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6C:澎湖縣西嶼鄉(III)-二崁聚落(356)
二崁村介紹
是西嶼鄉最小的村落,座落在漁翁島東岸的ㄧ個小凹地中,聚落東西兩邊各有一高地,故稱二崁(崁是高地的意思)。全社區由單一姓氏-陳氏宗族組成。
二崁聚落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聚落的空間形式仍保有許多傳統特色,空間分布上並具有調節氣候的益處,其意義在保存漢人開拓台、澎的一個足跡,將原有的生活文化、民俗風情也繼續傳承下去,2001年在澎湖縣歷史建築票選中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更成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首先前往國定古蹟-二崁陳家古厝造訪
二崁陳家古厝
二崁陳宅位於二崁村六號,清朝順治年間,金門下坑人陳廷益在此定居,使得二崁後來成為「陳家村」。二崁陳氏宗族下分四房,陳嶺和陳邦為兩房裔孫,兄弟兩人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中藥鋪學習藥理,後並創設「元益藥鋪」,在台南府郡是眾人皆知。清宣統年間,兄弟兩人返鄉興建二崁陳家大厝,開始只興建現在的二進、三進部分,第一進則是到1912年才完工,現今門額題字「嶺邦」,即以兄弟兩人之名為記。
陳宅位於二崁村中央的位置,座東朝西北。建材選址於此,有避冬季強風之功能,陳宅規模正面寬12.1公尺,深度30.7公尺之狹長格局。門廳、客廳、後廳三落之間皆以天井串聯,其功能除了增加戶外活動空間外,虛實的光彩變化使空間富饒趣味。口字型的傳統合院配置型態,形成宅內外動線縱橫交錯,大廳前之子孫巷,透過小拱門與鄰舍聯繫,具有逃生系統的防禦功能。
陳宅的構造方式採用當地咾咕石與玄武岩為牆身,支撐屋頂結構。由於陳家崇尚文風,因此安排書畫彩繪、交趾陶、彩繪磁磚、泥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豐富為題材,彰顯詩書傳家的生活意涵。故而陳家傳統工藝之美,在民風淳樸之澎湖及二崁地區,仍屬少見。1988年4月25日,政府為保存二崁村古聚落群及陳家大厝,特別指定二崁陳家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以宏揚澎湖傳統民居之建築特色。
首先從這裡的巷道進去
建築形制為三間三進宅院,屬閩洋折衷式樣建築。
陳宅第一進大門山牆有雕花與鳥獸,非常精美的雕飾
古井設施
展示在第一進大門旁的兩輪人力車
在逛二崁聚落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老師託付給我的任務-幫她買二崁傳香補充包,於是詢問一下當地的居民之後循著指標就找到這裡。
二崁傳香的由來有二:
(i)早期原鄉的人從金門到澎湖,撘乘著舢舨船過來,船帶動了人潮,人民為了飲水思源,並取「傳」與「船」的諧音,作為傳香的名字。所以二崁傳香還有另外一種寫法──「二崁船香」。
(ii)薪火相傳,大目船上乘載著傳香,點燃後的傳香隨著大目船,將歷史及環保的觀念,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這棟美輪美奐的傳統住宅就是了
草本薰香味撲鼻而來,看到外面一簍又一簍的線香正在享受日光浴,這就是二崁的伴手禮-二崁傳香
二崁傳香
每一根二崁傳香都是純手工製作,傳香的材質包含天然菊、艾草、山芙蓉曬乾後,研磨成粉狀,並用手搓成炷香後並包裝
使用方法為把一根香插在船的香座上,再使用打火機點燃即可,大部分住家使用的人會擺放在家門口、桌上或桌下等地方。傳香點燃後,會散發出自然草本薰香,不僅可以驅蚊、還有鎮煞、避邪的功用,每一個製作環節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並加以創新而成的商品。
陳列一些古董商品,有留聲機、書法扇子、還有帆船等物品,牆壁上
這些都是村內老人家揮灑藝術天分所捏塑的大目船與舢舨船,船身風格因不同人捏造而風格迥異,並且還印有「二崁傳香」的店家標章,這些做好的白色船座都等待彩繪當中喔。
船香專屬香座,為手工製作而成,有各種的船身圖樣任遊客挑選
船包型傳香包裝
二崁杏仁茶
二崁過去不少先民從事中藥材買賣事業,留下諸多中藥事業知識,對於杏仁的鑑賞知識亦然,能挑選出品質極佳的杏仁,以古法將杏仁果實手工研磨製成杏仁茶,在經過熬煮後散發出自然香氣,杏仁茶具有保護氣管、清肺潤喉、養顏美容功效,許多原本不敢喝杏仁茶的遊客,在聞到陣陣天然杏仁香並嘗試之後至此愛上二崁杏仁茶,成為二崁另類古早好滋味。
跨入杏仁茶館,即刻一股濃郁杏仁香氣迎面撲來,可以看到內部的囍字窗、窗戶兩邊還有兩側的山水畫作,上方的門楣為書卷,圖寫「蘊杏」,全名為「蘊杏居」。
二馬豆花店
二崁學堂
陳家祖先開藥館,因為學習製藥需要先學識字,因此蓋一座學堂供子弟讀書,使得二崁是澎湖識字率最高的村落
褒歌的內容有許多和醒事、勸世有關
外面有一口古井
二崁漢藥紀念館
褒歌館
修復保存的閩南式古厝其中一棟,外牆上有幾片紅瓦,書寫著以閩南語發音的二崁褒歌,可惜來的時候已經晚了,大門深鎖,無法進去裡面一探究竟。
褒歌的內容大多以常民生活中點滴片段為素材,農耕魚忙、四時節慶、人情冷暖、乃至於男女情愛滿腹牢騷,祝禱或鬥嘴都可成為褒歌題材,只要有情欲抒,四句成對,即興發揮都可以來上一褒,因此褒歌文化儼然成為二崁最珍貴的文學資產。
二興牆是當年村落對外防禦用的石牆,牆上還有射擊用的槍眼
旁邊有一口古井
二馬豆花,可以看到民宅外牆壁均使用珊瑚礁岩堆砌而成
賣冰品的地方,樸素的外觀並沒有很多雕飾
沿途有很多店家市集,都可以停下來看看
陳氏發源於穎川群,普天之下的陳姓群望便是「穎川」,為陳姓家族的標幟,用做陳姓的標記便是穎川堂,用作陳氏家族的標記便有「穎川衍派」、「穎川世家」、「穎川世澤」
白色單調的牆面增添了色彩,並且黏貼裝飾品,更添加藝術氣息
來推廣一下這位老闆娘的仙人草汁,非常好喝
繼續走訪周遭的古厝群
珊瑚礁岩石推砌而成的外牆
這家也是在買軟綿豆花甜品
二崁老派咖啡館
接著就來到了鄉長之家
二崁鄉長之家
村內子弟陳堪曾任該鄉第1屆的鄉長寶座,後代子孫為緬懷其任內對地方諸多的貢獻,特於舊居前方懸掛1塊「鄉長之家」牌匾。
斑駁不堪的老屋經過店家進駐,並將外觀加以打造,成為遊客必來之地
各式各樣的甜品任君選擇,除了看古蹟也可以嘗到當地的美食
牧羊人CAF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