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A:台東縣台東市(I)-市區古厝走透透(326)

旅行日期:2017/11/26 (日)
清光緒年間,台灣建省之後,增設直隸州於此,當初以其位居台灣之東部,故命名為台東直隸州,「台東」之地名便是由此而來。
台東以前為卑南、阿美族定居之地,1855年才有漢人與平埔族移入,道光年間形成聚落稱「寶桑莊」,光復後設鎮「臺東鎮」,1976年升格為縣轄市。
台東車站(南迴線98.2K/台東線150.9K。上行車站:山里車站,下行車站:康樂車站)
 柴油自強號原住民特色彩繪列車


 原住民射箭雕像彩繪
阿美族的捕魚竹筏
 婦女織布
台東市公所
台東縣政府
舊台東縣議會
舊議會建於1964年,議會在1998年搬遷後,曾做為高等法院臨時法庭,2007年撤出,建物屬議會所有,目前僅部分宿舍有人居住,其餘房舍閒置。

外牆為空心磚造型,與舊稅捐處「洞洞館」均由台東市公所已故課長呂阿玉設計,除獨特空心磚,也利用格子板的立面過濾陽光,同時兼顧通風效果。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更生路416號

廣恆發資訊公司
這棟建築也是出自於台東建築大師呂阿玉設計之手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寶桑路136號
台東天后宮
1889年,派駐卑南的提督張兆連,為答謝媽祖娘娘於平亂時期的護佑,便慷慨捐出月俸並提議建廟感恩,在地方仕紳的募捐與共襄盛舉下開始建造。

除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外,左側「崇德廳」奉祀著觀世音菩薩,而右側「昭忠祠」則奉祀著文、武將軍,文將軍即是清光緒年間臺灣知府袁聞柝,武將軍為清光緒年間派駐卑南的提督張兆連 
建築結構為地上一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為中國閩南傳統廟宇建築形式,相當的莊嚴肅穆,為當地居民的精神寄託之地。


台版霍爾的移動城堡-台東阿伯小白屋
原為國軍的班哨屋,老人家以40年親力搭成,造型極為特別。「小白屋」以一根大樑為中心往上增建,共有4樓,1樓為客廳、起居室與廚、浴室;2樓為屋主所住;3樓種菜;頂樓還有特殊隔間,藏了一間李老先生為兒子蓋的新娘房,民眾認為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此屋像「補丁」、有人覺得「很有後現代美學」、還有人視作「對抗財團的重要指標」、也有部分居民主張:「長得很怪,賣給財團才會有進步的樣子」。

2016年遭尼伯特颱風的17級陣風吹毀,屋外木板多處飛落,2樓以上受損嚴重,原屋主於20171月過世後,由於沒有子女住在台東,房屋任由逐漸毀壞,形同廢墟。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1號
海山寺
原名「觀音祠」,因為背山靠海故改稱為「海山寺」。1874年南路理番同知袁聞柝蒞東就職且隨行奉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到達台灣東部後便在這裡興建一間小祠奉祀之,不料在1893年受到強力颱風的摧殘,後來由大陸的移民徐貴通陳妙哉吳勳曹張之遠以及陳貴章等人發動創建觀音祠的活動,終於在1899年完工,便重新命名為海山寺;爾後在1951年海山寺受到地震的摧毀,又開始了重建工作,才成為今日氣派儼然、莊嚴的外觀
佔地大約1甲,其中大雄寶殿高72公尺、面積高達100坪,寺中的三中大佛-釋迦牟尼佛、阿彌佗佛和藥師佛是從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另外旁祀伽藍菩薩、韋馱菩薩、地藏王菩薩,是當地的佛教祭祀中心。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88號
元昌行
是居家裝潢建築材料水泥批發及製造商家,日式建築的外觀讓人有懷舊的氣息
 旁邊黑色的日式房舍也是有很久的歷史吧?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平等街8號
大同戲院
1958年成立,曾為台東地區唯一的戲院,1960~1970年代為台東電影事業的高峰期,每鄉鎮幾乎都有2家以上電影院,連外島的蘭嶼的也有電影院。當時台東並無首輪電影,需等台北院線片下片才會空運到花蓮;等至花蓮放映後,再將帶子以鐵、公路送抵台東,因此台東人能看得已是34輪片。

隨著電視普及和錄影帶興起,加上惡性競爭,削減票價,台灣的電影院業逐漸式微。1985年大武戲院關閉,結束台東鄉鎮級的戲院,只留下台東市有4家戲院。

20098月大同戲院火災燒毀,而重建又不符合經濟效益,大同戲院因此不再重建。直到2013712日秀泰影城在台汽車站原址開幕,才終結台東近四年無電影院時代。20149月大同戲院正式宣告結束營業。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129
台東中華會館
1926年時,為了聯繫各旅東華僑,並祕密進行抗日工作而由前台東縣長鄭烈的先父鄭品聰老先生等人籌資興建,是座深具歷史價值與意義的老建築,是台灣地區僅存的台東中華館,2002年登錄為台東歷史建築。

建築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內部採樑柱結構。正立面圓形山頭造型繪有國徽及稻穗,稻穗下嵌有「中華會館」字樣,左右各開弧形拱窗兩扇,嵌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組標語。入口有雨遮,上方為「台東分社字樣」。
 大門左側並有「台灣省光復運動同志聯誼會台東中華會館史跡」碑碣
目前館內作為藝術家的展覽空間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143號
存厚中藥行
外牆為洗石子材質,山牆有雕花,並且有「方」字樣,早期屋主應為方家人,大概是日據後期至光復後才有的建築外觀。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正路146號
太麻里文創咖啡館(原台東日式警察宿舍)
警察局長宿舍興建約於1940年,是台東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完整的官邸宿舍,閒置多年年久之修,本來為極待整頓的市區角落,縣府執行修繕後,委由烏龍麵業者經營。今年縣府將建物承租權重新招標,由台東子弟黃朝亮導演精心打造成「太麻里文創咖啡館」,20171223日開幕營業,由出身於太麻里鄉的導演黃朝亮,承租這棟日式老房子,並以太麻里咖啡,搭配杭菊、釋迦等地方農特產,希望能經營成具有在地食材特色的咖啡館。

老闆希望藉由咖啡,帶給大家好的氛圍,把台東的農特產品包裝出來!除此之外,黃導演將自己多年的影視經驗,在店內舉辦蚊子電影院,展演活動等,要讓民眾可以邊喝咖啡,邊享受豐富的台東藝文風情。
 2017/11/27日造訪,但還在持續補強建築當中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福建路307號
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宿舍群
本來要去寶町藝文中心,路上看到很舊的日式房舍,後來得知為「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宿舍群,是日本昭和年代以及官員的住所,共25棟,其中有些屬於雙併建築。在當時,約有30戶人家居住,如今還有8戶有人居住,傳統木造房舍,庭院綠蔭寬敞,算是臺灣地區目前保持很完整的日本官員宿舍,並可從中觀察出在此居住人員的地位,希望執政當局可以保留這些日式宿舍,修復後然後做其他的用途。

台東客家學堂
前身為「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宿舍群」之一,屬於木造結構雙併式建築,是台東市區第一處以客家文化傳承及族群聚會的綜合場所,20167月與客委會爭取修繕經費,將寶桑路40417號、23號歷史建築修繕成為台東家學堂。

寶町藝文中心(舊台東市長官舍)
原為台東市中山路、寶桑路口處的舊市長官舍建築群,1936年所興建的職務宿舍,共有6間日式木造建築。這幾棟日式宿舍全為地面一層的木造結構,包括宿舍、庭園等,形制完整,建築完美,具有歷史價值。
舊市長官舍原本年久失修,整建完成後,將室內空間規劃成小型藝廊、藝文團體交誼室、藝文資料室等,庭院增設小型展演場,不僅可舉辦藝文展演活動,夜間亦可設置蚊子電影院。

寶町藝文中心的建立,不僅改善了市容,也提供一處臺東市民可以休憩、遊戲的空間,並且成為市政資料展示中心及地方藝術家或藝文社團交流、聯誼的場所,當地的居民與外地的遊客皆能來這裡感受老建築新生的活力。


後院特寫
 側邊
裡面的擺設充滿了濃厚的日式風情
掛在牆上的水墨畫、書法作品掛畫
裡面的裝潢為美術館,加上日式風格的房舍,多添一分懷舊與異國風情
上方的牆上為達悟族的拼板舟
離開之前拍一張照片留念吧
中山路190號房舍
中山路164~166號房舍

寶桑天主堂
本教堂為白冷會傅義修士的作品之一,經常取自(當地)自然環境的建築素材。其教堂建築重視日照及通風功能。其設計風格偏向歐洲現代建築,並經常呼應當地自然景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東氣象站
台東氣象站設立於1901年,迄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廣場上的七棵百年老黑松長年陪伴著氣象站,但原有建築老舊,歷經多次整修,氣象局最後選擇重建,僅保留原有的風力塔及地震室。
建築為日式廳舍以複合式木材包覆鋼管為建材,基端採用洗石子,屋簷周邊的集雨器也是一大特色,同樣有濃濃的日本風味,迴廊瓷磚排列,非常有看頭。
去年底修復完工啟用,目前台東氣象站會不定時舉辦天文、氣象等相關活動,增加民眾的參與度,亦對在地氣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大同路106號

兒童故事館(前菸酒公賣局長宿舍與招待所)
1937年,當時可是菸酒公賣局長宿舍與招待所,2003年才移交出來給台東縣政府,2005年陸續整修維護成兒童公園,後來委託給台東縣故事協會管理。內有不少故事藏書,旁邊則設有大型溜滑梯、樹屋、展演舞台等。2016年7月因尼伯特颱風,造成館區受損,目前暫停開放。

主體建築結構,以檜木為梁柱建材,用竹子編成牆壁骨架,再覆上一層黏土、牛糞、稻草混和而成的混土,完全運用天然材料搭建而成冬暖夏涼的房舍,整體而言儘管有受損但主體建築仍結構牢固,難能可貴。
日式建築散發出濃濃的懷舊氣息,營造出寧靜悠閒的閱讀空間,在百年老榕樹的環繞下,多了些大自然的氣息。
園區的另一棟建築,屋況也是維持的良好
園區的樹屋,也是小朋友的最愛
 磨石子溜滑梯,適合全年齡層來玩,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大同路103號/和平街64號

東和外科診所(原泰和戲院->和平戲院)
起初為「泰和戲院」建於1952年,採西洋城堡型的建築風格,在台東湛藍的天空下,頗有地中海希臘的氛圍,1963年由富商何東海接收,改名「和平戲院」。

這家戲院的設計係出自日人之手,敷地與牆壁的設計不惜成本,以鋼筋混凝土構成,地點原屬台東富人賴阿傳所開的運輸公司的倉庫,後來由賴阿傳的第八子賴團生接手經營戲院,
19551月正式開幕放電影,以放映洋片、日片等二輪片為主,是老一輩年輕時的回憶。後來轉手讓給何東海。當時台東的戲院競爭愈趨激烈,好幾家新戲院陸續開幕,電影業繁榮一時,1970年代末期,電影娛樂事業開始衰退,許多戲院紛紛歇業或轉行,而和平戲院在最後雖然祭出一片兩元,頹勢卻再也不可挽回,1985年由「東和外科」承租至今。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大同路150號
福建路天主堂
他們是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至花東設立的天主教堂之一

《向陽樹》/游文富
台東是一塊不同族群交會與融合的土地,創作者以兩端延伸的走道像是張開雙臂擁抱大地與人民,呈現具有綿延深長的樹根之意象,屋頂採用波浪性木編結構,象徵著海浪及山派綿延不斷,生生不息、在地著根、向上提升的生命力。到了夜間,有不同主題之光雕音樂演出,結合國際交響樂及原住民風格組曲,讓民眾有不同的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四維路夜市
號稱是全台東最大的流動夜市,每週日才有營業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