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南投縣草屯鎮古蹟巡禮(253)

旅行日期:2019/03/15 ()
早上自台中朝馬站搭乘國光客運南下至草屯,然後再到草屯鎮公所租借一台單車,開啟今天一連串的行程囉!票價還蠻便宜的:))
國光客運草屯站候車站牌
接著就到草屯鎮公所租借單車,到志工服務區填寫相關聯絡資料、押一張證件,即可免費租借,然後在他們下班之前歸還車輛即可,非常簡單。

注意:鎮公所提供的休閒單車只能在他們上班的時間才能租借,假日無法租借
草屯鎮公所提供的觀光自行車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一街8

月眉厝龍德廟

龍德廟位於草屯鎮貓羅溪碧山岩北側,為南投境內唯一主祀保生大帝的古廟。龍德廟初建時為小祠,相傳於1785年左右,由林浸所建,1803年廟宇損壞稍事整修;1849年當時總理林文梅倡議重修,於1851年竣工,歷時兩年;1898年發生大水災,貓羅溪氾濫損毀護廊,至1904年才由林月明、林憨等人勸募重修。1919年、1952年先後重修拜亭;1959年八七水災與1960年的八一水災再次摧毀護廊,至1976年由當地仕紳林瑞君等人倡議重修,於1977年修復完成。1991年重修古蹟建築本體,並且墊高廟基與增建右後廂房,1993年完工。1985年指定龍德廟為三級古蹟。
建築主題為單進三開間格局、兩護龍帶拜亭的橫展式小型廟宇,燕尾翹脊,主要建築材料為烏磚、木及石材。
 正廳有1864年的「刑期無刑」匾,是全臺灣第1件獲得中央指定的私有古物,見證了清同治3(公元1864)北勢湳之亂;另有同治12(公元1873)打造之石香爐等文物。
廟庭南側有一棵古榕樹,村裡發生洪害時,屢為庄民攀登避難之處,由於多次救了村民的性命,因此備受村民崇敬,並尊為神木,立祠「榕樹公」奉祀


 廟後方,有一塊石敢當,也同列在古蹟之內,有助鎮風避煞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1158號
草屯太清宮
1965年籌備興建,直到1971年完工啟用。主祀太上老君、暨太白真人,是台灣少數奉太上老君為主神的廟宇,由於信徒眾多、香火鼎盛,式草屯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太平路二段114號
敦和宮-全球最大尊財神爺
一座主奉財神玄壇真君的道教廟宇,建廟於1816年,其中以銅製162尺(約50公尺高)的趙天君財神爺像安奉於七樓頂最具特色,面對國姓方向與九九峰相望,相當高聳右壯觀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趙天君武財神銅像。
 主祀武財神趙公明,其他陪祀的神明還有天上聖母、城隍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等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敦和路74

繼續敦和路(西向)騎乘,抵達北投社區
細說北投埔
北投原係平埔族所居。1670年國姓延平郡王,親統三千眾入山討番,後囑部隊引進同鄉入山開發。前清康熙間,福建漳民入墾。雍正三年朝議開放平埔曠野鹿場番地耕種,於是洪、林、李、簡、蕭、莊等諸姓陸續開墾北投埔,逐漸北投乃成為商賈中心。乾隆年間成為入山之主鎮。嘉慶元年胡知縣履新,民風改革,於是發起創立朝陽宮
為北投新街石敢當,當地的古物地標,也是鎮煞避邪用

北投朝陽宮
由草屯四大姓(洪林李簡)共同在1797年建立的古廟,廟座西向東為北投新街的中央信仰主祀天上聖母,廟宇為縣定古蹟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史館路239
登瀛書院
清代草鞋墩地區培育人才的登瀛書院創建於1847年,占地500坪,翌年底(1848年)竣工,書院招收北投堡子弟,授予讀書、作文、作詩等課業,以參加縣考為目的。共高中十九文武秀才及文舉人簡化成,素有「秀才窩」之美譽。
古蹟建築格局上,書院坐北朝南,為單進三合院格局,屬華南式建築。正身三間堂為講堂,大木結構為三通五瓜抬樑式架棟,屬於漳州風格;中脊上的翹脊剪黏,揚捲的龍姿身形跟屋脊燕尾曲線,匯成優美線條。
 院名源自於《唐書》,唐太宗「十八學士登瀛洲」的故事
書院中主祀文昌帝君,陪祀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等五文昌,並供奉朱文公、魁斗星君牌位。神龕上方懸掛多幅古匾,其中「文運重興」是西元1926年整修時所獻,而「學教敦倫」則是創建時所懸掛。
左護龍為山長房、文物房;右護龍為肄業房,左右護龍均有轎間。
埕前的有聖蹟亭(又稱為「惜字亭」)

面向外面,有百年芒果樹,一左一右守護著書院
登瀛書院碑立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史館路文昌巷30號

敷榮堂
專程前往再訪,於開放參觀時間內卻大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無法目睹裡面真實面貌,非常可惜。

建於1928年,宅號取自王羲之的「脩植桑果,今盛敷榮」,以及許敬宗「百卉敷榮」,期許門第子孫能夠繁茂榮榮。
敷榮堂本堂係座北朝南,正身七開間,帶五開間護龍之三合院格局。敷榮堂門樓東南向望遠玉山。門外為月眉池,樓分內外哉、中庭及後院,庭內花木繁盛,春秋兩季花香瀰漫,庭中馥邪芬芳,心醉迷人,桂花清香之氣尤為突出。

此為仿巴洛克式風格及綠釉花瓶裝飾,工藝非常的精美
從圍牆外窺探後方的敷榮堂,可以發現三合院不僅有日式清寂淡雅園林風格,又有雕工繁複華麗、深諳的閩南特色,實屬東西合璧的工法

敷榮堂建築以閩南傳統為基本,加以17世紀流行的西洋巴洛克風格,更融合日式建築的造型、建材與工藝,成為當代最具特色的指標建築。後來被登錄為南投縣精美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看了建築物本身設計真的實至名歸阿!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芬草路二段752
往草屯交流道的方向前進,位於位於芬草路三段與墩煌路三段(中投公路)交界處旁邊有一個小型公園,有「歡迎蒞臨草屯鎮」字樣的石碑,旁邊還有一家人的雕像,爸爸拿著稻穗、媽媽抱著小孩,下面寫著「以農立國」等字樣,還有一幅農村景觀的插畫,下方還有一口古井
 前方有一台灣形狀的裝置藝術,非常的有趣
洪氏祖祠燉倫堂
燉倫堂建於1824年,為三開間二進兩廊建築,採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形式,祖祠坐東朝西,倚靠九九峰,面向故居地大陸漳州,大木結構乃依循漳州的風格,門窗依循的做法多漆為黑色,沒有鮮豔的裝飾和彩繪作工,呈現出一種古樸與家祠的莊嚴氣息的風格。

位在南投草屯鎮的燉倫堂是為草屯洪姓大族所建,除燉倫堂之外,同屬洪氏家族的還有燉煌堂、燉成堂與洪氏家祠。燉倫堂因無大肆重修之紀錄,故仍然維持早期建築的古樸風貌。
門雖然為緊閉的狀態,但將紅色的布條打開之後,就可以進去參觀了,非常的感謝洪氏祠堂的人讓遊客能夠入內參觀,參觀完畢的時候記得要將布條綁回去才離開喔!
傳統紅廟黑祖厝的外觀
祠堂的中門關閉、兩側門開著,中間紅色門板上為彩繪門神

正廳中央神龕,祀奉洪氏祖先的牌位。堂內的彩繪是中國三十六孝的故事與吉祥意涵的插畫,大廳懸掛著「進士」的大匾額,整個祠堂的氣勢仍可想像當年洪氏家族的顯赫。

 燉倫堂外的建築形體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加老路364

接著驅車回到草屯市區,圖為草屯園環
還車後就到市區吃晚餐囉



接著再走到國光客運草屯站等車,正值下班時間,車輛延遲了半小時,最後在晚上六點十分上車賦歸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