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6B:花蓮縣壽豐鄉(II)-壽豐市區、鯉魚潭(308)
壽豐車站(台東線17.2K。上行車站:平和車站,下行車站:豐田車站)
1910年設站,初名「鯉魚尾驛」;1917年驛名隨地名改為壽(ことぶき;Kotobuki),為臺灣鐵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採用一字站名的車站;1946年改為壽豐車站;2015年8月26日因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及花東車站效能提升計畫切換為高架新站。
壽豐鄉公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壽豐教會
1953年4月5日設教,目前我們所看到美輪美奐的的會堂為2015年3月28日竣工啟用,為當地居民的信仰與精神寄託之地。
豐春冰菓店
這是一家老字號的古早味甘蔗冰店,目前仍保存著古早傳統製冰方式製作冰品,不但是當地人愛吃,通常來這裡的遊客一定會來這間店朝聖吃冰唷。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天,排隊的人潮可不少呢,即使是平日人潮都還是滿的唷。
配料有柴燒紅豆、花豆、綠豆、麥芽芋頭、鳳梨、仙草、蓮子、木耳等任選兩種配料唷,每一份都是50元
綠豆+仙草,天然的消暑食品,真棒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壽豐路一段79號
接著就往北前往鯉魚潭
鯉魚潭風景區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是花蓮地區早期即頗負盛名的一處風景區。是花蓮縣內最大的內陸湖泊。當地人原稱之為「大陂」,阿美族人則稱之為「巴鬧」,後因東邊靠近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
由於周邊遊憩資源豐富,鯉魚潭很早就發展成一處知名的風景名勝。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成立後,更積極的規劃,將鯉魚潭塑造成一處具可輕舟悠遊、單車環潭或漫步水岸的多元化遊憩活動據點。
目前下午到晚上有水舞表演秀,也不定時會有街頭藝人在此表演,來這邊賞美景的同時不要錯過囉!
鯉魚潭上的紅面薑母鴨
遊客中心有提供租借單車的服務,租一台100/天,提供前來參訪的觀光客多了一項環潭的新選擇。
來到這裡當然要拍個照到此一遊囉
園區長約5公里的環潭自行車專用道,讓鐵馬騎士們以車代步,享受怡人的湖光山色;在湖旁有海拔601公尺的鯉魚山上有數條森林步道,是享受森林浴、賞鳥賞花賞景的最佳健行路線,讓遊客體驗以天幕為帳、大地為床的野營樂趣。
重光社區
社區為太魯閣族部落之一,日本人統治台灣全島期間,為例管理及控制該社人員,乃於1931年霧社事件之次年,指定布拉腦社為沙卡亨與西寶兩社的移住地。在秀林鄉公所輔導下,於1951年起陸續將布拉腦社族人遷居現址,改稱崇光,五年後遷社全部完成
重光社區現有居民以沙卡亨社移居人口數佔最多,在1914年日人發動太魯閣戰爭,夾擊木瓜溪上游太魯閣族沙卡亨社舊址,在人數與彈藥、食物不及日軍優勢情形下,西巴爾,哇旦頭目和其他部落戰士,一一壯烈犧牲並被全部征服。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戰役,在太魯閣族的歷史上稱為「沙卡亨戰役」
池南村活動中心
台9丙線終點,接壤台9線
和榮大橋上看花東鐵路與海岸山脈景色
平和車站(台東縣15.3K。上行車站:志學車站,下行車站:壽豐車站)
1934年4月20日設站,應當時木瓜山林場的請求而設立,因地處鯉魚潭的南方,故稱為池南。1962年,因本站行政區屬壽豐鄉平和村內,故改稱今名。
志學車站(台東線12.4K。上行車站:吉安車站,下行車站:平和車站)
1911年9月25日:設「知伯乘降場」,因早年此地產「志哈克樹」(阿美語:chiak,植物名為杜虹,又稱做台灣紫珠),樹名遂成社名,日文音譯為「知伯」;1918年改為「賀田驛」,以紀念賀田金三郎開發東部;1948年改為「豐年」站;1952年8月1日:以「志哈克」(chiak)的台語音譯,地名和站名改為「志學」至今。
睿饌坊(晚餐)
個人覺得這間店份量還不錯,配菜豐富,雞排也很酥脆,整體CP值很高。
酥炸雞排飯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中正路141-2號
吃完晚餐就直接回到花蓮市區收束壽豐鄉行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