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4B:高雄市岡山區(II)-中山公園、壽天宮、日本海軍航空隊軍官宿舍群、嘉峰鍾氏洋樓

中山公園

佔地5.95公頃的岡山公園是岡山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原址曾為日據時期的岡山神社,中山公園入口的牌樓就是昔日日本神社的大門


旁邊有岡山公園歷史的解說石雕

公園兼具生態、環保與滯洪功能,在岡山繁忙的市區裡是清新綠洲,也是集休憩與人文於一身的美麗聚點。



旁邊有一生態池、濕地景觀,不遠處還有小橋流水景觀,非常美麗


公園內有一塊石碑,高1公尺,寬0.5公尺的黑褐色大理石碑頗有來歷,是依照岡山第二任官派鎮長,後來擔任高雄縣政府建設局長的蔣江直先生所提供的孫文墨寶所刻的。正面刻著「同仁孫文」,後面碑文記錄著立碑人為「岡山區署區長陳炎生,岡山鎮公所鎮長蔣江直謹識,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十二日」。


高雄市立圖書館岡山分館就在中山公園內


岡山壽天宮

位於中山公園北側,自1712年信徒由台南天后宮天上聖母分靈來到岡山,已有300多年歷史。正殿主祀天上聖母,並供奉觀音與玉皇大帝、福德正神。乃壽天里、岡山里、平安里與維仁里四個里的公廟。

建築金碧輝煌,採華南式三層宮殿式設計,屋頂的燕尾、剪黏造型優美、廟宇內部華麗細緻,並有名家潘麗水的彩繪作品,無論建築或藝術均非常可觀。

壽天宮宮殿造型是採艋舺龍山寺的建築特色而融會建造,外觀為華南式廟貌、四進兩護龍格局


兩旁的牆面使用金箔裝飾,遠觀是金光閃閃的一座廟宇


步口簷廊之間有許多彩繪、木雕、石雕作品

兩旁有豐富有趣的石雕


龍邊虎邊的浮雕


主殿前突出供民眾參拜的平臺稱為月台或是露台,並且裝設了遮雨板,為半室內結構

主祀天上聖母

正殿左右祀神

左側祀神-中壇元帥

右側祀神-註生娘娘


女兒牆牆面有好幾幅彩繪磁磚作品,稱為花磚或磁磚畫

還有幾幅彩繪,圖文並茂的方式訴說古代傳奇故事

以下為左右兩邊各三幅的彩色浮雕畫作






接著來到第二棟:觀音殿

右:文昌帝君

兩側分別為韓正信先師、張子良先師

中央:斗姥神君

兩側分別為隱光神君、紫微大帝、天皇大帝、洞明神君

左:月下老君

兩側分別為:良緣使者、氤氳使者

兩側各有太歲星君

樓梯間均有好幾幅石雕畫作,每幅都栩栩如生地呈現


觀音殿2F

右:關聖帝君

兩側分別為:周倉將君、關平將軍

中央:觀世音菩薩

左右兩側分別為:伽藍護法、普賢菩薩、良女、善才、文殊菩薩、韋陀護法

左:岳武穆王

兩側分別為張憲將君、岳雲將君


接著來到後方第三棟,為玉皇殿




中央:彌勒佛

左右兩側為佛蟠仙女、經書仙女


位於彌勒殿兩旁有兩樣鎮殿文物,分別為「天照神轎」與「螺絲媽祖」

此為岡山神社留下來的「天照神轎」,日式神輿大小兩座。玉皇殿左側的大型日式神輿,有「唐破風(唐博風)」,為日本傳統建築屋頂的形式用語,據說源自中國唐朝,其特色將捲棚屋頂放置在建物或實體的入口處,正面中央突起,兩側凹陷似弓箭形,風格特殊。天照大神轎四面皆有一座鳥居裝飾,轎深除了雕花、小鳥圖案,最頂端佇立著「鳳凰」象徵祥瑞、平安,上方四角有突出物,稱為「蕨手」。旁邊為較小型的日式神輿,小神轎同樣是四面有著鳥居裝飾,轎身有著華麗雕花圖案。

「螺絲媽祖」神像由岡山在地螺絲業者所打造,媽祖神像重達500公斤,造價將近150萬元,兩旁還有螺絲千里眼與順風耳護法。

右:濟公禪師

兩側分別為如意仙童、進寶仙童

左:純陽祖師

兩側分別為柳星君、桃星君


玉皇殿2F

中央:三寶殿

三寶佛分別為: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

三寶佛兩側分別為阿難尊者、迦葉尊者

右:南斗星君

兩側分別為火炎仙童、捧劍仙童

左:北斗星君

兩側分別為經書仙童、葫蘆仙童

中央:玉皇上帝

前方神尊分別為水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

眼前所見為「紙塑媽祖」,材質為竹架、薄土和紙做成,總共有七層結構,神尊高1.8公尺,這種塑法全台僅有。因遭白蟻侵蝕,乃於2011年農曆321日退神,整修後陳列在玉皇殿三樓供民眾瞻仰,而紙塑嫦娥仍放置在主神龕兩側祀現在的鎮殿媽祖。

位於廟埕的左側有陳列岡山早期的神社文物還有一些石碑,也是來到這裡拜拜值得去探究的地方唷。

阿公店公斗

何謂「公斗」?清朝時重要的商業聚落多由地方組織在寺廟內設置公斗、公秤、公坨等量米的公器,凡是買賣米糧有爭議時都以此為標準。

阿公店公斗材質為花崗岩,年代為嘉慶四年(1799),原立於維仁路舊壽天宮的工址。上有一個直徑27公分的凹洞,容積等於一斗。

此器具在1937年舊壽天宮被日人拆除後,公斗遺失,直到1987年被壽天宮委員發現後,安置在現今的壽天宮廟埕的左側。

岡山神社遺物

石燈籠原本擺放在岡山神社參道兩側的物件,具有引導路徑的作用,1947年壽天宮重建於岡山神社舊址,而神社的石燈籠零件則被拆解後散落四處,寶珠上方尖凸處多被磨平製成圓形石椅,其他尚存火袋、中台等部位的石塊,材質包含花崗岩或觀音石。

石燈籠又稱為「宮燈」,為保護油燈或燭火的燈火具。典故可追溯佛教經典中宮奉燈火為功德之說,佛堂前的燈籠象徵著禮拜與供養之意。

神社空間中,石燈籠放置於參道兩側。竿的部分常刻有「奉納」、「奉獻」兩字,代表有人出錢供奉。


昭和十二年(1937)岡山郡守飯島稔奉獻的石燈籠遺件

岡山神社手水舍的水槽

原本設於第二鳥居旁、神官事務所前的涼亭內,手水舍內設有水槽及帶柄的木勺子,參拜者須先在手水舍潔身淨心後才能參拜。目前所見的手水舍在1949年經過改造,修飾成衣面有蟠龍吐水、一面有聖母會「誠心一致」字樣。


2012年環保金龍捐獻者芳名錄

築岸序石碑

立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石碑為花崗岩材質,記錄早年阿公店街在夏秋時因阿公店溪溢流氾濫所苦,集資築堤岸以杜絕水患的歷史,為研究岡山經濟及水文的重要史料。石碑原本立於維仁路與平和路交岔的西南街角,1980年左右才移到壽天宮廟埕左側陳列。

日本海軍航空隊軍官宿舍群

樂群村原本為二戰期間日本海軍航空隊高階軍官的宿舍群,約興建於1940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岡山海軍航空基地成為空軍訓練司令部基地,岡山成為了以空軍為主的眾多眷村聚集地,原岡山海軍航空隊宿舍則由司令部將官與其他空軍眷屬使用。隨著《國軍眷村改建條例》通過,岡山勵志新城於2007年落成,樂群村眷戶則逐漸遷出。2010年時,有26棟房舍列為高雄市文化資產有許多棟獨棟獨院或是雙併的官舍,高雄市政府計畫將其修復活化。

多數建築為磚造,基座抬高仍可見通氣孔,而建築外牆以水泥砂漿裝修,檜木門窗均尚存,窗戶設有鐵窗;屋頂主要為斜屋頂形式披覆水泥瓦,屋簷下方為木構裝修。




目前做為文創空間的一棟宿舍

目前大門深鎖,看來仍沒有開放民眾入內參觀,只能從外部與側面縫隙一睹宿舍群面貌







接著來到嘉峰社區,找尋鍾氏洋樓,老屋位置位於台19甲線65K旁邊,也位於嘉峰路156巷內


嘉峰-鍾氏洋樓

這算是咸少人知道的一處老屋,就位於嘉峰路旁,洋樓格局座北朝南,前方置一水池


建造的年代不詳,但建築外觀為加RC構造的運用,外牆使用清水紅磚,表皮使用小白口磁磚和洗石子,推測應為日據後期的風格,還有兩側護龍為火形馬背,曲脊作四次向外彎成四個尖角,這樣設計現在很少見了。

建築內部牆面均以洗石子為底,還覆以小白口磁磚,形成灰白相間的色調,二樓寫著堂號為「穎川」,並且兩樓層的門窗上方都有裝飾,像是貝殼、捲葉等常見的元素。


山牆造型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巴洛克式,尤其是頂部輪廓呼應火形馬背也呈現火焰的造型,而火焰中才有卷葉勳章的巴洛克語彙。並在下方卷葉中點綴「鍾」顯示為鍾姓人家的房子

洋樓的背面與側面材質為清水紅磚,正身同樣為火型馬背,設有簷廊的半戶外空間與水泥欄杆,很有大戶人家的豪華設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