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A:台東縣達仁鄉(I)-台坂村(337)
旅行日期:2018/02/11 (日)
台板部落簡介:
台坂村是由不同時期遷徙來的排灣族人所形成的部落,總共由四個部落組成:第一個部落是竹瓦阿屋tjuWau;第二個部落是嘉發那tjuavanaq;第三個部落是佳滿阿恩tjumanges;第四個部落是拉里巴rarepaq,主要族群是東排灣族,尚有傳統頭目家族部落以及巫師祭儀喔!
沿著大溪土坂產業道路前往台坂部落,途中的景色
接著再經過一個明隧道開始有部落彩繪牆的出現囉
百步蛇圖騰的木雕
首先經過一棟木屋
這裡的住家大部分也石板屋為主部落頭目的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坂教會-->為當地居民的信仰寄託的地方
部落的入口迎賓牆,以介紹部落的農產品、部落歷史文化、平日生活寫照為主
來到這裡你可以發現,有些住戶會將他們家的姓氏用排灣族母語寫出來,讓族人可以一目了然這是誰的家,要拜訪朋友就不會迷路找不到囉
這一戶人家將牆壁彩繪成石板屋的顏色,乍看之下以為房子下半部真的是石板屋呢
台坂國小
學校後方的山岳景色
小米(hafay)又稱「粟」,有大粟、小粟之分,大粟稱為「粱」,小粟稱為「粟」。早年臺灣為原住民的主食,就好似「大地之母」供給旅人們溫飽,對原住民的重要性可從各族群的祭典中看出。在各族祭典中,都會出現紮束的小米,甚至做成小米酒、A Bai等,以展現祭典神聖與該民族的重視。將小米純手工製作成吊飾,有「穗穗平安」祈福之意。
金黃色的稻田搭配原住民傳統的舞蹈感謝天神
「Djupelang」有長壽之意
台坂廣播站
tjuveljevelj是這個家主人的姓氏,為「久分勒分」之意
豐富的彩繪壁畫讓人看得會眼花撩亂呀~
利用地圖方式描述他們部落家族的位置
門口的彩繪與雕飾都非常的漂亮
收割小米的彩繪壁畫
裡面有陳列一些部落的文物,可供遊客欣賞
檳榔在排灣族人的生活上是非常重要的,台灣早期嫁娶時用以裝檳榔相互餽贈,除了是交際應酬的必備食物,檳榔也是婚禮上不可缺少的禮品,以往排灣族平民家種的檳榔樹,第一把檳榔要獻給頭目,做為繳納地租的象徵。排灣族的人一直認為檳榔有助於牙齒健康,因為嚼檳榔是口腔運動,也是很好的刷牙方法。但現在有些部落因為現代化的關係,住家四週種植檳榔的畫面已較少看見。
逛了整個社區發現他們在巷弄、街道的彩繪發現,他們不論是布局、用色、意境等每一幅畫都匠新獨具,堪稱佳作阿。
今天來部落的時間比較晚,因此沒辦法逛完全部,有機會的話還會再造訪這個部落,更深入了解他們部落的風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