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7:台北市士林區(013)

旅行日期:2018/05/19 ()
自台北車站搭乘淡水信義線抵達士林站開啟今天一連串的行程序幕
 先吃個午餐,才50元好便宜阿~


接著在附近租借Youbike到士林地區趴趴走囉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位於士林國小裡面,現在為士林國小校史館與圖書館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前身為「芝山岩學堂」,初設於芝山岩開漳聖王廟內,設立於1895年,為全臺最早設立的學校,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與「八芝蘭公學校」。1904年新校舍落成後,八芝蘭公學校遷至現址。
建物牆體興建於1916年,為一樓式磚造校舍,是校內唯一日治時代留存建築物。目前仍保存當年原有的建築本體、扶壁、舞臺、圓拱窗等;門廊前八芝蘭公學校時期之門柱亦為重要史蹟。窗型尚維持原來樣貌,有1920年代流行的圓拱門窗,講堂建築呈長方形,內部沒有許多樑柱,靠扶壁和窗子協助承受重量。講堂前方還保存公學校時代的門柱及「八芝蘭公學校」字樣。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現為「芝蘭書苑」,也是校內的圖書館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側面特寫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165
士林紙廠
簡稱「士紙」,台灣造紙業公司。前身為1918年的台灣製紙株式會社,其下設有工廠,是台灣最早的機械化造紙廠。
在中華民國時期,台灣製紙與其他四大紙廠合併為台灣紙業,被收歸國營。但在1959年台灣紙業民營化後再度分拆,其中的士林造紙廠改組為士林紙業,現為萬海航運陳家的家族企業之一。
圍牆內的紅磚建築,為昔日台灣製紙株式會社的事務所,廠房四周保留有完整的奇里石砌成的圍牆,推測應該與設廠年代的產物
右邊為紙廠的工廠外部,經過歲月的洗禮,只能從外面的圍牆拍過去,不得其門而入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福德路31號

當時慈誠宮前市集舊時稱為鬼仔市,就是因為交易熱絡,天未亮即有商販往來,車馬不覺,而得此名。爾後至1960年代,此地製造業工廠數為北市之冠,以機械、金屬製品、化學三類工廠最多,也是服飾、紡織業集中區,為帶動台灣經濟起飛之先驅。
士林傳統市場
在早年,還沒有主體建築物之前,當時因為有河道的交通(旁邊的基河路就是基隆河的舊河道),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農產、魚貨集結在慈諴宮廟埕上,從天還沒亮就開始在這裡批發農產品,再到附近的三角渡裝貨,沿基隆河經過番仔溝轉往淡水河,將貨物運送到大稻埕、艋舺等地出售。

然而市場攤販逐漸侵占廟宇用地,於是慈諴宮築起圍牆保留僅存的狹窄廟地,圍牆只能任由攤販使用,為了可以方便管理流動攤販,在1913年正式興建公有士林市場主體建物。
士林公有市場為磚造木架的建築物,主體以紅磚建成,屋頂是木桁支撐,上方突起處則作為通氣窗;側面大弧形的拱窗,使光線可充分進入,創造明亮的空間。
1998年,士林市場就已經被列為市定古蹟。由於主體建物過於老舊及破損,有危及攤商和遊客的安全之虞,於隔年開始進行規劃改建,直到20111225日士林市場才正式脫胎換骨,完成改建重新開幕。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大東路與大南路之間

慈誠宮
慈諴宮的前身為1796年業主何錦堂獻地所建的廟,當時稱為天后宮。1859年,發生漳泉械鬥,芝蘭街也遭波及火焚,天后宮亦付之一炬。舊街慘遭焚毀後,縉紳潘永清力主遷地另建新街,得到大多數街民的贊同,於是選擇在下樹林處建設新街,即今日的士林新街。同時在街區中央規劃為廟址,即現今慈諴宮所在地。
慈諴宮是一座採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配置的廟宇,一共形成5個天井,兩殿之間以過水廊連接護龍,為典型殿堂式閩南式廟宇,主祀天上聖母。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184號
張群故居
張群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這棟建築由現代建築大師-王大閎先生所設計
張群故居落成於1977年,兩層樓的主體建物中,最特別是柱列與清水紅磚,設計著重比例與線條之美,在台灣建物中極為罕見。主建築位於庭院中,整體呈方形平面格局,外觀立面分割規整、比例嚴謹,四周挑高的迴廊也展現王大閎一貫的現代主義風格。占地約300坪,是建築師王大閎繼外交部、國父紀念館後的作品。 
旁邊還有一座小型公園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3781
園山水神社與圓山貯水池
圓山水神社
位於圓山貯水池的右側,建於1938年,為祭祀水神及在建造圓山貯水池時殉職的水道課人員。循著水泥階梯走,來到貯水池旁即可見到圓山水神社,其留有最初建造時的石燈籠、社名碑、淨手池,及一對鎮守神社的狛犬。
 神社主體

 圓山水神社鎮社碑。背面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應是鎮座之日
圓山貯水池
裡面還有一挑高處是「圓山貯水池」,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個重要水利節點,有人稱之為「台北第二貯水庫」,原因是因為當時還有個第一貯水庫是位於公館地區的「台北水源地」,也就是現在的自來水博物館園區。
貯水池的旁邊,有間規模較小的八角形配水井,主要功能是調配出水的水壓和水量。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582號之1(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分處旁的後山坡)

芝山岩風景區
「芝山岩」是一突出孤立的小山丘,因早期抵達的漳州人覺得它像故鄉的「芝山」而命名之,位於士林區陽明山下,是全台第一座考古遺址。地質屬第三紀砂岩老地層,長達兩千多萬年前推積成的海相地層,該公園包含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等史前文化,清代、日據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等歷史文化,芝山岩又可說是一座文化史蹟公園,不但如此,堪稱活的地理教室,人文與自然歷史兼具,豐富性絕對超乎你想像。

芝山生態綠園
眼前的池塘原來是軍方廢棄的油槽,除了窪地土壤內充滿黑油外,四處可見輪胎、廢建材以及鋼筋條。在營運期間,邀請景觀設計團隊共同規劃,希望將此區域營造城北台灣原生水生動植物的生態區,建設至今,油漬漸漸去除,如今可以見到蓋斑鬥魚、翠鳥、南國田字草以及鷺鷥等生物。
生態展示館
芝山岩展示館前身為光復後情報局軍事重地的彈藥庫,館內介紹芝山的自然生態及地質景觀,設有實體的展示室、史前考古走廊,介紹考古的歷程及發現,動物及植物的生態、地質解說、生物解說等等,讓民眾了解芝山的故事。
展示館的設置是保存芝山岩文化的第一步,在參觀過程中,喚起大家對這塊土地的重視與感情,為設置此展覽館最終的目標。


 好大的一個蜘蛛網
展示生長在芝山岩生態園區的各式鳥類




森林小時光,為一個簡餐店,在這裡喝茶、吃小點心,門票可以抵消費,周遭環境很棒,園區逛累的話可以在這裡休息
 繼續往上走
到砲台經過前經過較大的一棵巨榕

西砲台
芝山岩在國民政府時代初期曾有砲兵營駐守,如今空地上的房舍,已經成為廢墟,而在舊軍營的溪邊有一座砲台,目前也僅剩基部的水泥座
站在水泥座上,可以眺望台北的士林、石牌、北投、關渡、淡水等地,也看到蜿蜒的淡水河以及河對岸的觀音山。從砲台邊緣極目四望,左邊可以看到遠方平坦的高地,此即林口臺地,由於林口台地原來為沖積平原,後來因台北縣落成盆地,所以就變成高地,這種地形很平的高地就稱為台地。
時間廣場
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為三級古蹟
位於芝山岩西側,建於1752年,清康熙年間,漳州人由石牌開墾逐漸拓展到士林及芝山岩一帶,為感謝神恩便擇定了圓仔山芝山岩作為建廟供奉,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惠濟宮正殿祀主神開漳聖王陳元光,代表著漳州人的守護神;後殿樓下祀觀音佛祖、文昌帝君。後來又增建鐘樓鼓樓。 
後殿二樓祭祀文昌帝君,在旁邊的柱子旁可見到一支很大的毛筆,名為「文昌筆」
。1872年,潘永清在惠濟宮設宴款待文人墨客,興起手持大筆題字「洞天福地」,這些字後來裱褙懸掛於惠濟宮內,並鑲刻到岩壁上,那枝大筆則懸於文昌祠。



外面可以眺望市區美景
芝山岩隘門
建於1825年,為漳泉械鬥之遺蹟,此門係昔日漳州人之防禦工事,以當地所產食材構築,石城上設雉堞及銃孔。原門有四座,並以東、西、南、北名之,今日現存西門。門內有惠濟宮、大墓公諸聖蹟,門外巨岩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大字,為清代士林名上潘永清所題,闡明芝山岩富有鍾靈毓秀之美。
 蛇蛙石
 門外巨岩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大字,為清代士林名上潘永清所題

芝山岩文化遺址石碑
接著下一站前往天母地區
天母圓環
天母白屋
URS23天母白屋是美軍協防臺灣時期駐臺人員的宿舍,在士林地區興建許多高級宿舍,以使美軍人員有完善的生活環境。這些宿舍外牆為雨淋板、黑色屋瓦,內設有壁爐、外露石壁龕且設有庭院,兼具美式、日式的建築風格。
天母白屋是第一個由社區發起保存成為市定古蹟的URS,臺北市都更處自2012年起持續與居民討論天母地區願景,並透過拍攝兩部天母白屋之社區故事影像紀錄片,籌組「天母白屋籌備委員會」舉辦「天母白屋文化節」,透過各種方式凝聚居民對於天母白屋的共識,彙整各方意見,最後與居民達成將嘗試天母白屋做為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之共識。


「智邦藝術基金會」於20167月正式進駐經營URS23,除保存並流傳白屋既有的歷史記憶外,將致力於激發天母居民對白屋的想像共識與交流,讓大家一同堆砌天母白屋新藍圖。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81巷23號

接著造訪具有歷史的天母古道
天母古道入口意象
 天母古道地圖
天母古道又名「天母水管路步道」是日據時期所開闢的運水路,為引取陽明山湧泉,在此地鋪設水管供給至天母、士林一帶地區,並於沿途設置便道。由於是水源重地及保安林,保存相當原始的保安林且豐富的林相。
起點為日本人遺留的三角浦發電廠、沿途還有黑色大水管及調整井等,沿途林蔭茂密、景緻優美、加以原始林相與豐富生態,步行其間,讓登山客步行覺得涼爽舒適。
道長2.6公里,高度落差180公尺,海拔約120~300之間,從天母端出發先須爬行1300階梯
到達調整井後則為平坦的森林浴步道,除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耳邊還可以聽到黑色大水管內的潺潺流水聲和周遭的蟲鳴鳥叫聲
徜徉於蓊鬱的水源保護林內,除了體驗自然的寧靜與原始之外,古道沿途運水的歷史設施,輔助我們了解天母古道的歷史面貌
下面的小聚落,也是步道中唯一的展望
在這裡休息一回兒

終於走到後山的文化大學,步道狀況佳,前段為階梯較費力,後段為砂石路平緩好走,大約走40~60分鐘即可抵達

URS27M
URS緣起與命名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於2010年開啟了URS推動計畫。URS為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是以都市閒置之舊建築再利用為原點,融入民間創意、注入文創新活力,並帶動城市活化,促進地域發展。為建立推動都市更新前活化使用機制,中央與地方政府跨機構合作,或與民間部門、公營事業機構、市民團體、學校等不同單位相互交流,不斷尋找基地的發展可能。(資料來源:臺北市社區營造資料庫)

2013年,陽明山上的自來水處老舊宿舍群設立一處URS,由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進駐打造這個塵封已久的空間,目標為建立一處山與都市生活連結之處,希望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交流的空間平台。

 不定期舉辦展覽及音樂會等活動。屋前木造平台、屋頂步道等融入地景設計,新與舊巧妙結合,是一處保有綠意與古韻的創意空間。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凱旋路27號
文化大學後山夜景
在文化大學的門口旁邊就是夜景區了,非常的漂亮,視野遼闊可以看到整個台北市區的夜景,適合三五好友一起夜衝和情侶檔約會的好地方唷


晚餐時間(感恩麵店)



完晚餐後搭捷運回到台北車站,再到台北轉運站搭國光客運賦歸竹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