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07C:台灣燈會在台中(03)一后里花博園區A8~A13燈區

 A8區:台中市29區特色花車燈區

由各區公所辦理裝置29座特色花燈車,搭配光環境展現台中市各區不同的人文特色。

中區花車

北屯區花車

西屯區花車

龍井區花車

后里區花車

石岡區花車

豐原區花車

梧棲區花車

霧峰區花車

和平區花車

外埔區花車

新社區花車

北區花車

東區花車

沙鹿區花車

大肚區花車

神岡區花車

烏日區花車

西區花車

南屯區花車

南區花車

太平區花車

東勢區花車

清水區花車

大雅區花車

大甲區花車

大里區花車

大安區花車

A9區:好市共榮燈區

本燈區首度串連臺灣東西岸及離島,匯聚全臺10大城市的創意與能量,邀請您一同穿梭在璀璨燈林中遊臺灣。

桃園市的大溪老街巴洛克風格建築




新竹縣以客家花布及義民祭常出現的彩繪神豬,展現在地特色

雲林縣以「詠春轉旺」發想,讓廟埕前的石獅子、紫斑蝶等,帶給大家新年好運氣

雲林古坑咖啡也是遠近馳名的

台南市政府獲邀於好市共榮燈區以燈和各縣市進行交流,分別為鹽水區主題燈組「走入時空,隨光呼吸」、後壁區主題燈組「反璞歸真,無米樂天」二大主題燈組,將鹽水區一年一度的鹽水蜂炮與後壁區即將舉辦的國際蘭展活動、景點、在地美食、農特產等,透過花燈的光影藝術勾勒出來。


高雄市以近百年的歷史痕跡與現代城市發展相互輝映,讓民眾一睹城市風華

宜蘭縣-「溫泉生命之樹」

花蓮縣-浪波潮動,來自山林和海洋的禮物

一整群的飛魚搖曳身姿優游穿梭,最後逐漸走入由植物纖維編織的層層風帆之中,由外入內,迎面而來是充滿生命力純淨而往上升起的光,以及內部隱隱發出的海洋波音!


台東縣運用「圓」的花燈,象徵人與環境生生不息、兼容並蓄

金門縣的戰地風情與其自然景觀特有種



A10區:軍事燈區

以軍事碉堡為入口意象,裡面有台灣陸海空三軍的戰車、戰艦、軍機呈現出軍人精神的象徵

以碉堡為燈區入口,搭配士兵的迎接,讓遊客能夠強烈感受即將進入到軍事燈區的期待感

保家衛國大兵:

以陸軍意象為主題的詮釋,象徵國家士兵保衛國家的印象。Q版陸軍大頭兵呈現動態展演,雙手擺動加上頭部轉動的呈現方式,趣味性十足。

M41D戰車

乘風破浪

呈現方式以前後移動高低起伏,為海域防禦第一陣線打造特別意象。

騰雲無人機

由我國自行研發完成的大型無人機系統,具備自主起降、多機導控、聯網導控與即時影像傳輸等功能,可於日/夜間執行各種軍/民任務。


保修戰士

「乘風破浪」迷彩燈組


A11區:好神宗教燈區

陳列台灣各個宗教特色的花燈,象徵台灣多元宗教共榮並存,燈區裡面壯觀又霸氣的「法船」與「傳統工藝船」是這個燈區最大的亮點喔

十字架射出無數光芒

媽祖燈區-天壇


天帝教


傳統工藝船

壯觀又霸氣的「法船」


台中市佛教會





燈籠組成的金字塔,外面還寫個「春」字


耶穌與綿羊(耶穌是牧羊人)

A12區:新囍同歡燈區

以新住民文化為特色,主燈「融漪」是雙人相擁形塑成的台灣圖像,象徵台灣社會及家庭對新住民的愛與包容,並以婚禮為特色,打造出不同於其他燈區的浪漫感受







A13區:漫遊客家庄&客家特色產業展售專區

位於「森林園區」與「馬場園區」兩個園區的中間通道,為A13「漫遊客家庄」燈區。燈區規劃以台中市的「母親之河–大甲溪」為主軸意象,結合大甲溪流域所流經的和平、東勢、新社、石岡、豐原等5個客家重點發展區,以一區一特色概念營造各區節慶文化、產業特色、人文景觀、族群融合或聚落發展源流等元素,運用藍染、竹編、鉤織等技藝結合科技燈光,展現「母親之河」大甲溪流域風華。

此外,位於后里馬場園區的「客家特色產業展售專區」,以「形塑台三線」、「母親之河-大甲溪」做為佈置的兩大主軸。

台中山線五個客家重點發展區是高經濟農作產區,因此入口意象設計採用形狀似水梨又柿子、橘子或蘋果的造型,整體景觀有花果廊道的範圍。

台中市和平區:「縱橫原客」

以竹編工藝展現山川曲折蜿蜒,形塑大甲河在崇山峻嶺之間川流不息,並以原、客花布交織象徵融合的人文景觀。

主燈:「手護客家」

以客家母親沾滿馬藍染料撐起幸福家庭的手,象徵台中母親之河-大甲溪生命泉源,孕育了多元文化與文明底蘊。


晚上的主燈照明

台中市東勢區:「新丁祈福」

以現代燈光科技結合東勢百年傳統新丁粄文化,讓觀眾由下往上仰望,猶如向「天燈(添丁)祈福」的視覺體驗。

台中市新社區:「綺麗花都」

以「立體鉤織法」呈現山櫻花光彩奪目的繁花風情,並搭配遠近馳名的菌菇產業,營造台灣花都--新社美麗場景。

台中市豐原區:「飲水思源」

採用女性孕育之意的設計與水循環的運用,展現出源源不絕、生機無限的大甲溪精神,滋養著豐原客家特色文化。

台中市石岡區:「石圍牆桐花仙境」


台中市石岡區:「漫遊時光吧」

5.5公尺的大型藍染藝術創作,結合石岡水壩的壯觀形象,營造漫遊在時光停駐;壩水凝結的沉穩靜謐水環境中。

兩燈區連通道非常的漂亮,彷彿走在迎賓大道

巧奪天工




進入「客家特色產業展售燈區」

新丁粄、紅粄

「粄」乃是客家人稱糯米做成糕點的名稱,而「新丁粄」的現代意義則是指家中新添的人口,不管生男嬰或女嬰而製作酬神的米食,作為向神明還願的供品。

為簡單區分生男丁或女丁,即做「龜粄」與「桃粄」作為象徵。

「新丁粄節」是東勢客庄流傳百年的民俗活動,主要是起源於早期的農業社會,在清末民初農村生活環境困苦,以求得溫飽為滿足,所以能製作米粄來食用已經是農家很奢侈的美食了。

在講求勞力密集的農耕生活,家族希望多子多孫多福氣,據傳當時庄民為求得子女,於是以「米粄」供品祈求伯公伯婆(客家土地公土地婆的稱呼)庇佑,並許願會以更多「米粄」還願,結果果然靈驗。

庄民依其所許於神明前以更大更多「米粄」還願,因此,漸漸將因為求得新丁而向神明還願的「米粄」供品稱為「新丁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