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6B:春假高屏單車之旅(IV)-屏東縣來義鄉(340)

旅行日期:2018/04/06 ()
古樓村
本社區於1953年自古樓(kuljaljau)舊社遷村勒石立墓現址tjuagaljadje重建部落,族人自1956年陸續遷入部落,篳路藍縷建立家園,惟因地狹及地形之限制部分家戶則遷往cuitik地區(鄉公所所在地),形成古樓村有兩個聚落,社區成立時本社命名中興社區與古樓社區同步發展。
地理位置在來義西北,東以瓦魯斯溪與義林村相隔,南以林邊溪與丹林村相對峙。
古樓社區入口意象
五年祭廣場在這個廣場裡,用石板雕繪著五年祭的過程。
這是排灣族的重要祭典,其中以住在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部落所舉辦的規模最盛大也最傳統。五年祭仍保留著最原始的風味,其中象徵殺人刺到人頭的刺球,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其目的在於祝福農獵豐收,保護部落人畜平安。五年祭後還有六年祭,傳說五年祭回來的神祖,有一部份最好的神靈被留下來,到第六年才送走。

透過刺球祭儀及集體吟歌共舞,達到人神共悅的境地,也促進族人彼此情感交融及部落和諧。有人說「刺球」象徵「求好運」的爭相競賽(早年舉辦刺球活動則有象徵殺人、刺到人頭的意味),被用來拋擲的祭球,主要目的在祈求任何農作物和獵物豐收,也包括對家人及村落所有人皆平安,家畜興旺等的祝福。

古樓部落是少數仍持續舉辦排灣族五年祭的部落,在長達7~15天的隆重盛大的祭典中,具體展現排灣族的宇宙觀、宗教觀及嚴密的社會組織。

部落遷村初期因遷離舊社家園,族人拓荒耕地營生,生活異常艱辛,部落建設在歷任村長各級民代社區理事長、部落領袖等諸顯達人士,共同戮力擘劃族人團結合作慘澹經營建設家鄉,遷村歷經65年部落建設始有今日規模,儘管未臻於至境,卻奠下良好基礎,族人今日能安居樂業,多虧中央補助,塑建社區入口精神意象,維護部落傳統精神與文化價值,改善部落風貌,吾全體居民感於政府德政及部落歷任幹部對社區犧牲奉獻肯定,立碑撰述表彰,並惕勵吾輩謹記前賢營造部落之艱難,益加團結合作,繼續為部落建設發展共同努力。
古樓社區活動中心


部落裡面隨處可見的排灣族特色的彩繪





古樓國小
為古樓村當地的小學,面積約1.14公頃,除了彩色階梯外,非常顯眼的穀倉外觀的多功能活動中心非常特別,都是值得拍照留念的

天主堂古樓法蒂瑪聖母堂
傳統歐洲大教堂和當地排灣族風格融合風格的教堂建築,聖堂內肅穆莊嚴,如果教堂有開的話可以進去教堂裡面,牧師歡迎教友進堂禱告喔!



真耶穌教會-古樓教會-->亦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
相隔不到500公尺又一間非常氣派的教堂,建於2017年4月,位於介於來義、新埤、萬巒三個鄉鎮的交界處,教堂外觀美麗動人、格調典雅又氣派令人十分驚艷,

來義排灣祖靈屋
祖靈屋是排灣族各種祭典祭祀祝禱的場所,透過巫師的祭祀和占卜,與神、祖靈溝通的所在地。祖靈屋諸多禁忌,前往時須多加注意。


來義鄉公所


二峰圳
具有歷史的水利設施,由日人烏居信平1923年日據時代興建,將近百年來一直以地下堰方式取用林邊溪繼續供應台灣糖業公司萬隆農場等地的灌溉用水,以及引水渠道沿線村落居民的民生用水。

 當時建立二峰圳主要原因有三:林邊溪每逢雨季氾濫成災,乾旱的枯水期致使人畜之飲水匱乏,地層遍布礫石加上土層緊密導致開墾困難。
二峰圳集水廊道一景
近來河床降低,疏濬工程重車出入頻繁致廊道受損地下堰體裸露,輸水廊道受砂石阻塞而影響供水,2017年出現停水的狀況情形。屏東縣府立即提撥1800萬元來修復此珍貴水利文化資產,在2017年汛期前完成修復。 

丹林村
丹林社區,位於來義鄉的地理中心,東接義林村、西臨文樂村,北望古樓村,坐落於海拔120公尺的台地上,社區聚落大部分是由「丹林社」和「來義社」和「泰武社」三個舊部落的部分居民遷徙至現址聚合而成。

丹林社的先民,在甚早時期,歷經艱辛,輾轉遷移至海拔600公尺的tjuljebung「丘勒蹦」山區,但因此地取水不易、缺乏天然屏障禦敵,因此再度遷移至calasiv「丹林社」(習稱舊丹林)

 勇士與雲豹率領遷入形成的聚落,部落名 Calasiu 就是英勇威武的意思。
 「丹林社」在日據時期屬於「高雄州潮州郡來義監督區番地」,1945年台灣光復後,政府編定為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丹林巷,至1953年,丹林社居民再度遷徙,遷移至現址,同年底,與「義林社」、「大後社」、「喜樂發發吾社」、「丘瓦發硫社」等部落合併成立丹林村。
遷村紀念碑
1962年,來義鄉行政區重劃,將「丹林社」、「喜樂發發吾社」、「丘瓦發硫社」劃編丹林村,為了推展社區建設,本村柚花分為單林和復興兩個社區,並於19935月成立「丹林社區發展協會」,本社區對外交通便利,尤其擁有一座總長346公尺全省第二長的丹林大橋,是位知名的休閒觀光勝景。
丹林大橋特寫
丹林大橋跨越林邊溪連接來義鄉古樓村、丹林村重要橋梁,舊橋於1993年興建,歷經賀伯颱風損毀修復,莫拉克颱風受到致命一擊,橋墩基礎裸露達34公尺,危及通行安全決定重建。
新橋由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補助1.94億餘元辦理整建與改建,20114月開工,歷經3年後通車車啟用。新橋是預力混凝土箱型斜張鋼纜脊背橋,全長346公尺造型很有特色
 丹林吊橋上遠望丹林大橋
丹林吊橋(又稱為情人橋)
位於來義鄉的丹林部落下方,是部落最靠近平地的吊橋。吊橋可遠眺大武山的青山綠水、觀夕陽的橘紅熱情,別有風味。

自丹林大橋望丹林吊橋

為了積極發展社區特有風貌,特別規劃、營造社區「道路藝術化」、「部落文化中心」、「社區美化綠化」及「登山休閒步道」四大方案執行至今,不僅在傳統部落文化中注入活力、新穎的現代化社區理念,更是營造出多元文化共存的新理想社區。
丹林部落地圖導覽
丹林休閒步道導覽圖,下次有機會再來走他們的步道

 丹林社區活動中心-->部落大小活動的集會場所,也是平常小孩打球遊憩的場所之一



天主教丹林聖保祿教堂
為來義鄉最早開設的教堂,於1958年由黎克義神父建立教堂,當時信徒來自全鄉各村落,每逢教堂活動,如感恩節,聖誕節教堂內往往都高朋滿座。1973年以後各村落陸續成立教堂,才漸漸疏緩擁擠的人潮,2003年教堂重建,改建後的教堂雄偉壯觀,再度成為全鄉教友重大祭典活動共同聚會敬拜的神聖教堂。

社區居民齊心協力完成的彩繪牆,描繪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具有故事性
圖騰上展示的是早期祖先的生活縮影與一些傳說事蹟,讓古老的傳說與美麗的故事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增長而遺忘。



喜樂發發吾社區
本社區是由丹林村第五鄰、第六鄰所組成,於19936月成立「復興社區發展協會」,日後有感於以母語之地名來取名較能呈現地方特色,遂於20019月更名為「喜樂發發吾社區發展協會」。
來義國小
自莫拉克和凡那比兩個颱風後重創後重建的小學之一,經過此校園光外觀就不禁讓人想進去一探究竟
來義國小是個典型鄰近部落的排灣族小學分校,人數不多,看看學校旁的百步蛇圖騰,反映出他們排灣族的特色
 司令台
 教學大樓展現出他們的階級文化、民俗祭典特色,非常的有巧思
 來義國小附設幼兒園
 校園水池造景
 校友丁劉清連與技士徐鵬祥的殉職紀念碑,立於學校草地旁
彈頭形狀的穀倉



喜樂發發森林公園
這座公園原是一片原始森林,為林務局的國有林班地,後來在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中,由國有林班地解編交由鄉公所管理成為原住民保留地,但鄉公所長期未利用管理,因此淪為廢土、垃圾的傾倒天堂,由於社區長期缺乏活動場所,在2002年經由屏東縣政府振興專案補助工作項下,讓社區從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過程均由社區居民參與動手,打造兼具生態教學、自然環境、登山露營、休閒烤肉的場所。

 園區裡面有排灣族傳統石版屋、儲藏小米的小米倉、烘烤芋頭的烤臺
主題意象:太陽之子排灣的榮耀—石板圖騰排灣的痕跡
原豎立於麟洛運動公園內,西元2000年因南二高施工之故而拆除並閒置縣立運動公園內,此協會得知訊息且知係本鄕民之石雕作品後,開會決議移至現址

烏居信平的雕像,為紀念他啟發構思建造當地的水利設施:二峰圳
鳥居信平於1914年任職於屏東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深入排灣族原住民屬地之林邊溪上游山區踏勘流域及記錄水文情況做為水源,建鑿常328公尺之二峰圳「地下堤堰取水工程」。收集地下伏流水,改善每遇洪水期即氾濫成災、枯水期則水源乾竭困境。水路線總長3436公尺,該工程完工後豐水期出水量達每日25萬噸、枯水期每日7萬噸。整年能夠灌溉兩、三千公頃的台糖蔗田。

「地下堤堰取水工程」在台灣水力開發史上擁有的創見包含:水源開發方式不影響原河溪水流、取水工程符合生態、開發水源量大、出水水源潔淨、開發期程短,工程費經濟,就連今日所時型之水利工程也望塵莫及。二峰圳灌渠潺潺水流經台糖公司轄下的萬隆、泗林、林後、南岸、新厝等農場,增進糖業產值,貢獻良多。
附近有二峰圳流經

耶穌聖心堂
為感於原聖母亭設施陳舊及感謝聖母之保佑,的土地是由一隊善心夫婦奉獻而來的,由薛仁吉先生設計並與重建,終於在 1976 1 27日落成啟用,百分之六十的居民皆信奉天主教。


接著我們經過來義大橋到第5鄰社區

丹林村第五鄰:抓發立聚落
「抓發立」的精神堡壘,特別的是石頭上方有社區地圖,可以透過此地圖大約了解社區部落的平面圖。
啄木鳥藝雕坊
天主教中丹林伯多祿堂
社區居民大多信仰天主教,此教堂也是第五鄰社區唯一的教堂

高處眺望整個林邊溪與瓦魯斯溪與丹林村5~6鄰的聚落



義林村
義林村原名加那阿西亞(tjanaasia),於1962年由來義及丹林部落的居民移入形成的村莊。因為居民是由兩個部落所形成,所以取來義的義及丹林的林一字為其村名。而位於義林村的這座山名為加那 V 亞,而此地為鄉公所的所有地,原為工寮。
公園一側靠近義林大橋旁立有一座象徵排灣族團結的「勇士立石」雕塑,為公園的地標,也是全村的精神象徵。

高雄教區-來義鄉聖保祿堂區-義林玫瑰聖母堂
教堂由黎克義神父建立,約有60年的歷史

原裳工作室
1998年由荷蘭英老師創立,早期以傳統服飾圖騰或圖案為主,自創研發設計。目前以生產編織月桃皮椅墊為主,將來配合技術之研發,以月桃編織製作日常用品,精緻化的產品,建立自我品牌,未來朝向產品多樣化以發產部落產業為前提,帶動部落文化產業之興起,活絡原住民部落經濟。
裡面有製作椅墊、記事本、手提袋、籃子、涼蓆、嬰兒吊床、吊飾、筆筒等產品
來義村
1954年間由舊來義村落(Tjalja'avus,漢稱「內杜」)遷至現址,位於本鄉東北邊,東鄰台東縣,西與丹林村毗鄰,北接義林村,南鄰南和村。
 
本村因腹地不足,分為東(Tjanadjaqes)、西(Vuta)二部落。居民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及原住民傳統信仰。人口外流,嚴重影響部落動靜之結構,改變謀生方式,不再依靠傳統謀生方式,大部份從事建築業鐵工之工作。

從屏110鄉道上面遠望舊來義部落
天主教聖若瑟堂-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馬路牆壁上盡是百步蛇的裝飾。來義社區是一個富饒文化研究價值的舊部落遺址,近年常見國內外學者專家前往踏勘,其優美宜人之景致及神秘的文化神說亦常引發遊客好奇前往享受森林浴及文化的洗禮。


部落經過兩度天災的摧殘,有多數的族人已經紛紛搬離這裡,但礙於空間有限,還是有著大部份居民留在部落內。來義社區會定期的舉辦各種活動與演習,社區防避災跨區域交流見學、山林巡守調查資料與文史訪談、有機蔬果栽種培訓班、城市水文見習之旅等等。

還有紀念品店所賣的各式包包與飾品,其實都是來義社區的手工藝品,利用閒置的信義派出所來作為來義村聯合辦公室,並在此設立編織夢想的工廠,來義部落織夢工場就這麼誕生了,聚集部落內的婦女,用包裝帶為原料製作各種飾品、提物袋、包包等,配合來義鄉內各種活動展示,將所得拿來照顧部落受災的老人,讓他們得以老有所養。
   部落群山環繞的景色令人陶醉於其中,歷史悠久的部落值得再次安排一趟旅行來走走
接著往回走,前往泰武鄉的佳興部落
遠遠的可以看到泰義大橋的身影了
 瓦魯斯溪
新泰義大橋
歷經兩年的施工,通過了汛期的挑戰,長一百四十公尺、不落墩鋼拱橋設計的新式大橋,跨越著瓦魯斯溪,進出來義鄉的大後部落只要2分鐘路程,節省了繞路的不便。在壯闊的大武山懷抱之下,泰義大橋不論造型與功能,都顯得特別醒目,為景致增添出風光亮麗的色彩。
 隨著新泰義大橋的完工,風災後族人以工藝拾起的生活新希望,每個腳步都踏實,眼裡也充滿感動,使得部落之美更是教人分外難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