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A:台南市北區(I)-台南公園、321藝術聚落、西華佛堂

台南公園
為日據時期依現代公園概念所規劃的綠地,1912年由臺南廳向仕紳募款興建,1917年完工。園內遍地花草樹木,亦充作熱帶實驗林,公園內設有小橋、涼亭及管理所等設施。


位於公園內的燕潭,潭中亭為「念慈亭」,連通景觀涼亭的橋樑為「念慈橋」



池塘的蓮花朵朵開,令人愉快無比



繼續往前走
二戰時期防空洞

防空洞外觀有彩繪,增添可看性


林朝英雕像,於2019年所立,林朝英生前經常出資修建古蹟,清廷因此賜「重道崇文」牌坊,
紀念280年誕辰。
原台南公園管理所
日據時期時是公園治安的管理中心,現在則是台南公園駐警隊所在地。屋頂為西式之實型,屋頂硓古石砌,並有綠釉花磚通氣孔,左前有木柱柱列,外牆以硓古石砌成,據范勝雄《台南公園古石屋探源》認為應該是在台南公園開園時,拿被拆毀的大北門所砌成的硓𥑮石月城作為建材使用,甚有特色。
重道崇文坊
當時清廷為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頒「重道崇文」匾額,賜六品光祿寺置正職銜,並准建坊,所建的坊,即重道崇文坊。為府城現存四座牌坊之一。牌坊原創建於龍王廟旁(即今原臺南警察署前)。1934年因闢建南門路,經林朝英的後人向日本政府陳情重建保存。遂自費遷移牌坊至台南公園燕潭北邊

方形石柱由青斗石、白石與花崗岩所造,為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坊高594公分,寬683公分。夾杆石上飾有石獅。大額枋雕刻雙龍搶珠並以螭虎啣柱。小額枋分刻龍馬負圖、靈龜背書、蒼松福鹿、寒梅雙鶴。上下護簷兩端略微翹起,鴟尾雀替飾簷。

頂層護檐下,兩面額均題「重道崇文」,下有橫額陰刻「乙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川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重道崇文坊上所刻的文字,最上層橫匾:『嘉慶十八年正月,重道崇文,嘉慶貳拾年參月建』。次高層橫匾︰『己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加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
進入楹聯內容,前後兩面所寫的內容不同,且牌坊年代已久字已模糊不清,以下楹聯資訊取自於維基百科:
前面中間:『重道振儒風坊表榮袞海外,崇文遵聖治爵銜寵錫雲中,臺灣知府前台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楊廷理拜題』。前面旁邊:『功在聖門雅望長存奕世,名旌天府高風永著千秋,戊午科解元榮陞知縣前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拜題』。
另一面的中間所寫:『義舉著黌宮碩望與文章並重,綸音光石碣芳名共遒脈俱長,提督福建水師軍務子爵世襲姻愚姪王得祿頓首拜』。另一面旁邊所寫:『碩行重東瀛洵人倫之冠冕,隆恩來北闕邀天府之絲綸,賜進士出身鹿港理蕃院同知前知臺灣縣事江陰薛志亮拜題』。

公園有一棵七十年歷史的榕樹

台灣府城北門(拱辰門)遺址
為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1736年建於燕潭東南側,其址位於今北區北門路與小東路口。拱辰門為重簾歇山式雙層建築,題為「鎮北門」。1776年改題為「大北門」,設有瓮城,門外曾有燕潭與文元溪作為護城河,文元溪可行船至禾寮港。可惜的是在1915年遭到日本政府拆除,目前只留下石碑供後人憑弔。

台灣陸軍偕行社
偕行社在1877年創立,類似國軍英雄館的集會、社交場所。日據時期建有台北、北投、台南三處偕行社,而台南最早見於1924年位於台南市街圖此歷史建築屬國防部資產,在登錄為歷史古蹟前,仍有軍眷居住在此,並一度面臨拆除的危機。2015年曾傳出將由國防部撥交給台南市政府代管使用,如今仍然閒置當中。


地址: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21號
原花園尋常小學校本館
1898年創校,當時學校設於現在的台南一中,是供日人就讀的小學校。1902年校名改為台南尋常小學校。1916年於今日建興國中設立台南第二小學校,本校校改名為「臺南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1921年又改名為「竹園尋常小學校」,後來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成立,於1923年接收竹園尋常小學校校舍,原本的小學則遷到建於花園町的新校舍,改稱「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
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廢除,由北區第二國民學校在1948年遷入,為今天所見的公園國小。

整體而言為一字形校舍,門廊為三拱圈形式,後接川堂,上面有直立壁柱,屋簷下設有十座具裝飾性的托架。兩翼部分一、二樓各有五個拱圈,不過一樓是圓拱形式,二樓則是弧拱形式,拱柱於一、二樓間有白色橫帶做裝飾。至於兩端的樓梯間在二樓也有兩條白色橫飾帶。目前一樓做為辦公室,二樓做為教室。

地址:臺南市北區公園路180號
原寶公學校本館(今立人國小忠孝樓)
學校名稱由來是因為當時所在地的行政區劃是寶町。目前為立人國小忠孝樓,為1935年新建的校舍,1938年完工啟用。二次大戰期間學校也遭到戰火波及,校舍嚴重毀損,僅本建築保存較為完整
校舍平面空間呈現L形,轉角切斜而成中央主體,入口與主樓梯均在此,兩端則是行政空間與教室。
地址:台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41號
西華佛堂
建於1750年,屬齋教之金幢派中翁永峰支派下之齋堂,也是該支派唯一的齋堂,主祀三寶佛。境域1500坪,堂房佔400坪。幾百年來陸續幾次重修1894年另購地改建於現址。二次大戰期間毀於轟炸,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佛堂係1961年重建。
本堂除了扮演傳教功能外,自清末及日據時期以來,也曾以社會上之弱勢團體為服務對象,扮演著安定社會及教化人心的功能。
位於西華街入口的山門,和一般佛道教廟宇山門風格不同,白牆、紅瓦,裝飾樸實而不繁複。

這是由信士林潤堂林益齋所立的「西華堂」石額,嵌在疊砌的老古石座上,造型古樸,誠如一塊述說著西華堂傳奇的紀念碑。
西華堂為三開間的三合院寺廟建築,由凹壽形的堂門、正殿與兩側廂房組成,樸實樣貌與臺灣早期農村三合院無異,中央建築主體為堂門兼拜殿,大門特別的設計是雙扇中門兩側,還各開單扇門作為平時出入之用。正殿結構除四點金柱為石柱,其他都是木柱,前、後殿以山牆銜接,中間八卦月門聯通左右廂房,左、右護龍連接偏殿。
凹壽部分金紅青綠的木作彩繪和楹聯。此外,入口「凹壽」之出桃採「硬桃」作法,檐枋下並施蓮花式「垂花」出檐,無雀替一類構建,素質簡樸,頗合齋教修持的道風。
風調、雨順,分別代表「祈求」與「吉慶」,一童手持旗幟、彩球,另一童手持戈戟、磬牌。以「旗、球」代表「祈求」,以「戟、磬」代表吉慶,運用圖案之諧音來取吉祥之意的展現。

主殿是寺內僧侶讀經之地,陳列了讀經用具
神龕左右牆堵兩幅木刻壁畫「迦葉付法」及「師子傳法」皆取材自佛教故事,皆由民間畫師潘麗水所繪製。
由左上至右下分別為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
其中三寶佛三尊分別是上面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
左廳佛龕供奉觀世音菩薩
右廳供奉地藏王菩薩,並設有西華堂歷代祖師與護法居士之名制
大雄寶殿名匾為壬寅年(1902年)所立
正殿懸有清末進士許南英所題「慈雲普濟」,樑柱上有神話故事「九龍吐水」之彩繪。
位於正殿兩旁也有許南英所題的楹聯:「擊缽高吟同人自生詩障,聞鐘忽悟求我佛為脫俗緣」
其他樑枋的彩繪,都非常的精彩,如時間不趕的人可以慢慢地欣賞
佛堂堂中的木雕與石刻,都極具有藝術價值,像是下面的佛桌其中下面這一張佛桌刻著大正十五年的雕飾更具有近百年的歷史。

將廟堂畫屬於宣紙的水墨層次轉換成油漆,並採用「搭色法」,除了平塗顏色外,也使用手掌、手指輕拍,以塑造漸層感與立體感。這種塑造形體的彩繪技術最讓人稱道。

拜殿兩旁各有「洗心」和「聽道」兩書法大字
中央門神畫了佛教兩大護法,分別是貌如童子的「韋馱」和相貌威嚴的「伽藍」
左廂房的「書記室」、「雲水廳」


左廂為祖師堂,供奉地藏王菩薩及歷代祖師、信眾牌位
右廂為功德堂,供奉地藏王菩薩及信眾牌位

 ㄅ

山門入口右側有藏經閣,這裡正傳來修行者陣陣的朗讀佛經聲
右廂房的「吉祥廳」、「如意廳」


天井
佛堂四周有寬闊的庭院、環植花木,草木扶疏,不僅適合信眾休憩的場所,更適合誦經拜佛,為修行者提供鬧中取靜的修道環境。
佛堂周圍都有像這樣的桌椅供修道人休憩
佛堂內有兩座水井,分別是位於門口的「古代的汲水器」,與隱身於右廂房後方的「現代化古井」

位於左護龍牆邊的石碑,上面刻寫西華堂修建的略史,這些保留了百年以上的光緒年間石碑,見證齋教在台灣的歷史。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92
原老松町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
園區包含兩棟獨棟官舍與八棟雙併官舍,二戰後由國軍接管,並改為兵工配件廠。近年來在藝術家團隊進駐後,木造日式建築、紅色磚造圍牆的老宿舍成為藝術家創作園地,更在藝術家的巧思下變身為藝術展場,文化局也結合藝術家舉辦多場藝文活動,是受到歡迎的文青打卡景點。
據當地駐地藝術家表示:建築年代久遠,房屋有蟲蛀、漏水的現象,將配合古蹟修復工程推動,這裡藝術家自去年開始陸續撤離,近期將開始展開封園施工的動作,完工後則將朝主題園區方式進行整體規劃。
位於台南公園附近的巷弄,從台南公園走出來後,斜對面即是321藝術巷弄,咱們先來一探究竟吧
321藝術巷口,可以看到這幅立體的裝飾地圖,上面的號碼即式街屋的門牌號碼
各式信箱黏貼在巷弄牆壁上







接下來進入這些宿舍群一探究竟囉
31號房舍
33號房舍
已經過時的藝文展覽海報
35號房舍
37號房舍
42號街屋
雙號這裡的屋子除了上面兩棟外觀良好之外,其餘年久失修、雜草叢生

走在日字形的巷道間,可以看到紅色的老磚牆圍繞著一棟又一棟的日式房舍,加上樹木茂密,走在樹蔭下感覺暑氣大減,非常舒爽。
 38號房舍周圍閒置中的幾棟老屋,外觀算保留的完整



草叢中的老舊生鏽的腳踏車經過設計、燈泡裝飾,除了懷舊感十足也多了份藝術感

接著往左走訪19-1、19-2、21、23、27、29號的房舍
竹編的裝置藝術品在民宅圍牆上
正當要走路另一個巷子的時候,一架飛機從頭頂飛過
29號房舍
郭柏川故居(27號房舍)

郭柏川先生是一位台南著名的美術家及教師。繪畫風格單純深入,著重構圖,色彩渾厚,筆觸精準,線條隱含書法意境,式一為追求繪畫本質的藝術家
25號房舍
23號房舍
19-1號房舍
19-2號房舍
藝術家的工作空間
椅子上有貓咪與吹喇叭的女孩的公仔與你作伴

裝觀的榕樹與藤蔓
老屋的牆壁張貼了早期兵配廠的照片
待修復的老屋
巷弄有長條椅可以坐下來乘涼
希望下次來的時候,這些老屋有嶄新的風貌與我再次相見
外面的停車場旁又一座裝置藝術品,可以進去裡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