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A:年度南投旅行-水里鄉行腳I (車埕地區+石觀音風景區)
時間:2019/11/06(三)~11/07(四)
使用之交通工具:總達客運+單車租借
6333公路客運核定票價:166元(經國道三號)
Day 01 車埕地區+石觀音風景區
水里車站(鐵馬驛站)à車埕老街à明潭水庫à水里水橋à大觀古隧道à車埕社區發展協會à明湖水庫觀景台à大觀發電廠參觀à石觀音(吊橋)à車埕老街à水里市區(晚餐)à3952背包客棧
去程:09:05(台中-中興-水里)線,11:25抵達水里車站
住宿點:3952背包客棧:水里鄉中山路二段90號(背包客棧1床400元)
水里火車站
接著就出發到車埕囉
12:15 車埕風景區入口
12:28 儲木池
這裡坐落一座很美的日式咖啡廳,遊客可以坐在裡面喝差一邊賞景,很享受的感覺
木茶房(儲木池前面的餐館)
12:44 到車埕老街的車埕小飯店吃午餐
吃完飯之後繼續逛車城老街
車埕車站,建立於1922年,站房因921大地震受損,2001年7月21日重建完成
「埕」是台語的「場」,昔日埔里糖廠於1916年始以台車運送糖到車埕車站將生產的糖運出,在車埕車站前有許多台車停放,站名因此而來。
鐵道文化宿舍群
約建於1929年,當時鐵道宿舍是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統一由日本匠師指導在地工匠配合就地取材施作完成,故原有屋架保有當時的精細木作以及歷代整修的痕跡,相當值得紀錄與研究。整建過程除了空間復原之外,建物本身也具有歷史建物教育題材,深具意義。
三元宮
廟宇外面的彩繪牆
車埕木業展示館
水里鄉農會、水里真梅館,可以在這裡買些吃東西(茶葉蛋、冰棒、冰淇淋)還有梅子食品,或者紀念品回家
警局旁邊具有歷史意義的木造房子
車埕這裡也有7-11超商
明潭水庫
建於1915年,為了興建大觀發電廠,拓建一條鐵道用以運送工程物料,此鐵道便是集集支線的前身,而大觀古隧道則是當年鐵路線上的隧道。隨著電廠興建完成,便將車埕至發電廠間的鐵道拆除,改闢為公路。至1981年明湖水庫興建後,公路被淹沒,隧道也因此不再具有交通功能,但卻成為蝙蝠的棲息所在地,為遊客尋幽訪勝與觀察蝙蝠生態的遊憩據點。
也是水里的秘境之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橋樑,目的為將大觀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以壓力隧道方式接引到鉅工發電廠再次利用。
兩側各有五個溢水孔,當發電機組無法完全吸納引入的水量時,過剩的水變從兩側的溢水孔排出,如同瀑布洩流而下,蔚為美景。
水里水橋旁的隧道

明湖一號隧道
車埕休閒農業區(又稱車埕木馬道)
這裡曾經使用木馬軌道載運貨品還有人群
目前園區有親子課程教小朋友做小椅子、筆筒和提煉檜木精油,還有體驗刨木的樂趣唷,是戶外教學的好去處
這裡空氣很好、草地乾淨整齊,也種植很多花草樹木,是觀光客坐車中途歇腳的好地方!
明湖二號隧道,過了隧道後就抵達明湖水庫
遠遠的可以看到具有百年歷史的大觀發電一廠(又稱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
接著我們到大觀發電廠來一探究竟
大觀發電廠
太平洋戰爭末期,本廠於1944年10月與1945年3月時候,先後兩次遭到盟軍轟炸,屋外開闢場嚴重破壞,發電限於完全停頓狀態。台灣光復後,隔年五月台灣電力公司成立,由於復健需要對電力需求迫不及待,在既無外援又無外匯的情形下,自電力系統中拆除適合本廠應用的變壓器、油開關與避雷器等,終於在國人主持下,迅速修復,成為光復初期全島供電的主力。設備容量約佔當時全系統37%,對當時安定社會、穩定經濟、振興經濟,貢獻良多。先總統賜名大觀,因此即更名為大觀發電廠。
濁水溪流域水力電廠分布示意圖
遊客中心外面的大觀二號船隻模型
接著我們就驅車到石觀音風景區
吉仙宮
吉仙宮地下室供俸的石觀音非常靈驗,在這尊石觀音像下有活泉不斷湧出,此活泉被稱之仙水,來此參觀遊覽的人都會順便取些仙水
石觀音吊橋位在縣道131上面,位於新興村與五城村交界,是一座連接131縣道和吉仙宮的吊橋,經過車埕、明潭及明湖水庫等風景名勝後,繼續前行約十餘分鐘即可到達。石觀音吊橋的造型相當特殊,兩端是由石頭砌成的高聳石柱,橋身則是以鋼鐵與懸吊鋼索所組成,站在橋上可眺望綠意山巒,往下可俯瞰潺潺流水,風景秀麗宜人。
傍晚回到水里市區吃晚餐,結束第一天的行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