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6A:春假高屏單車之旅(III)-屏東縣泰武鄉(339)

旅行日期:2018/04/06 ()
泰武鄉位居屏東縣八大山地鄉之中心地帶,是東港溪上游及古瓦魯斯溪之間和中央山脈西側,為典型的山地鄉,居於北大武山和南泰武山之間的谷地,由於台東縣有大武鄉,在台灣光復後為了與大武鄉有區分,乃取大之古音「泰」字而成為「泰武」。目前泰武鄉有佳平村、武潭村、平和村、佳興村、泰武村和萬安村等六個行政區域。


「泰武」之名的由來,19461月在泰武村成立鄉公所,因該部落擇音「吾拉魯滋」(ulaljuc),又東面有大武山,故取其大武與泰武諧音,而定名為泰武村,同時以該村為鄉治所在,即正式命名為泰武鄉(避免與台東縣大武鄉雷同)
泰武鄉入口意象

泰武鄉治所在地就是位於佳平部落,昔名為「卡比樣」(Kaviyangan),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名為「佳平村」

泰武鄉公所
懷德亭
 泰武鄉圖書館暨文物館,可惜今天沒開
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百年歷史的學校,環境清幽,多處都是與部落特色有關的彩繪,也是大武山登山口所在處





部落聚會場所
佳平法蒂瑪(新)天主堂
原民信仰的教堂,充滿排灣文化與藝術的地方,整體設計跳脫傳統教會風格,值得一訪
 法蒂瑪聖母堂

武潭部落
由屏106鄉道進入武潭村
 部落山景

武潭部落入口意象
昔名族人稱為「道塔他勒」部落,19358月遷至「阿布丹」(日本名)現舊武潭部落,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名為「武潭村」因為內有一池潭而命名之。

19348月間發生一大風雨,致部落地層下陷,隔年由「道塔他勒」部落遷移至「阿布丹」(Apudan)社,之後人口增加部落建築用地有限,又交通不便,於1953年「阿布丹」社(舊武潭)遷至現佳武潭村。遷到現址,迄今65年。
遷村六十週年紀念碑(2013年8月建立)
武潭瀑布
目前為枯水季,但是周遭風景秀麗、空氣清晰,乾季適合度假戲水的好地方,且周遭生態多樣性高,闔家旅遊好選擇

注意:河川特性屬於荒溪型,河幅狹窄、坡度大、雨季時很容易溪水暴漲,部分地區可能會發生土石崩落及溪水堵塞的情況,雨季時小心前往

無染原罪聖母堂

武潭國小

武潭國小有三棟建築物,某些牆面上有彩繪原住民的壁畫,增添校園的當地特有藝術氣息
學校有一棟建築為「柔道培訓館」,比賽常奪得全國金牌的他們,可說是「南霸天」,孩子們各個揮汗練習、衣服破了就補,即使受傷也是擦完藥、繼續練,他們努力拼搏,為的是奪得金牌夢想成為國手、出國比賽。
除了校園裡五彩繽紛的原民風彩繪外,周遭環境更是讓人陶醉不已,群山圍繞且空氣清新,來這裡走走讓不愉快的記憶得以被釋放出來呢


 連學校的鐵捲門也有當地的原民風唷
眺望整個部落景觀
佳興部落
從古樓村一路走往北走泰義聯絡道路到泰武鄉佳興部落.但沿途已經開始飄雨了,因此只短暫待一下就離開了
佳興村入口意象
昔名為「布樂帝」(Puleti),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名為「佳興村」。1941年前即由現址東南方距六公里之舊佳興遷移至現址。
難得來這邊就來拍一張囉

佳興部落眺望泰義大橋與瓦魯斯溪(跨越泰武鄉佳興村與來義鄉義林村之間的聯絡橋樑)
 人物銅像,表達他們的生活方式
排灣圖騰彩繪

佳興村聖若瑟天主堂,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