧鹿國小校園
另一頭的山巒景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