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4C:台南市善化區-善化教會、慶安宮、中山路老街(121)

話說善化:

善化舊稱「目加溜灣」,係平埔族西拉雅系「目加溜灣社」的故地,原意係「牛厝」。明鄭時期屬「天興縣善化里」;清朝時名臺南府安平縣灣裡街。日本據臺後,改劃為「曾文兵站司令部」管轄,分善化里東堡與西堡。1895年改為「臺南市灣裡辦務署」,1899年實施街庄制度,分善化里為東區與西區。1902年西區合併為「善化庄」,1920年時將舊稱「灣裡」改為「善化」。「灣裡」是從本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沿用而來的。

善化區公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善化教會(中山路306號)

教會創始者為顏洪仙河女士(永嬸)原籍台南市觀音亭街,其丈夫顏永先生為縣官(掌捕),當時台南市有一女信徒陳蓮(檜姆)從事珍珠買賣,常住顏永旅社,檜姆藉機常向永嬸證道,永嬸漸得信仰。1884年在其子顏振聲七歲時母子遷往灣裡街,1888年永嬸與她的子女顏阿好、顏阿惠、顏振聲等開始舉行家庭禮拜,而後其丈夫顏永亦受影響得到信仰,自1888年至1896年之間,永嬸仍常遠赴台南市太平境教會禮拜。

自永嬸移居灣裡街後檜姆常來探訪,並證道於永嬸親族及朋友之間,因此信徒逐漸增加,其中有楊貺(鬧芸嬸)、楊溫(虔姆)、顏胡絹(屋姆)等人。18961月將後街自己的房子設立為福音堂,無條件供禮拜聚會之用,此乃善化教會禮拜堂之始。百年來禮拜堂已經三度遷移或改建。





善化慶安宮(中山路470號)

廟宇的前身為1709年設立之諸羅縣文廟,奉祀五文昌夫子。1862年嘉南大地震震垮「文昌祠」,由洪精義號召募款,重新改建擴大規模,並且從台南大天后宮分取天上聖母的香火,主要奉祀「天上聖母」,也就是海神娘娘。此外也由營盤尾迎請大武壟巡檢司武廟之關聖帝君、赤山龍湖岩觀音佛祖一同入祀,並取廟名為「慶安宮」,由文昌閣轉型為媽祖廟,成為善化人之信仰中心。

1907年與1914年各有修建,二戰時因皇民化運動遭到拆毀,廟宇蕩然無存。戰後善化仕紳王鵠朱陳茂坤等人發起在原址重建廟宇,於年底完工,並將媽祖迎回安座。1981年增建鐘、鼓2樓於東西兩廂。1997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縣市合併後改制為台南市定古蹟。

▲善化慶安宮牌坊

廟宇格局設計,中為正殿,兩側各有一個金爐,進入正殿後左側有文物館,後有武聖殿與凌霄寶殿。


荷蘭井

歷史可追溯至1636年,荷蘭宣教師福格斯坦進駐善化,於今慶安宮的廟址興建竹造教堂、荷語教習所,教化人民,並挖掘水井,方便居民飲用,至今古井保存良好,水源仍舊充沛清澈,主體相當完整,為荷蘭治台的最好見證。

2003年底慶安宮整修竣工,啟用自動感應供水設備抽取井水,龍喉吐出來「龍喉水」,讓荷蘭井通水晶宮的傳說更為傳神

三川殿的屋頂裝飾不多,主要為近代整修後重新安上的交趾陶,造型精緻,神情生動不失古味。

兩側各有小山門過水廊道,左廂房為文物館,右廂房為沈光文紀念館與管理委員會

 

門口這對石獅子材質是使用青斗石雕刻,推估應為清代早期作品,鬃毛線條內歛圓融的刻工,尤其母獅含蓄的嘴型有別於近代誇張的「河東獅吼」。

三川步口的雕花窗堵,木構雕刻在目前廟宇中誠屬珍貴,兼顧採光與透氣的透雕方式,既實用又美觀,以花瓶、四隻蝙蝠隱喻「平安賜福」的吉祥含意,更讓門面看起來美輪美奐。

上方彩繪

位於三川步口的「飛天仙女」,有別於一般廟宇的「封檐板」,一整排的飛天仙女維妙維肖的神韻,頗令人動容

這裡也有造型完爾的洋人雕飾,非常的有趣,因為慶安宮的前身語洋人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左右龍虎堵施作方式不同。龍堵為剪粘作品,透過剪黏所呈現的鱗片堆疊有秩,且龍身部分藏於雲中,顯示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形象,而對著龍子噴水則有著蒼龍教子的意義。右邊虎堵則為泥塑,以二虎遊林為題,呈現雌虎帶著小老虎一同於林中嬉戲,其中小老虎表情生動,逗弄著母親的尾巴,造型十分的可愛。


拜亭配合三川與正殿的距離興建,跨距之間相隔甚遠,顯得十分的巨大,此規模在全台灣已相當罕見。

正廳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媽祖的兩側有青面手執戢,紅面手持斧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兩位將軍陪祀。

位於拜亭前上方有五個以「五福臨門」為主題的文字透刻,分別為福、祿、喜、壽、考等字樣。(使用白色線條框起來的部分)

慶安宮內有四幅水泥浮雕的壁畫,創作技法細緻,人物栩栩如生,創作者為彰化永靖江清露的作品,安放在拜殿八角門旁,有「王羲之飼鵝」、「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採梅」、「蘇東坡洗硯」將文人獨有的風格特色表露無遺,上方還有交趾陶人物,更顯得生氣勃勃。

▲林和靖採梅&王羲之飼鵝

▲陶淵明愛菊&蘇東坡洗硯

位於拜亭前柱有一對柱聯,由丘逢甲之仔丘念台所寫的,以「善化」兩字為冠首,上下聯分別出現三民(三民主義)與五線(五權憲法),相當特別。

 

這個藻井又稱「蜘蛛結網」,由數百個斗栱組合而成,完全用榫頭來銜接,不需要一根釘鉚。慶安宮素以木構雕刻著稱,藻井可見其精緻的表現。

正殿門邊左右兩側各有兩幅泥塑畫作


正殿兩側的巨幅壁畫係由民國初年的傳統民間藝術巨匠潘春源先生的作品,分別為周文王「渭水聘賢」、以及劉皇叔「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中的四聘之一,兩幅彩繪畫作栩栩如生、唯肖唯妙,是廟裡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通往左右廂房的通道


左側為「馬使爺」

位於拜亭右前柱的地上的閩南大赤磚上可以看到由前人挖磨出的棋盤,因年代久遠,而妙棟刻意保留之。

離開正殿來到後方的照壁,刻畫出古人的生活模式,維妙維肖。

接著來到後殿(武聖殿),主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廟門是用一顆顆圓形突起的木刻門釘代替,以彰顯主神尊貴的地位。有兩個樓層,先到一樓「武聖殿」參觀。

關聖帝君

神農大帝

註生娘娘

福德正神(土地公)

接著來到後殿二樓「凌霄寶殿」

周遭有很多中國山水彩繪圖畫,包含西施浣紗、貂蟬拜月等典故繪畫



走廊特寫

玉皇大帝、三官大帝(水官、天官、地官)

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

太歲殿


財神殿(武財神)

張天師

觀世音菩薩

十八羅漢泥塑


另一頭還有宮廟活動繞境之泥塑

西廂房一樓奉祀「天都元帥」


東廂房為管理委員會


善化(中山路)老街

善化地區在日據時期已經是相當有規模的大城鎮,我們所在的這條中山路,當時是一條連絡東西兩地寬敞的大馬路。目前善化的街屋以中山路存在數量最多也最為精緻,粗估約有近70棟,

均走現代主義的風格,直通到底可以到善化車站,但老街距離車站仍有1~2公里的距離,也是因為距離火車站有段距離,也相對保存的較多較為完整,也營造出老街歷史場域的潛力,而範圍相當於在慶安宮與郵局之間,這段路也是日據後期當時地方的中心商業區。


三角窗的建物,山牆形狀不對稱,另外右側數來第二棟山牆有很華麗的雕花。

最右邊這棟「佳麗洗衣店」二樓中央有個當地少見的半圓形小陽台設計,但目前被店家招牌擋住看不到了。


山牆為花草雕飾、陽台幾何形狀的雕飾

這四連棟街屋位於慶安宮對面,使用多彩有趣的女兒牆展現這四座建築所代表的家族,三棟皆有可愛的小鳥妝點,中央堂號各有所變化,像是最左邊為濟陽堂「蔡家」,第二棟題「洪」為洪家,第三棟為敦煌堂也是「洪家」。

這三棟的觀賞重點是女兒牆,第一棟題「安」,兩旁為鳥類雕飾;第二棟題「東寧」;第三棟題字「阿西」,兩旁亦是鳥類的雕飾



中華路157巷的街屋


四連棟的建物較沒有甚麼雕飾,走樸素風格


這一排連棟街屋為同一風格,皆為半圓形構造與幾何圖紋的女兒牆所構成


左2~4是三棟街屋,中間的山牆有很美的雕飾,外觀都有水平粗曠的線條,不過可惜被大量的招牌給切割,破壞整體的一致性

最左邊的街屋有華麗的山牆還有鑽石形狀的窗戶,左邊數來三棟都有相似的陽台,可惜左2已經極為現代化的街屋,已經距離早期設計的原貌很遠了

位於進學路上的三連棟紅磚街屋,外觀斑駁但是仍保有當年代的懷舊氣息

其中全隆印鋪這一店家使用植栽裝飾騎樓、外觀,看得出主人的閒情逸致。

左1的街屋山牆雕飾較為簡單;而第2、4棟山牆設計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當初的設計者應為同一人,雕飾善用幾何圖形較為繁複多元;而第三棟(艾田)以精緻的洗石子雕飾與兩側裝飾較為醒目,整體而言這連棟街屋也是這條路上最顯眼的建築之一。

除了最左邊的那一棟外,左2~4棟的山牆均有紋路,又左邊數來第三、四棟街屋原本為同一棟,因為山牆雕飾幾乎對稱。

這兩棟欣賞的重點為山牆上的雕花,又以右邊這一棟雕飾較為豐富多元,也有保持原貌,不若左邊這一棟將外觀漆成綠色,距離原貌很遠了。

這兩棟的騎樓已非原始面貌,但二樓山牆仍留有一些花紋雕飾,還是值得欣賞的,這兩連棟當初是同一棟建物的,中間的雕花是位於兩棟之間,還有兩棟的左右邊都有相同的雕飾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左邊、中間兩棟已經被店家廣告看板擋住無法看出原貌,但最右邊這棟「成昌行」是經由政府整理過非常整潔美麗,目前店內還是維持著當時五榖雜糧行的功能。

孫外科醫院

起初是由孫及梯所興建,在這之前孫及梯自公學校畢業後,於1935年就讀台南長老教會中學,由於日本政府不承認教會學校的學歷,因此孫江淮1939年將及梯送到日本東京荏原中學校再進修,後來於1941年考入岩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返回臺南擔任醫職,由於當時善化並無外科的專科診所,在父親的資助下於1953年回到家鄉開設「孫外科醫院」。

「孫外科醫院」五字的左方題字由于右任所題「可見不凡」

這二連棟「和泰藥局」看了就知道應該是二戰末期到光復初期的建物,二樓中間還有開門,已經是現代很少見的建物了

三連棟現代主義的街屋,墨綠與白洗石子相互交織。其中左邊這一棟街屋上面有寫文美針車(自行車)行,可見車店在這裡的歷史非常久了,主要做裁縫與自行車維修與購買的服務。

中山路、中正路交岔路口

這棟三合院本來有左右護龍,但是右護龍已經被拆除,只剩下單護龍,目前使用鐵圍籬圍起來,也保護裡面的房子,外觀只有些微的改造而已,整體房屋構造都沒有變化太大

據當地的80歲的居民說到這棟至少有70多年歷史了

在老街吃完晚餐後搭乘橘幹線前往麻豆轉運站,搭乘客運回到台中收束行程。

搭乘19:13發車的客運至朝馬轉運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