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4D:澎湖縣馬公市(IV)-澎湖觀音亭園區&2019年花火節閉幕式(354)
西瀛勝境牌樓
為澎湖地區與228事件相關之紀念物,創建於1947年。228事件造成台灣的混亂與嚴重的傷亡,澎湖因各方處理得宜而未受波及,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為紀念蔣主席此舉,澎湖各界會商決議撥出部分宣慰金興築中正公園,並新築「西瀛勝境」牌樓。
「西瀛勝境」牌樓,碑文上方有國民黨黨徽一,由當時的馬公要塞司令部史文桂司令所撰。兩側石柱各安置石碑一面,記錄228事件在澎湖的梗概。(下圖為其中一面石碑)
觀音亭海濱公園入口牌坊
海豚亭
正式名稱為「澎湖獅子紀念亭」,坐落於觀音亭畔。係由澎湖國際獅子會第十二會長許金柱倡議,聯合原籍本縣白沙鄉赤崁村之高雄市國際獅子會會長楊壬辰先生,共同倡議捐資興建。由澎湖旅高人士高耀通所設計,並得高雄市國際獅子會姐妹會日、韓、菲、港等七處獅友及澎湖國際獅子會之兄弟會台中市金龍師子會、屏東潮州獅子會同為後援,踴躍捐輸,於1979年破土興工,翌年竣工,並於1998年重修。
望潮亭
澎湖觀音亭
1696年所建,主祀奉觀世音菩薩,為澎湖著名「闔澎三大古廟」之一。自建成以來歷經數次重修改建,現為面擴武開間兩進建築,外型威猛,台澎地區僅此一對。每年各地信徒於觀音佛祖成道紀念日、春節等皆可見到眾多善男信女來禮佛祭拜,為澎湖居民心中重要信仰中心。近年來觀音亭園區陸續設置遊憩設施供民眾使用,也是澎湖花火節活動場地,為澎湖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現今澎湖觀音亭外貌乃奠基於1925年,由大木匠師謝江、謝自南父子的設計;格局為五開間兩進落,俯瞰廟身呈現正方形,穿廊兼具護龍與迴廊的功能,且左右護龍後方各置鐘鼓樓的格局,當時放諸全臺灣係較為罕見。
觀音亭拜殿
「大慈悲」匾額為光緒12年(1886年)署通判事程邦基所贈
旁邊有一口百年古井
西瀛虹橋
觀音亭前的西瀛虹橋建於2004年,為全台第一座專供行人步行觀光的鋼拱橋,橋身全長2百公尺,橋面淨寬4.6公尺、最高處橋底距海平面約15公尺,橋身設計彩色霓虹燈,夜間照明色彩正是虹的原子光譜,加上觀音亭向有西瀛勝境的美名,於是拱橋命名之。
此外,西瀛虹橋是近年來澎湖花火節施放的地點,除了霓紅燈的顏色以外,加上煙火色彩的襯托更是讓澎湖夜晚的天空增添了美麗。
夜間彩色的西瀛虹橋
6/27這一天參與2019年澎湖花火節閉幕場次,單日吸引約30,000人以上的人次來這裡觀看煙火,很多民眾很早就來卡位,由於製作單位的用心,讓我們可以看到精采的煙火秀,將今年花火節畫下完美的句點。
▲澎湖花火節活動主舞台
※澎湖花火節由來
2002年5月25日,澎湖外海發生「華航空難」,衝擊了澎湖觀光產業甚鉅。澎湖縣政府為提振觀光,與華航合作舉辦「千萬風情在菊島」活動,在農曆七夕當天掀起第一波高潮。自2003年起舉辦第一屆「澎湖花火節」,至今已經16年。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間,於澎湖馬公舉行觀賞煙火的大型觀光節慶活動。今年(2019年),觀光人次約42萬,為歷年來觀光人數新高。 活動日期4/18~6/27止,,於每週一、四的晚上九點於馬公市的觀音亭施放煙火,共計22場次。只要是風向平穩,就會出動上百台的無人機搭配煙火做燈光展演秀
▲2019/06/27 澎湖花火節閉幕場剪影
煙火的開頭為200架無人機表演,第一幕在空中排出「澎湖」字樣,同時,開場音樂放送著不捨的情懷,無人機也隨著變換隊形,不斷秀出滿滿的海島意象。
七美的雙心石滬
帆船
我愛澎湖
接著就是一連串煙火的施放,讓在場的遊客驚呼連連
澎湖花火節完美落幕,明年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