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B:屏東縣獅子鄉-草埔村、丹路村(333)

旅行日期:2018/02/14 ()
這一篇要來介紹南迴公路經過獅子鄉的幾個部落
新路部落 Yungkilu
為內文社群和射不力群排灣族人混居的部落。
 入口意象圖騰

伊屯部落(Lemiyau)
來自數個家族(全、詹、周、石、侯、柳)由台東paqaluqalu遷徙,經過多次遷徙後來到伊屯定居下來。另外幾個家族(洪、江、何、勝、阮、林、王)是從舊內文,經多次遷徙後也來到此地定居。

中華循理會-雙流教會
這一對男女要親吻了嗎?
前方是丹路部落

(上)丹路部落
「丹路」原始稱為「牡丹路」,為清朝時代獅子鄉與牡丹鄉居民往返古道,日據時代初始是路名,後來改成地名為「丹路村」,現今為獅子鄉第一大村落。部落分為上丹路以及下丹路聚落,上丹路聚落主要是由獅子鄉與牡丹鄉交界第遷徙而來,下丹路則是從tjakuvukuvulj遷徙而來。
▲丹路部落入口迎賓牆
 馬賽克拼貼牆,紫色牆面寫著「獅子鄉加油」字樣
 三個偌大的原住民人頭石像
這是丹路國小的側門,兩邊的柱子,陶罐與臼上面都有貓頭鷹的圖像
兩位部落的小孩與我打招呼
貓頭鷹停在月亮上面

丹路國小
1918年創校,至今剛好滿100年。為吸引遊客並改善校園環境,丹路國小校長吳明宗邀請獅子鄉在地年輕藝術家侯儷帆,擔任藝術人文課程老師,帶領學生及部落青年進行彩繪,內容以排灣族傳統文化、圖騰、日常生活、部落景點為主,打造彩繪校園,將學校的司令台、樓梯間、公布欄等進行彩繪。
校門上面為貓頭鷹的故鄉
小米文化-搗麻糬
在教學大樓的牆上可以看到一些圖騰,例如陶壺、狩獵刀、杵臼等生活器具,還有排灣族常看到的太陽、百步蛇、山豬等屬於他們的象徵。
各種排灣族人的頭飾
學校公佈欄
學校同學參加足球比賽為校爭光的榮譽
上方掛著琉璃珠
景觀水池
學校的司令台,除了描述他們的狩獵文化還有部落生產冬天的西瓜唷
 學校後方有孩子們所繪畫的海洋世界
 蟲羽化成蝶馬賽克
這裡的視野很好,前方的山形看的非常清楚
這些算是較早期的遊樂設施
丹路長老教會
部落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前方巍峨的山景

草埔部落
部落分為上草埔與下草埔聚落,居民主要來自內文社群kudayu以及原居地的五小社部落組成。清代為了方便管理,將原居的五小社統稱為「草埔後社」,後來到了1946年,將後字去掉,稱為草埔,而本村足稱則取閩南語稱supaw。
草埔國小
教學大樓與校園周遭景色
五色鳥
 族人每年都要來慶祝豐收,以感謝上天
 部落正傳來排灣族的旋律,天上鳥兒飛阿飛
  排灣女孩於群山萬壑中歌唱
 馬賽克拼貼畫,呈現出排灣族的特色:太陽、羽毛、百步蛇等圖案
搗麻糬、農耕、唱歌跳舞,再熟悉不過的情景
 描寫狩獵生活
 族人以木架背木材下山
 草埔聚會所,牆壁上為每年豐年祭的盛況彩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