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A:彰化縣溪湖鎮(029)

旅行日期:2017/11/16 ()
溪湖是鹿港、彰化、員林、二林、西螺等地往來道路的交會點,又是農產集散中心,街道在此環境下形成於員鹿路,沿著福安宮前發展。日治初期街道呈現「工」字形,而後在糖廠的帶動下,街道往南延伸,在庄役場北側是高消費商家的聚集處。

溪湖鎮老街
老街紀錄了溪湖小鎮的悠悠歷史,從清領時期先民草萊初闢的辛勤耕耘,逐漸發展出許多聚落後,帶動商業的發展,老街初具雛形,到日據時期新式糖廠的設立帶來商機也帶來工作機會,人口成長快速,宣告溪湖正式邁向黃金時代,在那期間西式樓房、酒樓餐館林立,繁華一時。直到糖業逐漸式微、新路的開拓,商圈的移轉、老街光華漸褪。








溪湖長老教會
灰色高大的教堂建築,雖然有遷移重建過,但長老教會在溪湖從萌芽到蔚然成蔭,1898年由梅監霧牧師來這裡設教,已經走過兩甲子的歷史了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湲路路三段279號
溪湖鎮公所

溪湖鎮有兩間歷史廟宇:福安宮、鳳山禪寺,咱們一起來探索吧

溪湖福安宮
福安宮分香自鹿港舊祖宮,相傳建於1803年。當時奉祀媽祖,並募款興建,起初是竹管建造的廟宇,座落在今溪湖派出所南側(約三四坪左右)。目前規模為1975年改建,為溪湖鎮居民的信仰中心。

福安宮主祀神為天上聖母,附祀神非常多種,有玉皇大帝、釋迦佛祖、觀音佛祖、藥師佛、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玄天上帝、孚佑帝君、五穀仙帝、司命灶君、關聖帝君、關平太子、文昌帝君、文財神爺、註生娘娘、孔子、虎將軍、太子元帥、千里眼、順風耳等。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信善街1號
鳳山禪寺
初名「鳳山寺」,因法承禪宗後取名「鳳山禪寺」。


根發於二次大戰末期物資嚴重缺乏之際,達成上人為延續佛業乃與胡家獨資出力購地建寺。於1940年動土,1943年落成。購地建寺之初,即申請為佛教叢林建築用地,並獲批准,時乃中部地區唯一佛教從林道場,續獲地方士紳襄贊,擴充寺地及相關設備,始具今日之規模。
 入山門之後,正面為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阿彌陀佛

 位於大雄寶殿的後方的大悲殿,供奉觀音菩薩。
內部彩繪各是郭新林、潘麗水二位名家的大作,蔚為可觀。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鳳山巷312

溪湖庄役場
建於1943年二戰期間,是當時溪湖最高行政機關,光復後溪湖庄役場改為溪湖鎮公所,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外觀為二層樓高的鋼筋混泥磚造建築,外觀為幾何造型,呈現藝術裝飾的建築風格,立面屋頂為山型女兒牆,山強下方有三拱門泥塑裝飾,為當代經典藝術建築之一。
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三段245

溪湖中山堂(溪湖鎮民眾服務分社)

地點: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與東環路交叉路口
溪湖公學校校門與禮堂

溪湖公學校設立於19031928年遷校至現址,且1930年興建校門,校門的設計者為日本建築師,至1931年興建完成。
校門也是歷史建物之一
校門門柱為洗石子仿石堆砌的作法,色澤為墨綠色,門扉為鍛鐵鑄造而成,外觀莊嚴大方。據說校門的高度高於一般公學校,是當時的校長為皇親國戚的關係。二次大戰時,日人因戰事吃緊,發佈金屬回收令,1941年校方為響應政策,將鑄鐵大門拆下捐出,光復後校門重新打造,並在門柱頂上加弧形框架,方便裝設標語。2002年彰化縣文化局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溪湖公學校禮堂於1938年由日人笠野岸松校長完成興建,為鐵筋混凝土的大禮堂,禮堂長29.2公尺、寬23.5公尺,是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所建跨距最寬的禮堂。
屋架圍住鐵鍛造芬克桁架(Fink truss)的構法,主結構為RC牆為主,山牆部分以磚牆填滿RC構架,外表以水泥沙漿粉光並油漆,舞台立面下部鑲合的磁磚呈數個矩形紋絡,細緻典雅。
 裡面不能隨便進入的,只能夠從外面往裡面一睹它大致上的面貌(從外面玻璃窗往裡面拍)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二溪路一段35號

巫家捏麵館
這是全台灣唯一一間以捏麵為主題的文化館,古色古香的展示館內帶領遊客進入1960~1970年代,館內擺設許多捏麵而成的裝置藝術,如12生肖、糖果屋等,並設有咖啡廳、捏麵文化介紹區、傳統三合院展覽館、巫家捏麵館歷史走廊以及DIY專區。

傳統捏麵人隨著時代變化、文化藝術的提升已經不再是節慶上所看到的傳統糯米黏土,結合現代多樣藝術材料與黏土改良出許多創作方式,導入了木器、蝶谷巴特、泡泡土、奶油土、彩繪、壓模等等,成為了多元藝術品,不再僅限於觀賞與實用,可以自行DIY成為日常生活的小用品,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具獨特性與紀念價值。

 熊手上的數字是參觀當天的日期:11/16
童趣館
牆上有黏土的介紹、教人如何製作捏麵土、黏土種類以及使用黏土的小常識

 大型捏麵薑餅屋
多功能展示園區
展示各項捏麵創作作品。早期的捏麵作品保存不容易,容易受腐蝕或蟲蛀,顏色也比較單調,近代經過不停的改良與創新,現在的捏麵作品色彩鮮豔,也更為輕巧!





各種房子與卡車的捏麵作品展示區,位於歷史文化走廊旁邊
接著進入舊式紅磚房的區域是傳統捏麵展示區,裡面展示台灣早期農家生活情景及傳統廟會文化相關的捏麵作品

捏麵師傅將每一件早期農家生活情景的捏麵作品都將活靈活現呈現出來,每個動物與人物都栩栩如真,非常不簡單

像這一件作品主題就是廟會活動,捏麵作品加上音效、燈光的效果,生動的展現了傳統普渡、作醮的情景
 熱鬧的廟會情景、細緻的廟宇建築、信徒民眾,請別懷疑,都是用捏麵做成的哦!

金雞報喜,公雞母雞小雞們都活靈活現呈現出來

 各式神明塑像

此外,館內也有提供DIY服務,每份材料費150元左右。

販賣區有販售各式黏土材料及配件,還可以額外選購喜歡的木板製品,以裝飾自己的作品,讓自己的捏麵作品更為豐富有趣呢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彰水路四段439151

位於溪湖鎮頂庄里,員林交流道涵洞牆壁的彩繪

 一邊騎車又一邊欣賞當地在涵洞上面花花草草的畫作,非常不錯

接著要往埔心鄉的方向出發了,今天溪湖行腳就在這裡告一個段落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