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6A:屏東縣枋山鄉-楓港老街(332)
旅行日期:2018/01/26 (五)
話說枋山
相傳古時枋山村附近有座山突然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來因為不雅,就用閩南語諧音「枋山」代替。
楓港介紹:
1765年泉州人陳玉代率漢人拓墾楓港。之後由北勢寮、水底寮兩地村民移居於楓港村,從事農、漁為生,嗣後人口日眾,始成為今日楓港村。這裡位居環島公路的分歧點(台1線、台9線),為墾丁國家公園與台東的門戶。
楓港每年十月至四月間,強勁的東北季風從楓港出海,有如「落山風港口」,是風港取名由來,「風」變成「楓」則傳說是清朝官員在當時吟詩「我行誰來報忼楓」,遂改名為「楓港」,目前楓港地區分為「楓港村」及「善餘村」。
當地的特產為「蝦虎魚苗」、「芒果」、「洋蔥」並稱楓港三寶,其中洋蔥因落山風的關係,比其他地方的洋蔥更甜更大顆,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
▲自台灣普濟禪寺眺望楓港聚落
自恆春市區向北騎乘23公里終於抵達楓港村囉
先來吃個午餐(大陸小吃部)
地址:屏東縣枋山鄉舊庄路32號
楓港老街
來到枋山,絕不能錯過楓港老街,這裡也是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故鄉,老街歷史悠久,歷史痕跡歷歷在目,進入德隆路即可以看到歡迎蒞臨楓港老街的指標,沿路一直到德隆宮短短不到一公里的距離隨處可見歷史悠久的房子,除此之外,當地的人很熱情,只要詢問它們要去總統的古厝,它們會熱心的帶你去,指標還算明確,不難找到才對,在那天下午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趟老街巡禮吧!
「點亮台灣,從楓港開始」,是小英總統選前在故鄉的宣示,這個長年背負「烤伯勞」汙名的悲情村落,在2016年總統大選後,終於被「總統故鄉」美名取代,讓台灣人重新認識楓港這個地方!
地上有「枋山善餘」字樣,善餘村原屬於楓港村,1955年因人口增加而劃分為兩個村落。
楓港地圖導覽,外面為洋蔥的裝置藝術品
德隆131號街屋
德隆128號街屋
里龍117號街屋
德隆92號街屋
德隆83號
德隆83號民宅旁的彩繪圖樣
馬景濤老家,目前在經營麵店
德隆79~77號街屋
港邊74號街屋
街道都是古色古香的街屋,留下不少歷史痕跡,見證楓港地方的歷史
德隆45號街屋
德隆20號街屋
南平33號街屋
南平35~36號街屋南平40號街屋
後方牆上的伯勞鳥石頭拼貼
往蔡英文總統祖厝的村莊內小路,現在已經成了楓港最熱鬧的地帶,不僅有傳統市場,甚至已經形成市集,有許多販賣當地農特產的攤位在此聚集。
里龍113號古厝,蔡家古厝就在附近
蔡家古厝
二層樓閩南式老磚房,佔地約40坪,屋齡約百年,是蔡英文曾祖父建立,已超過50年沒人居住,但蔡英文年少曾與父親蔡潔生返鄉掃墓,加上父親過世後,墓碑籍貫堅持使用「楓港」,小英總統認定楓港是自己故鄉,兩度參選都特別在楓港誓師。
後院原本廢棄的豬舍已整理為小花園,蔡英文幾年前返鄉和鄉親敘舊時,在園內種下在地原生的楓港柿,並題字取名「楓園」,現在都是遊客必看的景點。
建材使用堅硬火燒磚搭配糯米石灰的斗子砌工法,採恆春半島常見的一條龍方式搭建,雖後續改建多次,但留下的磚塊及木板看得出當年使用的講究。
房間內有骨董的櫃子與梳妝台和蔡英文總統參選總統從楓港出發之合影蔡家古厝裡面的擺設,造訪的當下大門深鎖只能從外面窗戶看裡面囉
接著到後院的百年古井
百年古井
地址:屏東縣枋山鄉里龍109號
楓園由來:
本公園原為一舊式豬圈,2009年間由地主葉次雄老師無償提供社區為期五年,向縣政府申請營造農村新風貌-社區空間矮造計畫,將環境整理後闢建為公園。完成後事鄰近村民泡茶,聊天散步的好地方。適逢蔡英文主席回鄉,葉次雄老師便請蔡主席將此公園命名為楓園。2011年3月13日蔡英文主席於此公園內與鄉親閒話家常,亦敘述其競選總統之理念與抱負,並種下一棵楓港柿作為紀念。在全體鄉親全力支持與祝福聲中,展開由故鄉楓港出發走遍台一線競選之旅,邁向總統府之路
里龍82號街屋
楓港海堤景色
聚落中也有不少房屋都已經斷垣殘壁,原貌幾乎全失
董家古厝
楓港除了王家之外的董家除了董文川外,另一家則是由董九槌傳下來的一個家族。董九槌家的古厝位於派出所的旁邊可說是現在楓港地區最古老的古厝。
董家百年紅樓興建於1928年,建築方式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外觀用花瓶狀鏤空排列而成的欄杆,建築主要以紅磚建造,堪稱楓港地標之一。
地址:屏東縣枋山鄉德隆18號
德隆宮
1914年瑯喬十八社原住民(生番)為害攻擊楓港部落之時,幸遇范府千歲代天巡狩至本地,神靈顯赫,救助百姓黎民,待平定變亂之後,遂尊奉范府千歲爺為主神,並暫時安奉於葉報老先生家中神壇,受眾生膜拜。1926年正式建廟, 1953年再由地方人士黃春輝、李明來、李老誠三人發起重建,並為命名「楓港德隆宮」,1955年三月中旬竣工,主祀范府千歲,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地址:屏東縣枋山鄉德隆1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