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B:新竹縣芎林鄉(I)-上山碾米廠、芎林老街(076)

芎林在日據時期是稻米主要生產地,需要大型礱穀來為稻穀去穀,在沒有電力的時代,礱穀及碾米均靠人工,礱穀的方法,以前用土礱磨去穀殼,再以風鼓分離即成為糙米。碾米則用木製舂臼盛糙米,手舉木杵舂之或用腳碓舂米。直至日據昭和年代才有水礱出現,以水車替代人工方式礱穀碾米,為當時相當先進的碾米器材。而這座碾米廠也因此成為農業文化的代表性地標。
昔日芎林全盛時期有十幾間碾米廠,仰賴水力的只有兩間,其中之一就位於上山村。直到1980年代停止運作,近年來被新竹縣政府徵收,在地人積極地保留這座僅存的碾米廠
▲位於碾米廠旁邊的社區入口意象
一旁還有陳列一水車模型來介紹水車的原理
水車最先用於灌溉,因農田地勢較溪水水位為高,無法順利取水灌溉,利用轉軸及綁上竹筒或木板箱,加上流水帶轉軸將水汲上高處,農田得以灌溉滋潤。
上山碾米廠
客語稱水力碾米廠為「水礱間」,由陳玉慶1931年興建,至今近90年歷史。1935年,陳玉慶向政府登記窗設「金玉豐精米所」。1960年,鄭新灶接手舅舅陳玉慶的水礱間,改名為「新成碾米廠」。1966年,水礱間開始有電力,乃以水力、電力並用碾米。1974年,鄭新灶的兒子鄭文政接手水礱間,因水租需付費,乃拆除水力設備,以全電力碾米。

所謂的碾米店,一般民間稱為「礱間」,日據時期稱為「精米所」,光復後稱為「碾米店」。碾米過程通常分為兩部分,首先將稻殼放進石礱裡,去掉外殼變成糙米。所去掉的穀殼,稱為「礱糠」,一般家庭常做為能源燃料或填充料。接著再經過精製,脫去米糠,就變成了白米。碾米店即負責將農民的稻殼加工礱殼、精米,以收取代工費。

2011年,新竹縣文化局委託芎林鄉綠獅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會,翻修水礱間屋頂,重修水礱間內部設備及製作木製水車一座。2015年,芎林金獅團進駐水礱間。2017年,鄉公所民政課檢送申請水礱間登錄為歷史建築。隔年鄉公所委託山上社區發展協會維護管理水礱間。同年7月4日由新竹縣政府將水礱間登錄為歷史建築。這100多坪的空間目前打造成「水礱間故事館」,未來朝向青創基地,也兼具文化導覽與農業行銷的功能
精米所的建築是居住與工廠並用,為臺灣早期農產業建築代表。建築物為二層磚木混合構造,樓板與木樑接合處,以木板為樑托,具有技術原創性。
從路旁可看到一條上山圳,圳旁隱藏著一座原先以水量充沛的上山圳道水渠帶動的碾米設備-「水礱」。  
水利設施
水汴頭是圳道上設水門,然後將圳路之水分別注入支渠水路的建構組合,圳路的最上游之水門就稱為「頭汴」。
此處水汴頭上游稱為「下山圳」,在此分渠後,稱左者為「下山圳田洋支線」,灌溉崁下、五座屋、東海、六家,其餘的水注入東興圳,右者稱「枧頭圳」或稱「下山圳」或「下山支線」,則灌溉上山、下山、東海、新社的農田。
2017年新竹縣八位社規師以「芎林亮起來發展協會」名義提案,執行上山碾米廠景觀環境改造計畫。2018芎林社規師安裝直徑5.35米不銹鋼與木製並用的大水車及整頓內外環境,讓水車重現當年碾米的情景。
位於碾米廠旁邊的「上山集會所」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789號
廣福宮
建於1800年,當時九芎林懇拓始祖劉承豪姜勝智等人有感於九芎林能夠開發建庄,受到故鄉迎來的三山國王神靈護佑之故。於是邀集地方信士,集資興建廟宇,名之為「廣福宮」;乃取「廣澤福佑」之意,亦是「廣佈神靈臨下有赫;福緣善慶惠我無疆」之意。
 目前所見的廟宇為1991年重建後的樣貌,為二進式殿堂,兩側設有護廊,護廊中設有神殿。
廟的旁邊有三面石碑,左邊兩面是1894年及1915年的義渡碑。最右邊的是1867年的「奉憲示禁碑」,內容是禁止濫墾破壞赤柯寮龍脈。
廟前的大片龍堵,雕工十分精細,栩栩如生的感覺
三川殿的天井特寫,將建築物的頂棚向上凹進如井的形狀,四壁都有雕飾花紋,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的空間。一般由多層斗拱組成,由下而上部段收縮,形成「下大頂小」的倒置斗形,外層方形或多邊型,頂心圍一般圓形,稱為「明鏡」。
三川殿兩側的天花板的雕飾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最裡面是龍的圖案

正殿的主龕奉祀三山國王
左護廊為功德主祿為神龕
右護廊為褒忠民神位,分靈至新埔義民廟
廟前廣場的戲台,為酬神時演戲的舞台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文昌街廣福巷45號
芎林廣福巷老街
儘管芎林的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且九芎林商圈的老街屋與商號牌樓,也因為道路拓寬而消失了。不過在角落仍隱藏著甚至沒被人為破壞掉的人文古蹟,就位於廣福宮前面這一條巷子,雖然只有短短的100多公尺左右,也是耐人尋味的。
傳統民宅
傳統老宅還可看到貼「瓦衫」的牆面。
這條應該擁有悠久歷史的巷道,見證過地方昔日的興盛,現在已人去樓空、僅剩下建築的牆壁,只能讓後人來憑弔了

芎林鄉公所

芎林耶穌聖心天主堂 
呈甘橋
這座橋樑歷史可追朔至1818年間建造的木橋,經多次改建。由當時地方熱心人士由街上劉屋捐地,呈星公與甘照財及地方人士捐獻出力換工改建成今石橋風貌,以觀音石砌成,橋身長約45公尺、高約12公尺、寬約6公尺。
目前所看到的這座橋是建於大正12(1923),為三拱式石橋,具構造特色及歷史、文化價值。
呈甘橋捐題碑,記錄當年歷史

積德橋
要前往積德橋,首先要到這間土地公廟外面沿著農田圳溝堤堤防向右走約100公尺即可抵達
建於1907年,由劉仁超陳貴進劉朝品等人出資興建,因九芎林街與高梘頭庄有紙寮窩溪相隔,且溪谷有一定的深度,造成人車來往不便,提議募款興建石橋,請石匠辛阿木(或水)、泥水彭慶連,將溪口填平。
原貌的橋身長約100公尺、寬90公分,原料自頭前溪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積德橋下,原為一處重要渡口,近年來由於都是更新,渡口消失了,周圍建築物林立,人行的橋面換成了馬路和房子,根本無法辨識到橋的存在。唯有繞道溪谷底下,才能察覺仍有石砌拱橋的橋洞。此外在二戰期間庄民為躲避二戰美軍空襲,紛紛躲進積德橋內,也扮演了戰爭時期民眾避難的防空洞。
當時去看的時候已經雜草叢生,植物將原本橋的洞口給堵起來了,非常可惜
這一張是擷取自網路的照片(攝於2019年4月)
橫跨紙寮窩溪貫穿文昌街作為界橋。該橋原有建橋的石碑一面,在1997年被鄉民移走,在文林閣改建後,廟方又將之收回,重新立於廟埕旁。
字體已經模糊不清的積德橋古碑
昔日建橋石碑矗立在橋邊的樣貌
芎林文林閣
文林閣建於1876年,由鄧兆熊邀集地方舉人、秀才創立「文林社」,作為談論學問的場所,又有教師林學源為消弭頹風、振興善良風俗,於學堂中創立廟宇,稱為「文林閣」,又名「文祠」。因為神威顯赫,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因為前來祈求、解惑者眾,因此再創設「復善堂」闡教濟世,也設立醫藥部幫助貧困者。民國初年,由於頭前溪改道,文林閣將所有荒地變成良田,將其收益作為獎助貧困學子,造福地方甚多。多年來經由改建成今日模樣。
這片偌大的白色石雕是一塊重達二十餘公噸且栩栩如生的「九龍白玉石」圖騰,象徵「龍飛九天,學業有成」。
正殿的龍柱非常精巧,看得出當初師傅的鬼斧神工。

正殿上供奉的文昌帝君。左邊副殿供奉的是關、呂、張三聖恩主;右邊副殿供奉的是神農先帝的聖像。
左護廊設神龕,奉祀道教諸神及值年太歲神位

右護廊設神龕,奉祀歷代功德主祿位
在樓梯口、圍欄下方都有泥塑作品,每一幅圖都代表一篇故事,有時間的話值得欣賞一番
芎林鄉原名「九芎林」,乃過去鄉內遍地生長九芎樹,因此為本鄉地名的由來,近百年因人口快速成長,加上環境的變遷,鄉內的九芎樹已不多見。文林閣為滿足老一輩鄉民對九芎樹的懷念以及提供下一代鄉民對該樹木的認識,不惜斥資購買兩棵樹齡超過百年之古樹供民眾欣賞。
文林閣的沿革誌,上方為圖畫,下方為文林閣歷史敘述,兩旁為對聯
這一面牆有三面古碑,分別為積德橋建橋紀念碑、文林閣創建紀念碑、與文林閣第一次修築紀念碑。
 光緒二年(1876)文林閣初創紀念石碑
光緒二年(1876)文林閣初創紀念石碑,隨著歲月的風化已經剝蝕
昭和二年(1927年)文林閣第一次修建的紀念碑
還有一石碑為「積德橋建橋古碑」,前面已經提及,故不在此贅述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238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