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2A:屏東縣車城鄉-市區&後灣村&四重溪初訪(328)
旅行日期:2018/01/22
(一)
行程的第一天,搭乘國光客運至楠梓站後徒步再搭火車南下至新左營站,再轉墾丁快線開始一連五天的行程。
車城鄉公所
車城福安宮
福安宮號稱全台灣以及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因為據說有顯赫的神威,庇祐鄉里達300年,是恆春當地的信仰中心,正殿安立的土地公像全身掛滿金牌,據說是在清朝曾受乾隆皇帝褒封並賜王冠、龍袍一襲,顯得神威十足是全省最為威風的的土地公。
福安宮前身為「敬聖亭」,建於明鄭時期,當時從泉州來台的先民因水土不服,不堪當地的瘴癘等瘟疫疾病,因此從故鄉將福德正神神像恭迎至此並且建廟奉祀;1788年福康安率軍萬餘南下車城,先剿莊大田之後又平定林爽文之亂,福康安在此勒石紀念,又感念土地公的庇祐於是奏請乾隆皇帝御賜官服、官帽,並改廟名為「福安宮」。
舊車城庄役場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中正路62號
位於福興路2號的古宅
鐵皮屋農村特色彩繪
午餐(珍芳小吃)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中正路20號
接著搭乘墾丁快線到海生館
龜山登山步道
龜山位於恆春半島的西北方,為河流和海浪侵蝕所形成的殘丘地形,山坡緩斜,山頂平坦,高度約72公尺,由於形狀似龜殼而得名。全區以珊瑚礁岩為主,地質基礎屬於更新世中期至晚期的恆春石灰岩地層,山頂視野良好,並在此發現珍貴的史前遺址。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由射寮登陸,以龜山為目營基地。
由此階梯上去
第一展望點,山上展望良好,可以望盡
到達第二個涼亭
周圍車城、恆春的山海景色一覽無遺,左邊為四重溪,還有下方跨越保力溪的龜山斜張橋,保力溪旁邊為射寮棧村社區。
前方為恆春半島大尖山
後灣社區的彩繪牆
后灣橋傍晚景色
黃昏景色特寫
軍事坑道
1871年,琉球船民遭遇海難,從九棚一帶上岸,被牡丹社的原住民殺害,日本以此事件做為藉口,於1874年發動戰爭,由射寮登陸,沿四重溪攻入牡丹社,此即牡丹社事件之後,日軍將龜山事視為重要軍事據點,也因此建造了現今龜山內縱橫交錯的軍事坑道
繼續往海生館前進
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總面積廣達96.81公頃,主要以展現「水」的精神與特性為主,館內規劃區域有台灣水域、珊瑚王國、世界水域三大主題展示館、行政與教學中心、水族實驗中心、服務設施、研究大樓、維護設施、國際會議中心以及學研中心等主要建築區。
本建築作為「海洋生態教育」之主要場域,以「太陽光電系統」結合「鯨魚造型」之鋼骨建築作為設計理念,實現建築整合太陽光電科技應用之美,利用太陽能發電,兼具建築內部採光與遮陰之效果,使本建築物整體具備發電、採光、節省化石能源消耗、環保、休憩等功能;不僅做為經濟部能源局太陽光電推廣之示範,並能創造恆春半島地區新地標。
海生館周邊的海灣景色
牡丹社事件日軍營址紀念碑
位於海生館旁邊的公園,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69人乘船遇風沉沒,生還者漂流至八瑤灣(今滿洲鄉九棚海岸),誤入高士佛社,54人遭原住民殺害,餘12人被救後轉送回國。1874年日本藉此事件以懲兇為由,派陸軍中將將西鄉從道率均登錄琅橋灣,並在石門古戰場與牡丹社,高士佛社原住民展開台灣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之役」。
後灣景觀面
約略傍晚五點從海生館走到後灣風景區,那裏景色非常優美,適合看夕陽的好地方,於是就在那裏等待夕陽西下時刻把最美的一面捕捉下來,即收束本日行程囉!
位於後灣港可以清楚看到海生館與龜山的景色
后灣橋
車城懷恩橋
位於溫泉村內埔路、跨越四重溪的懷恩橋,為通往內埔、南勢湖唯一聯絡橋樑。工務處自2010年4月間起進行懷恩橋拆除改建拓寬工程,新橋樑採預力工梁設計,總長86公尺,橋面淨寬為7.6公尺。重建時因應近年前往四重溪溫泉風景區的遊客愈來愈多,工程處特別仿照吊橋樣式,在橋頭兩端豎立紅色的H型鋼架,橋樑兩側並搭配鋼索造景,增加視覺美感,完工後已變成在地的新地標。
前往溫泉村的沿途景色
四重溪溫泉老街
以前居民出入均沿河川步行,沿途需經四次涉水而過,故稱四重溪。這條縣道199號是四重溪唯一的主要道路,路旁建築目前多已改建,只餘下少量的房舍仍保留舊時外觀。
這裡的溫泉為無色無味、屬於可飲可浴的鹼性碳酸泉,因此又被稱為「美人湯」。在這山海交界的溪畔,體驗四重溪的人文之美!
走訪斑駁的老街、欣賞日據時代的建築,享受台灣最南端的溫泉區
日據時期因昭和天皇胞弟高松宮宣仁親王夫婦來此度蜜月而聲名大譟。四重溪溫泉與北投溫泉、草山溫泉(陽明山溫泉)、關子嶺溫泉並列日治時期台灣四大名泉。1950年四重溪改名為「溫泉村」,2015年起屏東縣政府投入千億,加入日本神社元素,改造四重溪溫泉公園。 2017年起,每年於11月起推出溫泉季,結合藝術燈飾,吸引大量人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