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5B:春假高屏單車旅行(II)-美濃紙傘的今昔(190)

美濃油紙傘的發展史
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在日據時期的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吳振興延請中國製傘師父來臺傳授技藝;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臺,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

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1960年代前,油紙傘、菸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
1960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不久後由於台灣邁向工業化,由化學材料製作的陽傘,其輕便、便宜、耐用又易於攜帶的特性普遍地取代了油紙傘,使得油紙傘的價值與銷售漸形蕭條,紙傘逐漸沒落。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旅遊業也開始興盛起來,美濃的油紙傘從以前的「民生用品」,走向與觀光結合的商品文化,成為遊客喜於收藏的精美藝品,帶動了美濃油紙傘的另一個春天。

美濃林氏宗祠雙桂第(濟南堂)

林家宗祠是美濃最大的夥房,前有半月池,屋後有化胎。「雙桂」代表的意思是林這個姓氏,其門樓上方的左右,各有一個圓形的孔,入門後可看到一個方型的禾埕,與外面門樓上的兩個圓孔,正好意喻著外圓內方。從門樓外往裡面看,可以看到對面月光山的兩個山峰,形狀像是早年放置毛筆的筆架,代表著子孫勤學與博學。
林家堂屋建築結構為二進式,在正堂裡設有林家歷代祖先的牌位。
正廳內懸掛著一方「文魁」扁額,代表林家出過舉人,確切年代無從得知。
廣進勝紙傘廠-->就在濟南堂(化胎)的後面
「廣進勝」堅持以傳統手法,延續這門藝術,近年因紙傘藝術化,使具有民俗手工特色之美濃紙傘名噪一時。


「廣進勝」他們自家就是製傘的小型工廠,外頭等待將彩繪完的紙傘晾乾
裡面隨處可以見到彩繪完成後的紙傘供遊客欣賞,也供遊客挑選購買
老闆娘正在將一把紙傘定型,選用上好的「竹山桂林」做為傘柄
遊客可以自行動手DIY、彩繪紙傘,費用為1支100元。
傘面的紙張為棉紙,彩繪顏料挑選一般國畫原料或者水彩、水墨(切勿使用廣告顏料!)。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民權路47
接著介紹同樣也是以紙傘為主的觀光園區-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原鄉繫情意,傘緣傳千里」,是秉此原鄉客家的傳統精神,賦予傳統手工藝-油紙傘一股現代使命感的最佳寫照。藉由傘來結交四方朋友,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胸襟,使創辦人李鴻鈞油然升起經營紙傘文化村的念頭,並將理念付諸實現。
基於發揚美濃油紙傘傳統工藝支理念致力於提倡紙傘藝術生命,成立台灣第一座客家文化村-原鄉緣紙傘文化村,帶動家族成員投注許多心力,成為美濃第一紙傘之家,塑造「以傘結緣」的文化村,經數年的籌備,於1994年應運而生,以寬敞的空間與多元化的內涵,來開拓美濃客家文化村的新領域,迎接紙傘工藝的新時代與推動客家文化的新脈動。
原鄉緣文化村,村裡中庭廣場四周圍三合院式的展示空間,右側是客服中心與客家美食擂茶區,左側是製傘區及農特產品展示館,正面是打通的開放式紙傘、絹傘、相關手藝品及童玩展示區。


二樓設有原鄉窯、陶藝工作室及玩陶DIY教室與客家文物館,紙傘文化村所表達的文物,是美濃客家文化的部分縮影,提供遊客多方面的需求
正在做紙傘結構的加工
除了紙傘之外,另外也賣起彩繪扇子、彩繪燈籠來了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中興路一段147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