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4:春假高屏單車之旅(I)-高雄市杉林區(338)
旅行日期:2018-04-04
(三)
月光山隧道
經過一長段緩上坡後抵達杉林區
縣道181號沿途的田野風光
縣道181號起點處
新和社區入口意象
杉林火山媽祖橋
八八水災後集來里為災區交通不便,使得建造這座火山媽祖橋。
串聯高雄市旗山區、杉林區和甲仙區的重要道路橋梁,新橋造型獨特壯觀,遠遠看去,像廟宇屋頂屋脊也像媽祖霞冠造型在火山橋野溪之上,媽祖意象將保佑著往來的用路人,獨特的造型也給杉林地區增加一處重建和宗教觀光的新地標,往來甲仙、杉林也更加順暢。
火山橋長280公尺寬12公尺為雙向雙線車道,工程總經費約5億4,700萬元由大陸海協會直接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媽祖聯誼協會」辦理,欽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興建,黎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立源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監造,行政院重建會督導,交通部公路總局協助設計審查及施工監督,高雄市政府辦理用地徵收。工程於2010年底開工,2012年10月底通車,為大陸善款援建工程中金額最龐大,且唯一直接由民間慈善團體所興建之工程。
橋身特寫
回程時候遇見一片向日葵花海
新庄社區入口意象
路旁的社區住戶種植蜀葵花裝飾住家也供人欣賞
日光小林&小愛小林部落
此為日光小林部落,屬「小林二村」,五里埔小林部落為一村,這兩處的永久屋基地,同為紅十字會所援建。下方的小愛小林部落則為小林三村,屬慈濟援建。
日光小林二村以產業發展為與文化並行,發展日光小林品牌與⌈大滿舞團⌋,並與小林一村互助串聯。
與當地居民合影
居民正在剖竹子
日光小林活動中心參觀
大滿舞團介紹
2011年,族人自組了小林大滿舞團,藉由表演傳達感恩之意外,也達到藝術治療與心靈療癒,舞團更肩負文化復振的重責大任,努力在文獻與耆老的口述歷史中,慢慢將大武壠族的文化找回來。舞團預計透過大武壠族古調復振,增加族群認同感外,也藉由古調更認識它們自己的語言與當時的生活方式,期間更邀請大武壠耆老,親自指導古調唱法,使古調更能完整被保存與傳承,也藉每年的小林夜祭演出古調,除此之外,也希望使更多族人學習古調,達到文化保存與傳承的目的。
小愛小林部落
小林村重建將村落分為三處,而位於杉林區月眉里的小林小愛社區有60戶入住位於慈濟大愛園區月眉基地(俗稱「小林三村」),於2010年2月11日落成
社區街道的名稱有感恩路、同力街、憶林街、合心路、和氣街等等這些有關於人性方面的取名,時間會淡化失去家園與失去親友的痛,把握未來的每一天好好的活下去、過平靜的日子,就會很感恩了
永久屋
貓頭鷹裝置藝術品
從遠方拍攝小愛小林部落
民族大愛國小
為遷村後建立的部落小學,校園角落都很有原住民特色,美的元素充斥著每一個角落,在地深耕努力於保存布農族傳統文化,以芭楠花為精神象徵的美麗小學
小學教學大樓
裡面的景觀
愛農教會
活水教會
部落戶外劇場表演舞台
杉林區公所
杉林區公所旁的彩繪巷
利用老屋子牆壁做彩繪,以神仙為主要人物,介紹當地的特產-木瓜
鄉親齊心打造全台最大的好神庄聚落,多了明亮色彩也更有活力
彩神爺彩繪有點像兩個月前去大武鄉彩虹村的彩繪牆

採獨輪單車的三太子
紅磚聚落古厝
介紹當地的特產:番茄、絲瓜、苦瓜等農作物
彩繪牆當然少不了當地為傳統農村的寫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